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啃老,你可耻
你啃老,你可耻
真是让我无比忧伤的话题。
按照我的理解,“啃老族”是个纯贬义词,指的就是那种有手有脚的“精神乞丐”:明明已经年满十八马上奔三,但还是腆着厚脸皮,窝在家里向爹妈做伸手党。明明有赚钱能力还只顾卖萌耍帅,不出去工作也不赚钱的人,真是弱爆了!
说起来,这种啃老族还振振有词:我是独生子女,我爸妈赚的钱不给我花给谁花。反正将来他们也带不走。
挺好,这赤裸裸的道德绑架,绑得叫一个彻底。
我差点儿就觉得这个说法有点儿道理了。
打住吧,你爸妈也是人,也在这个星球上生活,也有购物欲,也知道山珍海味好吃,剩菜、盒饭倒胃口,也不想只窝在小山村。世界那么大,就你想看看,你爹妈就不想?
估计啊,他们想看也不敢看。家里有你这么一个巨婴宝贝,估计这辈子都得跟幸福生活绝缘了。
如果你还觉得啃老理直气壮,那我们就接着掰扯掰扯。
现在的社会,啃老现象太明显,而且啃得明目张胆,理由当然时刻手到擒来。房价高、物价高……一个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么一连串读下来,走进社会大熔炉的时候已经是二十有半。眼瞅着到了适婚年龄,买个房,光首付就动辄几十万,加上婚礼、彩礼、蜜月旅行什么的,没个一百万都娶不回个老婆。不想啃老,说不定就得孤独终老。
再说说女生啃老。她们逻辑是:我妈说,女孩儿得有眼光,所以从小她就对我“富养”,我只需要“美美的”就好。现在做家务,结婚以后就是黄脸婆。现在工作,以后做女强人多累啊。既然生为女人,那我就得靠爹靠妈靠老公。
说的太好了,我有个朋友,正好可以用来打脸。
朋友甲,女,美女一枚,适婚年龄。家里给介绍了一个相亲对象,小甲一想,这辈子也不可能一直这么单着,家里介绍的就去看看吧。两个人一起吃了个饭,彼此大致了解了一下,第二天小甲就跟这小伙儿说拜拜了。
家里人着急了,条件这么好的都不要,你想上天吗?
家里人说的好条件,就是小伙子父母身体健康,都有退休金,也都小有积蓄。前不久,他们家里的房子刚好拆迁了,他们家拿到了五百万的拆迁款。
小伙子对小甲非常满意,他父母也表示,只要小甲同意,马上就在市中心给他们买套大房子。
小甲说,小伙子家里条件是挺好的。但是,他工作八年了,月薪才三千块钱。小甲只工作三年都稳稳地超过他了。平时工作上,他也是得过且过,不要提什么奋斗上进,只求不犯大错就行了。他说,做人不要太为难自己,舒舒服服的小日子过着就挺好。
小甲说,真要是嫁给这么个男的,将来的日子怎么办?是,现在父母给他买了房,不用还房贷,没负担。以后呢,以后没老可啃了,怎么办?两个人守着房子喝西北风,还是让小甲来养活他?
还在执迷于啃老的同学们,快醒醒吧!现在还图房子图车的姑娘,大多数是目光短浅的。真正宜家宜室的好姑娘,谁还没个长远眼光?有人说,家里父母有钱,就愿意给孩子花,怎么了?我室友养只狗,还天天宠上了天呢,自己家的孩子,就更愿意花钱宠上天了。
行,暂且不说这些。你也不想想,就算你家有钱,以后孩子生存能力、抗挫折能力差,等你百年之后他怎么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你赚的钱够你下面几辈人花?
再说说那些没钱还啃老的,做出的事情,是否让你感到心寒。
前几天爆了个新闻,说孩子跟父亲要钱,父亲不给,说了一句:“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结果孩子真冲那句话去了,当场从包里抽出一把尖刀,直接给了父亲几刀。父亲倒下了他还不解气,又补了几刀,老父亲当场一命呜呼。
尼玛这不是畜生吗?真的一点儿养育之情都不讲,自己亲爹说杀就杀了?你在为孩子的做法感到惊讶的同时,有没有想过,是怎样的家庭教育,才造就了他扭曲的人格?孩子六亲不认的背后,往往是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溺爱,或是疏于管教,让孩子只认金钱不认父母。
有句话说得很对,生活本来就是喜忧参半的。如果你觉得你生活得很省力,那一定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我的一个闺密出国留学了,去韩国,那个她一直都很向往的国度。我们从小一起长大,从上中学的时候,她就对韩国欧巴情有独钟,立誓要去他们的国家生活。我也曾为她加油鼓劲儿,在她将近三十岁的时候,梦想终于实现了。
我本该为她高兴的,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她朋友圈里整天刷的都是些韩国美、长腿欧巴什么的,但前不久我去她家做客,她妈妈却在为她明年的学费发愁。
她父母的工作,就是在学校门口卖鸡蛋饼。五块钱一个,每天的生意都还不错。对于这种职业,我从来没有看不起,更多的反而是敬重。想想我们冬天出门上班,遇见凛冽的寒风和鹅毛大雪,都会觉得天真冷,得赶紧找个有空调的地方避避寒。很难想象,二十多年了,她父母是怎么在寒风酷暑中坚持下来的。
闺密学习很努力,成绩一直很好,大学毕业了,本来可以找个相当好的工作,却在与父母大吵一架后选择了出国。
闺密愤愤地跟我说,她知道父母养她不容易,但她也是人,她也有她想要实现的梦想,她就想去韩国。他们不就是觉得养她辛苦,不想养她了吗?看来爹妈也靠不住,大不了去韩国后半工半读,再不要他们的钱了。
我没接话,我也不想接。有一句话我在心里憋了很久,但我想了想,还是没有说出来:其实,你早就不应该再用他们的钱了,不是吗?
父母哪有不心疼自己孩子的呢?闺密的爸妈嘴上说她,赶紧去你的韩国吧,以后你的吃喝拉撒别让我们管!但他们每天还照样风雨无阻地出摊,照样为闺密下学期的学费发愁。
闺密的梦想,是她父母用一个个鸡蛋饼烙出来的。
我从来不反对追逐梦想,只不过你应该努力让自己的能力贴近梦想,而不是你消费着自己的梦想,却让父母来给你买单。
最让闺密父母开心的话,肯定不是等她去韩国实现了梦想,赚到足够多的钱有出息了回来养他们,而是踏踏实实地守在她们身边说一句:别出摊了,太辛苦了,我陪你们。
我相信,做父母的肯定都是不怕被啃的,关键你做的事,有没有让他们寒心。
我以前有一个同事,看上去挺有能力的,说话办事也干净利索,所有人都看好他的发展前景。他有个漂亮的女朋友,也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地步,两个人看起来很幸福。只是最近我才听到了一个小道消息,原来他也是个啃老族。
本来冲着他的能力,再拼个两三年,在城市二环买个房子,也并不是很困难的事。但人家不行,偏要在一环的核心地段买个100平米以上的房子。说这是他女朋友的要求,也是他对生活品质的要求。
他的父母都是农民,一辈子都没有住上过楼房,更不知道一环两万多一平米的房子是什么概念。他一跟父母提要求,父母一听那庞大的金额立马吓坏了。乖乖,一套房子要二百多万?不就是个人住的地方,凭什么要那么贵?
同事也懒得跟他们讲“城市中心,cbd,地段,开发商,物业”这些彰显品质的概念,“反正讲了他们也听不懂”,嘴里就是两个字,“拿钱”。没有钱,他们的儿子就要一辈子打光棍了。
老两口慌了,怎么能让儿子打光棍呢,他们还想着尽快抱上孙子呢。于是两人能卖的卖,能借的借,把毕生的积蓄拼拼凑凑攒在一起,颤颤巍巍地给孩子交了首付。
有人说我同事太不懂事了,他却振振有词,你看别人家的爸妈,多有能力,多能赚钱,孩子含着金汤匙出生,一辈子不愁吃穿不用奋斗,哪像自己,跟家里的父母都没有共同语言,还要辛苦地自己赚钱。既然没有能力给他最好的生活,当初为什么还要把他生下来?所以,父母原本就欠他的,他啃老也没什么不对。
其实他说的也没错。只是,父母早知道你的想法这么畜生,真应该把你摁回去。
这个世界的价值观,要乱套了。
父母给了你生命,明明是要感激的不是吗,哪儿还出来那么多愤恨?
恨父母小时候没用心培养,所以你现在这么没有教养;
恨父母不是当官的,所以你现在求人办事儿这么难;
恨父母不是经商的,所以你现在要自己奋斗赚钱;
恨父母不是搞教育的,所以你现在肚子里的墨水这么少。
stop!停止道德绑架吧!从你出生开始,你的生命就是你自己的。
梦想是你的,生活是你的,世界也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