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疯狂的一天
《疯狂的一天》
省电视台的胡兵策划了一期节目,就是随机选择一位路人,给他五十万,让他一天内花完,来看看发生了什么吧。
每天新鲜事是大海省省电视台的综艺节目,原本就不是很红火,现在的收视率更是差到了极点。
台长发下话来,如果一个月内不能起死回生,就解散全部的人员,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每天新鲜事的编导胡兵愁死了,(烧鹅没搜出来,一个节目组权力最大的是谁。)
直到有一天看了电影西虹市首富,突然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大街上随机寻找一位路人,给他五十万,或者一百万,让他一天花完,最终把这位路人花钱的过程做成节目。
胡兵兴奋的一夜没睡觉,躺在床上琢磨完善着自己的想法。
第二天,胡兵召集节目组的成员开会,迫不及待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听完了胡兵的创意,觉得胡导的想法不错,够大胆,有噱头,纷纷表示支持。
可是问题随之来了。
没钱啊!
电视收视率低迷,台里不支持,没有广告商赞助,上哪儿搞完成剧情需要的经费?
况且按照胡兵的想法,钱少了还不行。
人家电影里要求一个月花光十亿,自己的节目怎么着也要几十万吧?
如果要求一天内花光一两万,是个人都能轻松办到,还有什么看头?还有什么噱头?还有什么收视率?
胡兵早想到了大家的顾虑,接着把连夜打出的一份份计划书分发给了大家,让大家提出意见。
最后经过大家的补充,节目组最后确定的想法是,在街道上随即寻找一个路人,让他一天内花完五十万。
不过由于节目组没钱,这笔钱要这位路人自己先行垫付,或者以节目组的名义担保,先赊欠商家的。
而且,一天内花完五十万,是有先决条件的。
第一,不能购买奢侈品。
什么是奢侈品太好定义了。
上奢侈品网站一查,上面只要有的,都不能买。
为此,胡兵甚至列举出几个奢侈品网站,作为鉴别的依据,防止双方扯皮。
第二,不能购买不动产。
其实加不加这条无所谓,在大海省这个经济发达的省份,房产均价已经达到了一万多,五十万能买什么房子?
第三,不能把钱送人,或者丢弃,必须实打实的花出去才算数。
第四,一样东西不能重复购买。
第五,为了增加节目的趣味性,挑战性(其实还是因为没钱),如果被挑选到的路人没有完成要求,将自己承担花费的金额,节目组不会报销一分钱的费用。
第六,双方要签订正式的协议,作为法律依据。
看完了胡兵的计划书,十几个节目组成员倒吸了一口冷气,觉得如果完不成,就特么的秀逗了。
统一了节目内的意见,第二天早上七点,胡兵便带领着拍摄小组出发了。
在最繁华的商业街上,胡兵挑中了一位打扮时尚的少女。
这位少女自称叫苏菲,她开始时还以为胡兵是骗子,等到胡兵亮出了自己的省电视台工作证,身份证,还指明了远处隐藏拍摄的五位工作人员。
苏菲才意识到天上掉下了馅饼,惊喜的尖叫了起来,兴奋的死死抱住了胡兵。
胡兵挣扎了好久摆脱苏菲的怀抱,马上掏出了合同要苏菲签字。
苏菲高兴的拿起合同看了起来,可是看到需要自己预先垫付费用时,小脸马上变得铁青。
没钱啊。
苏菲掏不出五十万垫付,意味着无法参加节目。
胡兵没敢实话实说节目组也没钱,而是满嘴跑火车的胡诌,要苏菲自己垫付费用,是增加节目的挑战性,趣味性。
和苏菲依依惜别后,又找了几位路人。
遗憾的是,找到的这几位路人,要么是同样无法垫付五十万的高额费用,要么是人家不相信胡兵的身份,不愿意浪费时间。
确实,现在骗子那么多,连大学文凭都能造假,还差什么省电视台的工作证?
最后,经过了胡兵的不懈努力,找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找到了一位二十多的女孩穆晓晓,即有钱,又愿意参加节目。
穆晓晓看完了合同,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终于在八点半的时候开始了节目录制。
挑战正式开始了,节目的录制将要在明天相同的时间结束,整整二十四小时。
五位工作人员扛着摄像机,将会从各个角度拍摄穆晓晓的这疯狂的一天,方便节目组剪辑。
至于胡兵则会始终跟随着穆晓晓,记录她花掉的每一分钱。
胡兵开始的命令发出后,穆晓晓如同离弦的利箭一样冲向了附近一家高档西餐厅。
坐在了位子上,穆晓晓是什么贵吃什么,什么贵喝什么。
一顿早餐足足花了几千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