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拉祜族的希望节——新米节
云南一带居住着不少拉祜人,他们每到深秋,都要过一个新米节。节日期间,家家户户喜笑颜开,孩子们穿红着绿,庆祝这个属于自己的节日。
古时候,拉祜族不会种庄稼,只能靠狩猎和采摘野果过日子。常常吃上顿没下顿,过着艰难的日子。一到冬天,日子更难熬,有时一连几天没有东西下肚,男女老少个个饿得头昏眼花,孩子们饿得哭叫起来。
哭声传到天上,被天神知道了,他十分同情人们的处境,决心为拉祜人做点什么,让他们脱离苦海。天神觉得,先得教他们种庄稼,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遭受饥饿之苦。
这天,天神在石臼窝里装满了圆滚滚、黄灿灿的谷子,叫女儿去舂,一杵舂下去,碓窝里的谷子舂泼出来,从天上落到地下,没想到被一只饿得要死的斑鸠吃得精光。
天神以为人们已经开始种庄稼了,第二年便来到人间,走进一个叫嘎堆的人家,见夫妻俩倒在火塘边,有气无力,于是问:“你们种的谷子呢?”嘎堆摇着头说:“没有谷种,拿什么种?”
天神想了想,谷种一定是让斑鸠吃了。他告诉夫妻俩,赶快去把斑鸠捉住,就能得到谷种。
夫妇俩心领神会,他们,终于把到塘边喝水的斑鸠捉住。剖开嗉子一看,天哪,只剩一粒谷种了。这怎么种呢!天神知道他们失去了信心,又走来对他们说:“春种一粒仔,秋收万颗谷。”他把种谷的方法一五一十教给了他们。嘎堆夫妇遵照天神教的法子,用木棍在地上掏了个土窝,播下了第一颗谷种。
夫妇俩日日夜夜守护着这粒种子。过了不久,绿茵茵的小苗抽出来了,他俩又细心地除去边上的杂草,眼睁睁地瞧着谷子拔节、抽穗、灌浆;等到成熟,又怕被雀子偷吃,日夜守护着。就这样,一直到八月,终于收得了满满一竹碗谷子。夫妻俩喜欢得不得了,舍不得吃,把谷种分给大家,领着大伙开了一片山地,种下了谷种来年八月,拉祜山上到处都长满了金黄金黄的谷子。拉祜人高兴得围着谷子,又跳又唱。
从此,他们把这一天定为新米节。这个节日没有固定日期,谁家的谷子先成熟,谁家先过节。到时候,主人会请全寨的男女老少到家里作客。首先,主人在屋前空地上搭一座台,上面放满祭品,然后由寨子里有威望的老者领着大家祭祀,感谢天神对他们的保佑,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五谷丰登。随后,老者把备好的新谷喂狗,喂完狗后再给牛吃,奖励水牛终年劳累,之后再给村子里的老年人共享,最后才把食物分给众人。大家便一边开始品尝新谷,一边互相交流各自种谷的经验。
新米节,是个丰收节,喜庆节,也是拉祜族人的希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