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这个冬天不太冷
万物凋零,冬天已至,这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起来,杭州城也渐渐冷清了下去。街道上再也见不到闲逛的人群了,只有那么一两个小贩挑着烧饼或是木炭,沿街叫卖着。他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口鼻中时不时的呼出一股白气。
哪怕偶尔路过一两个行人,也是低着头、裹紧衣物,不一会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就连那些平常人来人往的花街柳巷,此刻也变得异常的寂静无声。
虽然钱塘江并未结冰,但外州许多河道都停运了,清水帮的生意也因此冷清了不少。这样一来,蔡义倒是闲了下来。不过,这古代的冬天真是冷啊!没有棉袄,没有羽绒服,蔡义感觉冷成狗!
也是这个时候,蔡义才知道电视里都是骗人的,没有毛皮大衣,也没有裘皮大衣,更没有貂皮大衣!跟周围的人一打听,蔡义才知道那些毛皮制品,有是有,不过都是少数游牧民族进献给皇室的,别说普通人,就是朝中大员都很难有一件。
就连普通的棉花,也是没有的,棉花这个时候还没传进中原。蔡义不禁想,是不是得派人去西域弄几株回来,毕竟身上这丝絮做的袍子虽然也能御寒,但根本不抵事啊。
没有办法,蔡义最后只得整天围在炉子旁。这人一旦闲下来,就有些无所事事,蔡义就是这样的。闲极无聊之下,蔡义想到了烧烤和酒。这么冷的天,要是弄个烤架,撸着小串喝着酒,那得多巴适?
这烧烤的历史渊源可以说是久得不能再久了,在发明用铁锅炒菜以前,可以说烧烤是古代人的主食。只不过他们的烧烤方式没有后世那么高大尚罢了。蔡义随即画了一个图纸,让人拿去铁匠铺打造一了副烧烤架。
而这酒,蔡义明显是看不起现在市面上所售卖的发酵酒的,这种发酵酒喝起来微甜,夏天当饮料喝还行,可冬天,这酒越喝身子越冷。蔡义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亲自酿起蒸馏酒来。
古代私自酿酒可是违法的,蔡义可不想因为嘴馋而在牢里过冬,为此还特意跑到府衙里办了个和生产许可证差不多的东西。有了酿酒凭证之后,蔡义便打算从最简单的小灶酒开始着手。虽然这古代没有玉米,但高粱、小麦倒是很常见。蔡义决定用高粱为主料,小麦为辅料。
为了这项伟大的造酒工程,蔡义可是带着一群酿酒师傅在凤宁村连续奋斗了十多个日夜。从堆砌酒窖开始,到选粮、泡粮、蒸粮、发酵、蒸酒,直至最后一步出酒糟。
由于是第一次实验性蒸酒,蔡义并没有放太多粮食,出的酒没有多少,也就只有一木桶而已。不过这酒虽少,香味却是一点也不少,整间酒窖都弥漫着浓郁的酒香,这让酿酒师傅一个个嘴馋不已。
蔡义弄了个碗,浅浅尝了一口,眼泪差点被辣了出来。喝惯了发酵酒,这蒸馏酒猛一入口,喉咙都是火辣辣的感觉,但不一会,这甜味便上来了,口齿间满满的浓郁清香,腹中慢慢的也暖和了起来。蔡义咧嘴而笑,就是这种感觉,就是这个味!久违了,老白干!
看着蔡义这副陶醉的神情,酿酒师傅们也想来上这么一口。尽管蔡义已经事先提醒了他们,这就烈得很,但他们最终还是被这酒烧得咳嗽不已。蔡义心里不禁好笑,这白酒又叫烧刀子,岂是你们喝得惯的。
蔡义将木桶里的酒装成了两大坛,并放到了马车上。吩咐了这些师傅继续酿酒之后,蔡义便和李忠兴高采烈的驾着马车回城里去了。烧烤,我来了!
回到清水帮,二话不说,蔡义便让人准备起食材来。你还别说,这些汉子弄这些东西还是非常给力的。一天功夫不到,就给蔡义抬回来了一头大野猪,一只野鹿,十多只山鸡,十多只野兔。
这可把蔡义乐坏了,决定当晚就在清水帮大院中举行烧烤晚会。这好东西一定要与人分享才快乐,蔡义首先想到了唐宗仁,唐宗仁也是个好酒之人。于是蔡义便亲自去了唐府,邀请唐宗仁到清水帮一同品尝这美酒与佳肴。
蔡义酿酒唐宗仁是知道的,此刻听蔡义说这新酒已经酿出来了,而且目前只有两坛,这让唐宗仁嘴馋不已,便欣然接受了蔡义的邀请。唐姝儿对酒是没兴趣的,不过听蔡义说有什么烧烤美食,便连同唐宗仁一起到了清水帮。
蔡义早已吩咐人制好了竹签,将那些鲜肉小片小片的串到了竹签之上。唐宗仁一到,这烧烤晚会就正式开始了。虽然知道这烧烤就是将肉类放到木炭之上烘烤,但是见到了蔡义特制的烧烤设备,以及独特的烧烤方式之后,唐宗仁还是称奇不已。
看着肉串变了色,蔡义立即拿起拿起一支新的毛笔蘸了蘸碗里的植物油,将它均匀的涂抹在那肉串之上,顿时一阵油烟升起!蔡义又连忙从旁边拿起一些调料,均匀的撒在这些肉串上。一阵翻烤之后,香味弥漫!
众人看得目瞪口呆,这还是平时那个温润儒雅的公子吗?怎么看起来倒像是个后厨打杂的活计。和众人看法不同的是,唐姝儿现在眼里已经冒小星星了。而在她身边的唐书文已经看了她好几眼,因为唐书文分明听到了她咽口水的声音……
看着差不多了,蔡义将这些肉串放到了准备好的碟子里。由于烤架不大,一次烤的肉串并不多,也就二十来串。所以这些烤肉只供给蔡义、唐宗仁等人食用,至于其他的兄弟,蔡义则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去了。没办法,蔡义就是个吃货,面对这样的美味,他不得不自私一下了。
不过这可难不倒兄弟们,他们虽然没有蔡义这么多的花样,但他们烤肉的方式可就简单粗暴多了,用根树杈穿着大块大块的肉,直接架在火焰上烤。看起来虽然没有蔡义那么文雅,但是效率可是高了不少。
看着凉得差不多了,蔡义拿起了一串烤肉咬了一口!怎一个爽字了得,这野味果真不同凡响啊!美中不足的是,大宋朝还没有辣椒这种东西,只能用茱萸来代替。
嚼了两口感觉没什么问题,蔡义这才拿了一串递给唐姝儿。蔡义可是早就看到这丫头咽了好几次口水了。唐姝儿矜持了一番,才小口小口的吃了起来。不过很快的,她这矜持便荡然无存了!要不是这里人多,而且老爹就在身边,她很想大喊一声:实在是太好吃了!
接着蔡义便招呼大家开吃了,唐宗仁、李忠、唐书文、张顺、柳如月等人也都是老熟人了,当下也就没有太客气。纷纷拿起这新式烤肉品尝起来,这不吃不知道,一吃吓一跳,这蔡义烤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就连唐宗仁也是吃得大呼过瘾!
蔡义演示了一遍,这烤肉的活自然有人接手了。蔡义让李忠抱出了白酒,除了唐书文和唐姝儿,给每人都倒了一碗。
蔡义笑着对唐宗仁道:“唐叔叔,这便是我酿的新酒了,这酒很烈,寻常人是喝不惯的。你不妨试着喝喝看,要是喜欢,下次我让人送两坛给你。”
说完还不忘提醒了一句:“喝这酒,一定得慢慢喝!”
唐宗仁本来就是冲着酒来的,此刻听到蔡义这么说,便端起了酒,不过没有立刻饮下,而是用鼻尖深深一闻。蔡义不禁有些好笑,这分明是个资深酒鬼才有的动作。
唐宗仁一闻之下,脸上就出现了一丝喜色,道:“这酒初闻之下有些刺鼻,不过这酒香味倒是浓郁得很呐!”
说完,便端起酒碗浅浅尝了一口。刚入口,竟是连眼睛都闭了起来,过了半晌,才缓缓睁开眼睛,又接着喝了第二口。这第二口一入腹,唐宗仁便高兴了起来,道:“好,好酒啊!想不到天下间竟然有如此美酒。”
听到唐宗仁这么说,众人这才纷纷端起酒碗浅尝了起来。李忠、张顺二人还好,只是入口时脸色一变,似乎没想到这酒居然这么烈。不过柳如月可就惨了,刚入口,便一阵剧烈的咳嗽起来。
看着她眼泪都被辣出来了,蔡义连忙让娟儿给她倒了杯茶,喝了茶之后,她才好受了一些。不过,她再也没碰蔡义的这种新酒了,对于她来说,这酒又辣又苦,她甚至怀疑唐宗仁是不是说假话忽悠他们的,这酒也能称美酒?
蔡义自然笑而不语,这白酒只有男人才能喝出其中的味道。其中的辛酸苦辣,岂是寻常女子能品得出来的。另外一坛酒蔡义则是分给了其他弟兄们,虽然每人只分到了一点点,但还是让他们尝到了这酒够劲!不过普通的酒,蔡义还是管够的。
撸着小串,喝着小酒,烤着小火,蔡义只感觉整个身子都是暖洋洋的。看着唐姝儿吃得满手满脸都是油,再看看兄弟们一片欢声笑语。蔡义只感觉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一群人直喝到深夜才散了去,毫无意外的,唐宗仁醉了。不过唐姝儿倒没有怪蔡义,因为她觉得今晚好开心,不仅吃到了天下间最美味的烧烤,而且有最爱的人和最亲的人陪伴。要是有可能,她倒希望清水帮每晚都有这么一个活动……
蔡义和李忠护送着唐宗仁回家,一路上,马车中的唐宗仁还不忘吟着蔡义的那首不成格调的诗: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千杯不解饮,万杯苦沉沦
埋骨厚国土,肝胆两昆仑
疏狂君莫笑,赤子大宋人
这是蔡义喝了几口酒之后随便吟的,却不想唐宗仁听完之后便高声称好!
而当唐宗仁问起蔡义这酒叫什么名字的时候,蔡义淡淡的道:“凤宁老白干!”
用蔡义不着调的话说,凤宁老白干,喝出男人味!
让蔡义没想到的是,他的新式烧烤火了,凤宁老白干火了,那首不着调的诗和那句不靠谱的广告词也火了!
一开始是凤宁村的人纷纷效仿,接着是东城、南城,到最后全杭州城竟然掀起了一股烧烤潮流!蔡义独特的烧烤架也不知道被谁剽窃了去,不久便在市面上随处可见了。蔡义面对这样的情况自然也没有太过追究,毕竟这东西本来就是纯属娱乐的。
杭州的这个冬天,因为蔡义的烧烤,因为蔡义的酒,因为蔡义的诗,变得不再那么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