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孩子当成你不想改变生活的借口 - 你不努力,没人能给你想要的生活 - 超级玛丽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不要把孩子当成你不想改变生活的借口

不要把孩子当成你不想改变生活的借口

在相亲的江湖上,有这么个传说,那就是单亲的孩子娶不得,嫁不得。很多人听见对方是单亲家庭出身,连见都没见就觉得他们有性格缺陷。

传言中,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要么因为从小缺乏父爱母爱而漠视亲情,不知道如何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遇到了芝麻大的小事儿就会选择放弃婚姻;要么就是缺乏安全感,生性多疑,什么都不相信,根本没办法沟通。

因为这个理论,单身家庭出身的孩子在婚姻市场上销路一直不好,更可怕的是,许多人只要婚后有了孩子,不管配偶人品怎样,不管自己跟对方还有没有感情,都会对付一辈子,绝对不离婚,说是怕给孩子的未来造成不良的影响。

那些声称“为了孩子才不离婚”的人,是不是觉得自己特伟大?

面对一个酒鬼、一个赌徒、一个一天打你三百遍的男人;面对整天去逛夜店,把你家小区男人睡了个遍,一点也不会带孩子的女人;你忍气吞声,保持着婚姻表面上的完整。为了孩子,你眼中饱含热泪:娃啊,爸爸妈妈为了你,可是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啊!

stop!不要再自我感动了。

其实,孩子早已烦透了整天争吵的你们,早已看穿了这个家根本没有爱的事实。不信你问问他们的意见,很可能他们会建议你们马上离,立刻离。只要你们保证各自还爱他们,他们并不想要你们这种表面维持的和平。

孩子根本就不应该成为你不敢离婚的借口。

火车和飞机,哪个更安全?

吃瓜群众大部分会选择火车。原因呢,就是直觉吧。总觉得地上跑的,比天上飞的更踏实,毕竟“脚踏实地”啊。而且火车很少有出事儿的,飞机事故却不少。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网上有铺天盖地的“砖家贴”“叫兽贴”,以及各式各样的解读,可也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单从媒体曝光的角度来说,并不是飞机事故的曝光率高,它就更危险一些。而是从人的心理上来说,大家对在天上飞的东西怀有一定的担忧。另外,飞机一旦出现事故,很可能机毁人亡,整架飞机上的乘客几乎都没有生还希望。想想就是一件轰动一时的大事,这么有价值的新闻一旦出现,各大媒体怎么会不抢着报、持续报呢?不但要报,还要及时报、后续报,报完了还得做专题分析。

但火车事故通常可大可小,伤亡人数在十人以内,或是根本没有人员伤亡。像这样的情况,其新闻价值肯定没有飞机事故高,最多也就是在xx新闻弹出个小框框就完事儿了。

可是,单就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来说,火车不一定比飞机安全。

突然说这个干什么呢?我是想告诉你,我也曾经是搞媒体的,遇到新闻也会死抠价值点。比如遇到青少年犯罪,通常都会牵扯到家庭教育,然后说说家庭情况。单亲家庭的孩子犯罪,肯定跟单亲这种家庭形态脱不了关系!写上!其实,不过就是媒体有意将这点放大了,而读到新闻的你也就重点接收了这个讯息。

所以,并不是每个单亲家庭出身的孩子都有问题,都有性格缺陷,好吗?

我身边有很多单亲家庭出身的朋友,每个都是三观端正的五好少男少女。相反的,那些明明知道两个人已经没感情了,还非要因为孩子坚持在一起凑合过的,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一定心理都很健康。

我有个奇葩的同事,思维方式是典型的多疑、多心、自我、自大。你告诉她卫生间里有人,她还是要自己去看一眼;你告诉她晚上那班火车没票了,她还是要自己打电话证实一下。嗯,她就是这样,好像全世界的人都要谋害她。

这种不被人信任的感觉,真让人抓狂。久而久之,大家就对她敬而远之了。

有一次,在公司举办的演讲比赛上,她声泪俱下地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她从小生长在充满暴力的家庭氛围中,父亲爱喝酒,喝完酒总喜欢打人。于是,妈妈和她经常遭受父亲的毒打。甚至连她家的狗,都逃不过父亲的“毒手”。这样说来,她也挺可怜的。

不幸中的“万幸”,她有个特别“伟大”的妈妈。为了给她一个健全的家庭,妈妈从来没想过和父亲离婚。如果事实真像她说的那样,二三十年的婚姻,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真不知道她们是怎么熬过去的。

她的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充满了恐惧,每次一听见爸爸的怒吼声、妈妈的哭喊声,她就觉得自己仿佛掉进了一个永远也醒不过来的噩梦。她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和别人玩儿,也不与别人接触,据说她还为此得过一段时间的抑郁症。

或者就是因为连她的至亲都对她翻脸无情的说打就打,所以她现在才无法相信别人对自己怀有善意,无法接受别人真正走进自己的世界吧。

在演讲台上,她哭着说,其实她很想融入大家的圈子里去,她不想再那么孤独。但是她这种多疑的性格已经形成,社会也从来不相信眼泪。哪有那么多好心的同事,能在被她一次次怀疑之后,还心无芥蒂地与她做朋友。

这次演讲过后,她仍然孤独一人,而且身边对她指指点点的人还越来越多了。

最后她就离职了。

希望她会越来越成熟,这段往事不要再对别人说了。倾诉悲惨经历只能换来一时的同情,却得不到长久的友谊。因为维持友谊的基础是信任,是相互支持。但愿以后能有个爱她的人,帮她打开心结。但愿她的孩子,能比她幸运。

还有一些人,不敢离婚,不敢改变自己的生活,借口是家里的父母年纪大了,观念传统,他们接受不了离婚这件事,甚至有可能会气得生病。你以为父母只关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为他们争气了,长脸了,是不是嫁了一个好人家,是不是娶了个白富美吗?别闹了,他们更关心的问题是,你是否幸福。

还有的人,以社会舆论作为自己不敢离婚的借口。如果我离婚了,单位同事得怎么看我?街坊邻居得怎么看我?同学朋友得怎么看我?村口的小鸡、小鸭、小孔雀得怎么看我?

你想得太多了。不管你离不离婚,七大姑八大舅都会议论你的,就像你没事也会议论他们一样。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外人的议论可以主宰你的生活,就像你的议论也主宰不了别人的生活一样。

守着名存实亡的婚姻,死不离婚,祸害的可能是一大票人。

有个今年30岁的朋友,28岁的时候结了婚,没有孩子。她老公追了她三年,本来他根本不是她的菜,但是因为年纪大了,家里又开始逼婚,她看看身边这个男人,虽然跟他没什么共同语言,不能赚钱也没什么上进心,但至少对她是好的,也就将就着跟他结了婚。

结果结婚当天晚上,她老公就跟朋友夜不归宿。朋友想想也算能接受,毕竟有那么多朋友来参加婚礼,礼数得周全。陪陪朋友,也是应该的。后来她才知道,那天晚上他们居然去了洗浴中心,有特殊服务的那种。大概是要庆祝,他终于把女神搞到手了,中国历史上从此又多了一个黄脸婆吧。

婚后短时间内还好,可后来她渐渐发现,她老公夜不归宿的次数越来越多,理由也千奇百怪。单位有事情加班,同事过生日,同事的妈妈病了,朋友的爸爸病了,同学的爷爷去世了……比小学生请假的理由还丰富多彩。

第六感相当敏锐的她,怎么能看不透这些谎话呢?那些偶尔从她老公钱包里、口袋里蹦出的消费小票,更是让她心寒。

有一次,她发烧到三十八度,下班后还是硬撑着给老公做了饭。饭后,老公想都不想,就跟她说他某个同学的爷爷去世了,需要他去帮忙。嗯,这个同学的爷爷,已经在他嘴里去世三次了。

这次,朋友真生气了,抓起他的手机死活不让他出门。但朋友毕竟是个女人,哪有他的力气大?就这样,她老公抢了手机之后,夺门而出。现在,用朋友的话来说,她已经记不得这种场景出现过多少次了。有一个好色的老公,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可在别人看来,她的婚姻很幸福,但其中的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或许你要说,为什么不离婚呢?像这种没有责任心、没有家庭观念的男人,本来就不适合结婚,不是吗?

朋友说她何尝没想过离婚,但是每次她一提出离婚,他态度马上转变了,各种发誓各种保证说下次绝不会再犯。她本来就是个善良的人,他说着说着,她心就软了。她对自己说,离了婚又能怎么样呢?再找一个说不定还没有现在的好,两个人又过习惯了,虽然他在生活中也不起什么作用,但是少了他,总感觉没了倚靠。

于是,两个人就一直这么不咸不淡地过着。家里的保证书已经攒了一大堆,但是生活依然如故,一年之中她老公在家过夜的次数屈指可数。前不久听说她怀孕了,真不知道这对她是喜是忧。

于人类而言,婚姻这种制度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一种经济手段。两个人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一起进行经济协作、生育协作,从而增加个体抗风险的能力。如果人类只是经济动物,就简单多了。可惜的是,人类一直有感情,一直在寻求爱。正是因为我们不仅需要物质,还需要那种互相欣赏、互相支持、互相理解的爱,所以婚姻关系才会不断地发生变化,法律也因此给予了人再次选择的权利。

你选择不离婚,很多时候未必真是为了孩子或老人,或是为了什么社会舆论。很有可能,是你承担不起婚姻解体的经济成本,你害怕改变,也害怕走向不可知的未来。毕竟沿着现在的人生轨迹,你可以预见自己跟身边这个人一路走到老、走到死的情景。你宁愿忍受婚姻中的孤独,也不想再去经历重新寻找的痛苦。

如果是这样,那就承认自己的懦弱,不要以孩子为借口,让他们轻松地成长吧!毕竟,有太多孩子从小就承受着“父母是因为我才度过了他们不幸福的一生”的重担,如果你再这样误导他们的话,他们也很有可能会将这个重担重新传递给下一代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