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壮族牛王节 - 蝴蝶泉边蝴蝶会 - 戎林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蝴蝶泉边蝴蝶会 >

第61章壮族牛王节

每年开春,壮族老百姓都得举办一次规模盛大的牛王节。到了这一天,村里得给所有的牛放一天假,给牛们备下上等的草料,让它们吃好睡好,养精蓄锐,好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大干一场。

为什么叫牛王节?壮族老百姓为什么对牛如此恭敬?

很古的时候,牛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是会说话的,除了会说人话,其它动物的话也能听懂,聪明得不得了。有一个村子,村东头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一头非常强壮的水牛,个头也特别大,村里人都称它是牛王。每天,这家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干活,而女人却在家睡懒觉。猪圈里的猪饿得直叫,女人还在呼呼大睡,连午饭也没给正在干活的男人送。傍晚,牛王随主人回到家,猪就把女人睡懒觉不干活的唠骚话在牛耳朵边发,牛也很来气,就把这话“翻译”给男人听,并且加了自己的看法,说这样的女人太不象话了,得好好教训教训才对。

男人相信牛的话,在几次劝说不听的情况下,把女人狠狠打了一顿,女人恨透了那头老牛,决定报复它。

一个月后的一天上午,男人去赶集,牛在家门口晒太阳。到了中午,女人煮了一锅糯米饭,牛闻到米香,高兴得站起来,摆动着尾巴。没想到女人竟然把滚烫的糯米饭使劲往牛嘴里填,烫得牛头直甩,一下子把牛舌头烫坏了,从此再也不会说话了。

这件事很快传扬开来,人们为牛的遭遇感到不平,觉得对不起勤劳一生的牛王。所以,每到四月八这天,就是牛烫伤舌头的这个悲伤的日子,都要举办牛王节,做一锅糯米饭慰劳牛,表示向牛道歉。当然,那糯米饭一定得等到凉透了才让牛享用,再也不能让牛把舌头烫坏了。许多人家总是让牛先吃,吃饱了人才动筷子。

直到太阳落山时,人们离开了宴席,排起长队,牛也随人绕场转起了圈子,边走边唱,唱着牛歌,拍着巴掌,跳着舞蹈。不少男女青年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谈情说爱,表示要向牛一样忠于对方。第二天一早,牛便会随着人们上山下地,开始新的劳作。

也许是壮族人对牛有特殊的感情,所以那里的牛对人特别亲切,牛的寿命也特别长,干起活来特别带劲。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