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动工有仪式 - 细沙河 - 尹文勋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细沙河 >

第128章动工有仪式

秋智说:“哥,这东西不用太精准,我量一下就知道方不方了,秋信,你告诉大哥。”秋信开始没明白,看着秋智,秋智笑着说:“勾三、股四、弦五。”

秋信恍然大悟,说:“明白了,大哥,我告诉你,拿尺子在两个直角边各量出三公分和四公分,做上记号,然后再量这两个记号的距离,要是五公分就对了,这个房子就是方的。”

秋智夸赞道:“行,老拉,书没白念。”

秋仁说:“这匠人也不是谁都能糊弄的。”几个人都笑了。

吃完饭以后,秋仁去请帮工的,都告诉一遍,早晨六点破土。秋仁媳妇和婆婆在蒸年糕。动工这天和封顶那天都吃年糕,图个吉利,寓意是盖的房子不漏雨。

第二天早晨,派出所有事,秋信急匆匆地走了。东西两院的男人们都在房基地那里等着,女人们都回避了,等立架后才能露面。基地中间立着两个大柱子,上面挂着一串铜钱,上面绑着一个用麻线做的小扫帚。柱子最上面贴着德禄画的符字,符字旁边是写着“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大红纸。还有一副对联:上梁正逢黄道日,立柱巧遇紫薇星,横批:元亨利贞。有几个人拿着铁锹、镐头站在四角。其实这房子不用立架,只破土就行了。立军守在鞭炮旁边,用那鞭炮炸掉三个手指的手拿着已经点着的香。

秋仁大喊一声“上架了!”大伙儿都跟着喊:“上架了!动土了!”

秋仁又喊:“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大伙儿也跟着喊了一嗓子。立军马上点着鞭炮,随着惊天动地的一阵炸响,几个等在四角的人迅速地挖了几个坑,仪式结束了,也就算是破土动工了。秋荣家的端出洗脸盆,大伙儿一边洗脸,一边说着话,无非是这仪式简单多了,不像原来那么繁琐了。洗漱完进屋吃早饭。

这时左邻右舍的都来了,大多数是妇女,拿着各种各样东西,都贴着自己家爷们的名字,放在立柱旁边就走了。秋昌媳妇在那应对着,说着一些感谢的话。东西都是很普通的,有的是几斤挂面,有的是十几个鸡蛋,几棵大白菜,等等不一而足。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淳朴的乡情民风,其实只是应个景,意思是大伙儿都帮你盖房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东西并不实用。秋智妈人缘好,等人们吃完饭出来干活时,东西已经堆得小山似的,妇女们都出来把这些东西收拾走,人们正式开工。

由于是红砖墙,进度就非常快,已经封檐了,门窗口才来,只好又挤进口里,一周过去了,已经封顶,灌上了水泥,主体已经结束,秋智妈听着来往邻居说着话,都在夸这厢房不错,又说看别人家盖房子也容易,一眨眼就起来了等等,秋智妈听着心里舒坦,也有一件事让她不高兴,就是秋礼两口子,找人捎去了两回信,愣是没露面。不管咋说,房子盖起来了,过段时间再装修,因为大规模的收秋开始了。

这天秋智上班,早晨王副镇长开了一个会,散会后刚刚坐下,李奇进来了,对秋智说:“大智,你们大秦庄出事了。”

秋智吓了一跳,嗖的站了起来,紧张地问:“谁家?出啥事了?”

李奇说:“看你这一惊一乍的,和你家没关系。我说出来你都得乐抽过去,耿志家出事了。”

秋智也没坐,接着问道:“他们家能出啥事啊?”

李奇说:“他大儿子死了,跳了满井死的。”秋智听完,在大脑中搜索这个人的印象,知道这个人,叫啥不知道,村里人都叫他耿老大。

耿老大当过兵,当兵时娶的媳妇。那时候耿志家里是贫下中农,耿志又是贫农代表,别人家争着把姑娘往这家送,他的两个儿子都娶了个漂亮媳妇,这两个媳妇还有一个共同点,性子烈,脾气暴躁。她们嫁到耿志家,再泼再烈也没有施展的空间。老耿志打遍街骂遍巷的,她们一个女流之辈还能怎么样?用耿志的话说:“嫁到我家来,是龙得伏着,是虎得卧着。”

可他没想一下,儿子不能和老子过一辈子,而且随着形势的变化,贫农或贫农代表已经成为历史,两个儿媳妇也不再怕他了,有时也敢拿话怼他了。耿志非常生气,他生气后果也很严重,就是打自己的老伴,庄上人说,以前三天打一遍,现在一天打三遍。这是纯粹的家庭暴力,谁知道这也有接班人,但是这接班人不是他儿子,而是他两个儿媳妇,媳妇打爷们,这也算是奇闻。

耿老大自己盖了房子,有了两个孩子,一个丫头,已经出嫁了,一个儿子还小,在上学。耿老大非常知足,他也很能干,就是傻干,有使不完的蛮力气,平时也不爱说话,凡事惟老婆马首是瞻。他还有一个特点,遗传了他的老子,死要面子,在外面就怕别人知道他怕老婆,在家经常挨打也不敢和别人告诉。有几个人听说老爷们挨媳妇打?别人知道了吐沫星子也得淹死他。他自以为别人不知道,在乡下,一家过着、百家瞧着,没有秘密,这事全庄人都知道,也传到了他老子的耳朵里。耿志也曾经问过他,他矢口否认,耿志又问了孙女孙子,都说没有的事,耿志满心疑惑,也在慢慢地观察。耿老大媳妇会做人,很会挡外面,在外面很少给他爷们难堪。

耿老大两口子除了农活外,还搞点副业,孵小鸡卖,不论季节,一年孵几次,两人都很辛苦。尤其这是个细致活,而这婆娘又是一个粗心人,只有靠耿老大,每天晚上得起来好几次,每茬都孵的不错,也卖了一些钱。这忙完了秋,又孵了一茬。耿老大对媳妇说过,入冬了,小鸡不好孵,也不好卖。让媳妇骂了一顿,说他是懒的,在找借口,老大无奈,更得加倍小心。眼看着到出壳的时候了,这是最关键的时候,一点也不能大意,每时每刻都得有人在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