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腊与腊八粥
腊八节是中国独特的传统节日,起源于上古时期。那时,我们的祖先在这一天除了用粥来祭祖敬神外,还要击鼓逐除病魔。
腊八节得吃腊八粥。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不尽相同,品种繁多。大多是把红枣、莲子、核桃、红豆、花生、栗子、杏仁、松仁、桂圆、白果、菱角等二十多种东西放在一起煮,也叫七宝五味粥。
在民间,腊八粥熬好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才赠亲友,而且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如果吃了几天还有剩的,说明年年有余。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便是为自己和儿女们积德行善。
相传腊八粥起源于宋代抗金英雄岳飞。据说,岳飞在前方浴血抗金,却遭到奸臣秦桧的诬陷,被皇帝用十二道金牌追逼回京。在回来的路上,正值严寒,将士们又冷又饿,沿途百姓非常同情,纷纷回家把自家饭菜送来,他们把饭菜倒进一口口大锅里,架起柴来烧,这就成了百家饭,后来,人们就把这种饭称为腊八粥。
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明朝朱元璋小时为地主家放牛,吃不饱,穿不暖。那年腊月初八,他在野外放了一天牛,饿得头昏眼花,突然间,他在田边发现一只大老鼠往洞里钻。朱元璋走上前用树枝掏了掏,在洞中掏出一大堆粮食,中有小米、玉米、花生、红豆,这是老鼠的冬储粮。朱元璋掏了一大把,洗净煮成粥,吃起来非常可口。朱元璋做了皇帝后,仍惦记着这件事。他规定在御膳堂要做这种五谷杂粮粥,并钦定这种粥的名为“腊八粥”。后来这种粥又传到民间,一直相延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