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泼水节和诸葛亮 - 蝴蝶泉边蝴蝶会 - 戎林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蝴蝶泉边蝴蝶会 >

第8章泼水节和诸葛亮

说起云南傣族的泼水节,还牵扯到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呢!

三国时,诸葛亮带兵来到澜沧江边,走着走着,竟在大森林里迷了路。正当这时,他遇见了傣家的猎手岩肯,诸葛亮对他说,如果能把军队引出迷途,一定重重奖赏。

岩肯想起占领他们寨子的那些汉人,吃他们的,穿他们的,还把他们赶出山寨。他以为诸葛亮也是这样的人,就装聋作哑,一声不吱。诸葛亮看出了他的心事,热情地把他请到军营里作客,好酒好肉地款待。几天之后,岩肯发现这个身穿画着圆圈圈的大袍子,头戴有棱有角的帽子,手里摇着鹅毛扇的汉人并不像那些贪婪的汉官。他被感动了,终于把诸葛亮的军队引出了迷途。

诸葛亮是个说话算话的人,走出迷途之后,派人将那些贪婪的汉官抓住杀了,把傣人都召到坝子里来定居。于是,傣家人又在江边搭起了草棚,过起了捕鱼打猎的幸福生活,连孔雀也飞回来为他们祝福。

那天,诸葛亮巡察江边的地形,碰到了岩肯,岩肯问他:“你们汉人为什么那样强壮,我们为什么这样瘦弱?”诸葛亮闭起眼,用鹅毛扇敲敲帽子,要他把所有的傣人召集到一起,他有话要说。

第二天,等到大家都到了,诸葛亮带着许多金黄的谷种出现在傣人中间,命令每三个士兵领着一家傣人在坝子里开荒刨地,教傣人扶犁踏耙,撒种插秧。丰收季节,诸葛亮的汉兵又教傣人打谷舂米,使傣人第一次吃上香喷喷的大米饭。从此,傣人把大米饭当成了主食,渐渐地强壮了起来,日子也就越过越甜美了。

后来,诸葛亮打了胜仗,平定了边疆,要回内地去了。傣家的男女老少送了一程又一程,聪明的岩肯早就发现诸葛亮每做一件事情之前,都要闭着眼,用鹅毛扇敲敲帽子,然后想出奇妙的计策,仿佛智慧就藏在帽子里,于是试探地问:“丞相,能把你头上的帽子留下吗?”

诸葛亮想了想,答应了。他摘下帽子,把几张小绸子条塞在帽子里,叮嘱道:“以后你们再有什么难处,就从帽子里拿出绸子条看看,那里面有战胜困难的法宝。”

多年后,傣族的人口越来越多,都挤在低矮潮湿的小草棚里过日子,天气一热更受不住。没过多久,整个坝子都笼罩上一层可怕的瘴气,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就在这危难的关头,岩肯想起了诸葛亮留下的话,急忙找来那顶帽子,从里面掏出一张绸条,上面写着;“想命长,水冲凉;草棚矮,住高房。”聪明的岩肯拍拍脑袋;“对呀!只有常洗澡才不会生病,住上高房才通风。洗澡倒还容易,可是高房谁也没有见过,怎样盖呢?”他找来九十九位师傅,商量了九十九天,最后大家商定按照诸葛亮帽子的样式盖。因为那帽子是智慧的象征,住进那样的高房,会变得聪明起来。又过了九十九天,家家都盖起了和诸葛亮的帽子一样的高房子,人们住进既通风又凉爽的竹楼,快活得很。从那以后,他们又都养成了常洗澡、爱干净的习惯,很快就驱跑了瘴气,战胜了病魔。

傣人在洗澡时都喜欢用泼水来表示欢乐。于是,奇特的“泼水节”就诞生了。

每到喜庆的日子,寨子里的男男女女,在井边,在河畔,有的用盆,有的用碗,泼得水花飞溅,泼得笑声四起,泼出了美好的新生活。从那时起,“泼水节”世代相传,一直到如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