第一百一十八章假后
“还有这骨玉匕首……”姚安再次把匕首呈到夏侯临面前,夏侯临操起它,随手一折,它就断做了两截,他将它扔在阿芙和岳大人面前,说,“它根本就是假的,时南皇宫的骨玉匕首朕也见过,确是稀世罕见之物,虽不说无坚不摧,但也绝不是这样一折就断的东西!你们拿一柄假的骨玉匕首来污蔑朕的皇后,甚至有意挑拨靖宣和时南的关系,说吧,到底有何目的?”
岳大人哪知他所呈证物竟这样不堪一折,只能趴在地上求饶。
阿芙还在垂死挣扎:“不可能,这就是皇后给我的骨玉匕首,如何能是假的?”
夏侯临继续问道:“你身为皇后近身婢女,单知道皇后出嫁前曾得了这一柄匕首,便一再拿这匕首做文章,你真以为朕,诸事不知么?”
阿芙极度震惊,夏侯临说话向来谨慎,他既在众大臣面前说了“一再”一词,便是说,他还知道别的事。
“奴婢……不明白……不明白皇上……”
“不明白朕在说什么么?”夏侯临用眼神示意姚安上前,姚安似变戏法一般拿出一卷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已查明,谢扬谢将军一案为皇后近身侍婢阿芙所为,另查明,阿芙特在凶杀现场留下骨玉匕首一柄,意欲陷害皇后,一计未成,又借皇后用膳之机几度在皇后膳食中下毒,致皇后多病多灾,实罪大恶极,当斩之!”
“皇上!”阿芙一听,登时面若死灰。倒是扶桑说了话,阿芙是与她一同嫁到靖宣来的,理论上当是和她最亲近之人,尽管他们私下有许多算计,但在旁边眼里,她们本该亲如姐妹。她已冷眼旁观了这么久,若再不好言几句,恐会惹得那一众大臣怀疑。她装作难以置信的模样,对夏侯临道:“皇上……您是不是弄错了?我与阿芙素来交好,她待我亦尽心尽力,如何会弑杀靖宣重臣,还几番陷害于我?”
夏侯临很懂她的意图,有意夸赞道:“皇后你就是太过善良,才会这样被小人蒙蔽!”见扶桑仍做不信模样,低叹口气,劝道,“纵是谢将军一事是朕冤枉了她,今日之事皇后可是亲眼见了的,再者……”他挥挥手,姚安命下人将一托盘端上来,等到近前,姚安将盘盖揭开,夏侯临问:“皇后可看清楚了,这可是今日你的膳食?”
扶桑点头,自她进靖宣皇宫起,阿芙为控制她,就一直谎称她身子不好需专程调养,膳食一直由她独立准备,所用的食谱也一直仿照还在时南之时。
夏侯临抬起手,将托盘旁一根银针拿起,探进膳食之中,不一会儿,银针末端便呈暗黑之色,并已极快的速度窜上银针末端。扶桑倒吸一口凉气,底下众人也看得惊骇满色,阿芙心知自己百口莫辩,但还是想要说些什么,可惜夏侯临并没有给她机会,他将银针放下,截断她道:“事到如今,你还不认罪么?”
阿芙此刻已知自己这罪来得既真又假,下毒陷害确有其事,但这证据实在太过无力,她给扶桑下毒,从来不会用银针就能探得出来的毒,若是那么简单,扶桑恐怕活不到今日。显然是夏侯临将计就计,干脆连着许久前的悬案也一并往她身上推。
目的,怕只是为了护住这个皇后。
“皇上您想让奴婢认什么罪?”
“大胆!”姚安先于夏侯临呵道:“皇上已与你说得很清楚,其罪之一是弑杀谢将军,并以此陷害皇后,其罪之二是几番给皇后下毒,让皇后娘娘身体每况愈下,其罪之三是谋害皇子,企图歪曲皇子殿下身份,还把这罪责往皇后娘娘推,你所犯的这些罪,每一桩,每一件,都是死罪!”
不想,阿芙却笑了:“皇上说得没错,奴婢有参与弑杀谢将军,也曾给皇后娘娘喂食毒药,今日皇子殿下这一事,亦有我的功劳,可是皇上您以为,您的皇后,就真的那么无辜么?”
姚安未想到阿芙死到临头还这样淡定,只能悄悄回眸回夏侯临脸色。夏侯临亦十分冷静,看着阿芙,未发一语。
“皇上可曾想过,奴婢与皇后娘娘情同手足,却为何要害她?”阿芙从怀中掏出一物,看起来似一纸卷。
“你狼子野心,朕如何得知?”夏侯临一边回,一边示意周围人将阿芙拉下去。
阿芙看破了他这个企图,在周围侍卫靠近她时,她忽然将那纸卷举到头顶,叫道:“皇上明鉴,奴婢之所以要陷害皇后,全因此皇后,并非真正的皇后!”
一言出,群臣惊,尤其是在场众位全为沈烈亲信,几乎一边倒地选择相信阿芙。
夏侯临不好直接违逆众臣的意思,复使眼色让悄然靠近的侍卫下去,姚安意会,过去将阿芙手中纸卷接过,上面是时南国君穆厥的手书,下角落着时南国的玺印,内容是:时南只有一位公主,名唤穆玄歌,于出嫁前夕,获封为昌和公主,喻时南靖宣昌盛平和,长久不衰。
夏侯临心头一凉,几乎下意识将那纸卷收起。
“好大的胆子!”夏侯临拍案而起,“你这奴婢,先是怀疑皇子身份,如今又颠倒是非,说皇后不是皇后,若单凭你这三言两语,朕就相信,岂不可笑?”
阿芙问:“皇上既不信,又何须如此震怒?”
“朕不过是见你胡言乱语,实在可恨!”
扶桑还不知纸卷之上写了什么,但从夏侯临的反应来看,也大概猜出了七七八八。
“阿芙……”她戚戚然道,听得人好一阵心酸,“你是设计陷害毒杀我不成,如今又要杜撰我的身份么?”
“是不是杜撰,皇后娘娘你不是比我更清楚么?”
此时的扶桑并不知穆厥竟然这样轻易就舍弃她这个女儿,只以为阿芙垂死在拿她当了不久的公主身份说话,当年她回到时南皇宫,因伤重不治,穆厥担心她难得救回来,便没有昭告天下,后来她答应嫁到靖宣,也不在乎这些虚名,这赐封正名的事竟就这样不了了之。
却不想,为如今种下了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