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同年级的维护
《丹亭梦》的故事发生在还有科举制度的时候,书生有一从小定下娃娃亲的青梅竹马,可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在家苦读十余年,姑娘伴随他左右,侍奉了十余年。书生上京赶考,姑娘一路送至靖江河,在河旁书生许诺,金榜题名定回来娶她上京。
书生文采卓然,成功金榜题名,谁知殿选时公主也在屏风后,陛下有心选驸马,公主一见钟情书生,修长如水葱手指指向意气风发书生。
书生坚决不从,陛下好言相劝,威逼利诱,说那一介村妇即便贤惠淑德也到底是村妇,如何与状元郎举案齐眉,何况公主知书达礼温文尔雅,这样蕙质兰心的女子才可辅佐未来的国之栋梁。书生言我上京赶考皆为我的姑娘,陛下留下鸩酒与喜服拂袖而去。
书生向家的方向连拜三下,举起鸩酒一饮而尽。
他的魂魄跋涉万里,离开繁华京城,越过漫漫山路,最后跨过那靖江河,回到河边小渔村,寻到那一方小茅草屋,向姑娘告别。
姑娘正在睡梦中,朦胧中看见书生,知道他定是遭遇不测魂归故里,只为再看自己一眼。姑娘道我知你的牵挂,我定不寻死追随,你安心去吧。于是书生便笑着散去了。
京城公主府里公主日夜以泪洗面,请了国师来治疗书生,谁知三日后书生竟然真的醒来,只是忘却了从前的记忆。于是皆大欢喜,穿着喜服的公主面若桃花,书生斯文俊朗,人人都称那是天造地设的一双璧人。
五年后公主与书生的女儿出生,陛下大赦天下,消息传到了那千万里外的小小渔村,姑娘不可置信,再三确认后悲痛欲绝,一路奔走至当年送书生去的河边,望着奔流的靖江水道,你何必归来,我又该如何离去,便一头跃进汹涌河水。
公主府上不知何日开始多了一只蝴蝶,蝴蝶悄然而至,会在书生提笔写字的时候伏在墨案上,在书生挑灯夜读的时候会落在笔架上,在公主进屋时翩然离去。
书生与公主的女儿逐渐长大,学会了说话。一日小公主追逐着蝴蝶在院子里转圈,晚上便发起高烧,神智不清。书生与公主衣不解带守了整宿,天亮时公主被下人扶去休息,小公主却转过头看着书生说,蝴蝶问你为什么不爱她了。
小公主一滴泪留下来,书生去擦拭,却突然头痛欲裂,想起了一切。
书生踉踉跄跄,离开公主府邸,骑马前去护国寺,跪在佛像面前,看着翩然而至落在蒲团上的蝴蝶,泪如雨下。
书生执意要离开京城,回到那小渔村,身着华服的公主从马车上下来,屏退左右来至书生旁,书生微微的笑着,说着我意已决。
公主言你道我还有这金银玉石,她只有你,而你是否考虑过我也不需要这荣华富贵,我宁愿是那乡野之地的村妇,只要有你陪伴,粗茶淡饭下田劳作我也愿意。书生摸了摸她已为人母却娇嫩如婴孩般的白皙脸庞,只是笑着摇了摇头。
书生策马扬鞭,一路离开京城,公主却回到府邸,找来了易容师,自毁倾城容颜,磨破娇嫩十指,直到老茧遍布。她向陛下辞行,说着我意已决,这一切的错都是当年的那杯鸩酒。她一路拿着令牌,在驿站换马,终于在书生之前来到了那小小渔村。
书生推门而入,看到皮肤已经晒粗粝的公主裹着粗布转身,微微一笑,道你终于回来了。
就这样半生而过,两人粗茶淡饭,公主河边浣洗衣物,回家纺纱织布,书生打渔耕田,偶尔星夜晴朗,两人就在河滩边看着汹涌河水,观赏银河万里。
最后书生病危之时,回光返照,他回忆了许多两人童年时的事情,姑娘不说话,只是握着他的手微笑着,待到他精力散尽,他躺在床上有气无力的说,其实我这一生,最后悔的就是上京赶考,负了你,也负了她。
我没有同你讲过那个女子,我明媒正娶的妻子,我现在都记得那年桃花树下,落花飞扬,那个鲜衣怒马的红衣少女。我对不起你,其实我从未忘记过她,我这一生,都在心里怀念她。原谅我。
书生说完便撒手人寰,只留下那做了半生姑娘的公主,泪如雨下。
林谨吃完晚饭就开始读这个剧本,剧本不长,所有台词跟场景需求加起来也就几万字,但是林谨是本剧的美术师,于是习惯性的一边读一边在速写本上画着大概分镜头布景。
等到她读完这个剧本,已经是深夜了,郑颜跟孟柠都已经上床了。
她合上剧本爬上床,平躺着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满脑子都还是那个缠绵悱恻的故事。
沈星南的确不是徒有虚名,仅仅只是剧本,一个故事就已经让人读到牵肠挂肚了,心情仿佛跟着文字起起落落缠绵了两个人的一生。林谨想到这个剧本会由自己的手变成鲜活的舞台演绎,就感到一阵期待。
她在床上翻了几个身,眼前脑子里都还是桃花树下的公主,满头珠翠,雍容华贵年轻貌美,她的眼神远而悠长,看着决心离去的书生,表情说不清是哀伤还是接受了早已预料的结局。
书生,书生嘛。
林谨摸到枕头边的手机解锁,点开许越城的对话框,打了一行字过去。
“你是书生吗?”
等了一会儿,对方没有回复,于是林谨退出对话框,点到了他们的剧组群里。已经是深夜了,但是由于今天下午才发的剧本,现在还有人在群里讨论着。
“你们觉得书生最后认出那是公主了吗,我觉得认出来了,不是说两个人的生活十分有默契吗,他跟公主结婚了那么多年,是不是自己同床共枕的妻子还认不出来吗,我觉得就是彼此心照不宣。”
“我也觉得,如果是姑娘他回来了肯定会问啊,你为什么娶公主,你这么多年都去哪了,之类的,反正肯定会问,什么都没有,估计就是心照不宣的默契。”
“没有吧,他要是认出来了最后干嘛还要说对不起姑娘呢?而且他要是认出来了干嘛不能两个人一起回京城,非要吃苦。”
眼看着两种说法都要吵起来了,林谨想了想,在对话框里打着,“其实我觉得书生和公主彼此是有默契的,书生有姑娘这个无法抛下的诺言,公主的父亲赐了鸩酒给他,两人彼此相爱,就是不能在京城继续做公主和驸马了,但是在小渔村,在靖江河这边,就能彼此只有彼此了,等于小渔村是他们的乌托邦,靖江河为他们拦去了生命里的纷扰。”
林谨发出这段话,群里顿时安静了一会儿,随后满屏的表情包刷了起来。
“完美诠释。”
“星南姐无比欣慰。”
“解读一百分。”
群里的气氛又活跃了起来,只是不再那么尖锐了,绕过了剧本人物,七嘴八舌的开始讨论着主角演员。
“我真的太太太喜欢公主了,吃得了打渔种菜的苦,我现在满脑子都是娇嫩皮肤明媚好看如花似玉的公主,哎,@柳潇潆是你吗?”
“别吧,我觉得是孟嘉楠,美艳形象的才适合公主吧。”
“光凭长相就说角色合不合适,本身也太不合适了吧?”
“但是许越城就是长得很像书生啊,哈哈哈哈哈哈。”
眼看着话题到了许越城的身上,明里暗里的画风就突然变了,“凭脸”的暗示就明显的呼之欲出,仿佛就是说着许越城毫无水平纯刷脸拿到的角色。
林谨看着对话框里插科打诨的话,没由来的就皱起了眉。
这个群组大,大概有五六十人了,看着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话越说越露骨,林谨飞速打了一行字,甚至在发送之前圈了那个带头提起许越城的人,才点击下确定。
“我觉得脸还是很重要的吧,毕竟长得莫名其妙就是演技再好往舞台上一站也没有办法让人有玉树临风的书生代入感啊。@周纪”
群里有片刻的安静,有人打着圆场。
“哈哈哈哈,周纪,群里还有许越城的小粉丝呢,再说了还没试角色,别乱说话。”
林谨隐隐约约感觉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好像也是大四一个很有名的师哥。
但对方却没有顺着这个圆场走,又发了一行,“果然长得出挑就是好啊,还没出道就已经有小粉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