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木牛流马 - 三国5:出师北伐 - 日吉川英治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三国5:出师北伐 >

第77章木牛流马

一天,一名魏将来到蜀军营地,声称自己乃是魏国偏将军郑文,有要事求见诸葛丞相。

孔明召他进帐问道:“你有何事?”

郑文拜伏于地,解下佩剑双手呈上,“我想投降丞相。”

孔明究其投降理由,郑文答道:“我本是魏国偏将军,被司马懿调用为参军,不料司马懿徇私重用秦朗,视我如草芥,不仅论功行赏时对其多加偏袒,甚至嫌我屡有不平之意,意欲置我于死地。郑文不愿死得如此不明不白,且素来仰慕丞相高德,故特来投降。若蒙赐收留,我必尽忠于蜀国,也好雪此大恨。”

正在此时,营外哨兵前来禀报,有一员魏将领兵前来搦战,频频叫喊,要蜀军将郑文交出来。

孔明即问郑文:“现在有人追你而来,你可认得此人?”

郑文慌忙答道:“此人看来就是经常对司马懿进我谗言的秦朗,必是得了司马懿之命,要来将我擒回。”

“你与秦朗相比,谁的武艺高强?想那秦朗既然受司马懿重用,武艺总该在你之上吧?”

“绝无此事!我的武艺岂会在秦朗之下?”

“若你的武艺真的强于秦朗,则司马懿确实为谗言所惑,也足见你不曾妄言。”

“丞相所言甚是。”

“那就请你现在出营去与秦朗一决雌雄,待斩得其首级回来,我便接受你投降,委以重任。”

“这有何难?丞相且稍等片刻。”

郑文说罢翻身上马,朝着营外驰去。

那员魏将等待已久,一见郑文,大声骂道:“呸!不知羞耻的叛徒!竟然盗了我的马逃到蜀营来。我奉司马懿大都督之令,现在前来要你狗命,着刀!”

边说边舞着大刀向郑文劈来。哪知两人交手只一个回合,那魏将便被郑文斩于马下。

郑文割下他的首级,回到孔明面前。孔明道:“将秦朗尸体与战袍也一并拿来。”

郑文依令跑出营外,又将死尸也扛到孔明面前。孔明将死尸仔细观察一番,遂对左右武士下令:“将郑文推出斩首!”

郑文一听,声嘶力竭地抱头大叫:“啊?为、为何要杀我?”

孔明笑着说道:“这具死尸根本不是秦朗。我早就见过秦朗此人,你不过找了个貌似秦朗的替死鬼来蒙混,我岂会上你的当?看来这又是司马懿的诡计吧。”

郑文吓得浑身颤抖,只得承认自己确是奉司马懿之命前来诈降。孔明沉思片刻,念头一转,决定暂时留下郑文的性命,他吩咐左右:“先将郑文关进囚车。”

第二天,孔明把自己写好字的一张纸给郑文看,又命人将信纸笔墨交与郑文,“你若想活命,就按照这纸上的内容写一封信给司马懿。”

郑文只得依令在囚车中照抄了一封给司马懿的信。

于是,一名蜀兵装扮成当地居民,混进魏军营中,将这封信交给司马懿的侧臣。

司马懿仔细将来信看了又看,认得信上确是郑文的笔迹,不觉大喜过望,遂对来送信的蜀兵犒以酒食,嘱其不得对任何人泄露,然后让他仍回蜀营告知郑文。

司马懿收到的来信大意如下:“明日晚间,我在祁山举火为号,乞请大都督尽率大军前来劫寨。孔明对我前来投降深信不疑,我现在其中军大营里,只等到时与大都督呼应,将孔明生擒,切望勿失良机。”

司马懿平素并不会轻易上他人的当,不意此番却中了自己设下的圈套。第二天,他整日精心准备,只等天黑以后率兵悄悄渡过渭水去劫蜀寨。

“父亲今日为何一反常态?”

长子司马师见其要亲往劫寨,竭力劝阻。他直言父亲一贯小心谨慎,如今仅据片纸便要更改既定的战术方针,不免轻率。

“言之有理。”

司马懿听从儿子劝告,立刻另派大将担任先锋,自己转而退居后阵进行策应。

天黑以后,夜风清拂,明月高悬,这对悄然夜行的兵马颇为不利。但待到偷渡渭水时,起了厚重的夜雾,黑压压的云层遮住了天空,司马懿不胜欣喜,“天使我成功也!”

他令魏军人尽衔枚,马皆勒口,悄然无声地逼近蜀军营地。

却说孔明这一天也做好了周密安排,准备夜深以后生擒司马懿。白天他登坛仗剑进行祈祷,祈求苍天保佑蜀军此战必胜,傍晚又与诸将共饮滴血盟誓酒,天黑以后,将各路人马分拨停当,三军严阵以待,只等司马懿领兵前来劫寨。

夜色渐深,黑雾弥漫,忽然间,魏军人马犹如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入了蜀阵中军大本营,然而进得营来,却不见一个蜀兵人影。就在魏军疑窦丛生,纷纷祈祷不要中了敌人圈套时,他们的退路已经被切断了。

瞬时间鼓角、铁炮、呐喊声大作,蜀军四面包围上来,魏军前阵转眼间被歼灭了大半,先锋秦朗率先毙命。

司马懿幸得换到了后阵,并未陷在蜀军的铁壁合围之中。为了救出包围圈中的魏军前阵人马,他率军猛攻,力图从外侧冲破蜀军包围圈,但白白又折损了大批士兵,只得抛下被蜀军围住的一万余前阵人马,自己向渭水对岸逃去。

司马懿素以处事冷静著称,鲜少表露感情,但此时也边逃边咬牙切齿地恨恨骂道:“我竟然会中这种尽人皆知的圈套!吃这种不该吃的败仗!”

待他退回渭水对岸,雾散云消,天气忽然变得晴朗如初,明月重又显现在夜空,方才的黑云重雾令人觉得恍如梦境一般。随他从蜀营生还的士兵中,不知何人说道:“孔明乃是用八门遁甲之法,先将我们诱入阴云黑雾之中,而后又以六丁六甲之神力,驱净了浮云迷雾。”

这种无端妖言,听者竟然尽皆深信不疑。

“胡说八道!孔明是人,我也是人,世间哪有什么鬼神?”

司马懿对营中这种迷信说辞严厉驳斥,训诫官兵不得散布扰乱军心的妄言。但魏军士兵却仍然深深相信,孔明具有一种神力,乃是能行奇事、成奇迹之人。

这种畏惧孔明的心理弥漫在魏军士兵中,自然使得司马懿用兵至为艰难。从此以后,他只得凭险固守,加强防备,再也不敢轻率出战。

在此期间,孔明派千余随军工匠进入渭水以东的葫芦谷,在谷中秘密打造器具。这山谷内有一个葫芦瓢形的盆地,处于大山环抱之中,进谷须经一条仅允一人一骑通过的狭窄小路。

孔明每天必去谷中查看进度,督促工匠日夜施工。

魏军一味固守,不敢出战,无疑是想靠拖延时间来等待蜀军兵粮耗尽。

长史杨仪对此不无忧虑,提醒孔明道:“蜀中运来的兵粮,皆先运到剑阁,而从剑阁至祁山,却是高山险路不断,牛马不堪重负,倒毙甚多,车辆亦损毁严重,运输始终极不通畅。剑阁滞留的粮食纵然堆积如山,却运不到这里,长此下去,营中兵粮不久恐将枯竭。”

自建兴九年第二次出兵祁山以来,每次出师此处,兵粮的运输供给都一直困扰着蜀军。

孔明利用三年的休战时间,着力发展农耕,让士兵获得充分休整,如今已经拥有前所未有的雄厚兵力与装备。此番他第六次出师祁山,自然不想再品尝缺粮的痛苦滋味。

此刻听完杨仪的忧虑之词,孔明胸有成竹地宽慰他道:“粮食之事不必担心,再过几日便可解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