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韩世忠
韩世忠和岳飞同为“中兴四将”,后人多识岳飞却不知韩世忠,并把岳飞作为四将之首,关于这点,蔡义倒是有些不敢苟同。
其实韩世忠之所以没有岳飞的知名度高,无外乎四个原因罢了。首先便是民间戏曲和影视小说的推波助澜,把岳飞给神话了。
其次便是韩世忠的机遇没有岳飞那么好,韩世忠从军二十年岳飞才开始入伍,韩世忠的军队直接负责人是童贯,想要从他手里分军功那简直是做梦。但岳飞就不一样了,刚入伍不久便发生了靖康之变,受命于危难之间,而且军队负责人是一代儒将宗泽。
然后便是被任命的职责不同,南宋建立者赵构可是个贪生怕死之辈。他的作战重心是在于守而不在于攻,赵构非常信任韩世忠,便让韩世忠镇守在大后方。这样一来,其名气自然比不过一路北上,进攻金军的岳飞了。
最后一点便是因为岳飞的死,毕竟世人都有一种主观的认知,觉得被害的都是大忠大勇之辈,而活下来的自然是无胆鼠辈。假如死的是韩世忠,恐怕二人的位置就得互换一下了。虽然韩世忠是活了下来,但他与金军厮杀血战半生,最后落了一身伤残:双手十指,仅余四个;体无完肤,刀痕箭疤如刻画。你能说这样的人是鼠辈?
据史书记载,韩世忠入伍前身体魁梧、力大如牛,但却满身疥疮,丑不忍睹。他出身贫寒,爱喝酒赌博,整日在村中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因家中排行第五,故村里人都叫他泼韩五。
一天天气燥热,泼韩五就下河游泳了。熟料正洗得舒坦时候,一条巨大水蟒从水面轰然跃出,张着血盆大口欲将泼韩五给吞进肚中。也幸亏泼韩五反应及时,连滚带爬向旁边一滚,这才躲过一击。那水蟒一击不中,巨大的蟒头轰然砸向水中,砸起数丈水花。
但那水蟒在水中颇为灵活,不一会便又发起了攻击。眼看小小的泼韩五就快被这水蟒给吞进腹中,泼韩五一时发起了狠,竟是用双手硬生生的掰住了那水蟒上下颚。这泼韩五力大如牛还真不是盖的,一时间那水蟒竟是拿他没有丝毫办法。但渐渐的,那水蟒居然用身体缠住了泼韩五,打算用蟒身将他给勒死。
泼韩五发现这个情况也有些着急了,这大蟒可是连水牛都能勒死的,更别说人了。想了想,他便赤身裸体,双手紧紧掰住蟒颚,一步步将蟒蛇拖回了村中。这村里人看到了这么大的蟒蛇被吓得够呛,纷纷躲了起来,竟是无一人上前帮忙。这也可以看出这泼韩五平时是有多招人厌。
没有办法,泼韩五只能回到家中,用脚将一把菜刀踢到地面,并把它立在了地缝之间。泼韩五随后躺倒在地,抱着这巨蟒在那菜刀上来回的滚动。直至菜刀都被磨出了卷口,蟒血流了一院,那大蟒才奄奄一息。而泼韩五也脱了力,一人一蟒就这般躺在院中。
等到泼韩五醒来,只觉饥饿难忍,二话不说,拖着这大蟒的尸体就进了厨房。一顿饱餐之后,泼韩五就迷迷糊糊睡下去了。却不想,等到他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发现身上的疥疮竟是好了大半。没过几天,疥疮竟是全部消失了,而且还没半点疮疤。
直到这个时候,村中人才赫然发现,这泼韩五居然长得风度潇洒、面色白净,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男子。村中人也就没那么讨厌他了,有人就跟他说,老五啊,你自幼习武,又力大如牛,何不入伍从军,建功立业呢!当然了,这些人主要是想将泼韩五打发走,毕竟这厮酒品和赌品都是差到了极点!
可一语惊醒梦中人!泼韩五一拍大腿,对啊!他可以去参军,建功立业啊!当下就辞别了乡亲,带着满心热忱赶往了战事第一线。1106年,年仅18岁的泼韩五从军了,历史上的韩世忠也就从此出现了。
韩世忠所在的部队驻在西北边区,与西夏打战就如同家常便饭。这韩世忠的勇猛很快就传遍了西北边军。据说韩世忠能在马上挽300斤强弓而箭无虚发,更能纵马疾驰于峭壁之间舞槊弄枪,一时间勇冠三军,风头无人能及。
但一个新兵小卒,这么大出风头明显是不明智的。尽管韩世忠屡立战功,依然还是小卒子一枚。一方面是因为大宋朝重文轻武,功劳都被文官捞了。一方面是因为负责西夏战事的最高统帅正是北宋六贼之一的童贯。
但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再一次战斗中,宋军攻打西夏的一座城池久攻不下,这韩世忠也许是打红了眼,竟然孤身一人爬墙冲了上去,杀死了守城将领,割下那人脑袋扔到了城外,宋军士气大振,一涌而上,很快便攻下了城池。
却不想攻下城池不久,西夏监军驸马便亲率大军反击了,西夏军来势汹汹,宋军大乱。韩世忠问了身边人,才知道这驸马居然是西夏皇帝的女婿。韩世忠主动向上官请示,甘愿充当死士,去偷袭敌军元帅帐。
最后由韩世忠率领数十名死士,遂不及防之下冲入敌阵。韩世忠单枪匹马直奔元帅帐,还没等西夏军明白过来,韩世忠手起刀落,斩下了那监军驸马的人头。西夏兵大乱,争相奔逃!
经此一役,韩世忠的大名终于传到了朝廷,经略使请求朝廷破格提拔韩世忠。童贯迫于朝廷、和将士们的舆论压力,这才不得不给韩世忠升了一级。这一级是多少?就相当于从小兵升到了小班长,手下也就十来个人。
可想而知,韩世忠的军功并不是受到哪位大人物的赏识才得来的,这全是他一刀一枪拼出来的。遇到蔡义的时候,他已经从军十一年了,却还是个仁勇校尉。这仁勇校尉听起来好听,实际上却是最低级的军官了,也就相当于后世的一个小排长,手下也就三十来人。
历史上的韩世忠,被朝廷重视应该是在帮源峒之战。这战役说白了目的便是生擒方腊。方腊起义,聚众百万,自号圣公,威震东南!朝廷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命童贯率西北边军南下镇压起义!
1121年四月,方腊溃败而逃,潜回老家帮源峒,藏于一个水下溶洞内。要擒方腊,必须先潜到水底,经岔道才能游到洞内。方腊派人守住洞口,利用这得天独厚的地形,一时间宋军俱是拿他没有丝毫办法。
这个时候,王渊便向童贯推荐了韩世忠。最后,韩世忠孤身一人潜入了龙潭虎穴,杀死叛乱余孽,活捉方腊。却不想出洞口的时候,便看到他的上级长官辛兴宗派人守在了洞口,其意思不明而喻。不过却不想弄巧成拙,此事不久便被人告发了,甚至还惊动了朝廷,韩世忠此人也终于进入了掌权者的视野中。
自此后,韩世忠终于成了一名不大不小的四品军官,被任命为河北观察使,驻守在河北一带。虽然他的官阶不高,所率兵马也就几千人,但韩家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其威名震慑金兵数十载。
要说韩世忠真正的扬名立万,那应该是在1129年。1127年靖康之变后,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逃过一劫,在南京应天府(商丘)建立了南宋,视为宋高宗。赵构在南京登基后,被金兵一路追杀,从南京跑到了扬州,又跑到了建康,最后跑到了杭州。
却不想就在1129年三月,武将苗傅、刘正彦对朝廷不满发动兵变,杀死了王渊和宦官康履,逼赵构让位给三岁的儿子。吕颐浩立马传信给韩世忠、张浚等大将即刻进京勤王。
当时韩世忠正在盐城一带与金兵打了一场大战,兵力所剩无几。韩世忠收到信之后,单枪匹马赶到杭州城外,跟张俊借了数十个小兵便杀进了杭州城。韩世忠的大名在军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刘、苗二人猛然听到韩世忠杀到,俱被吓破了胆,率领两千士兵便仓皇逃出了杭州城。
此事之后,韩世忠便成了赵构亲信,被任命为武胜军节度使、御营左军都统制。这也是为什么韩世忠没有被害的最主要原因,不是秦桧不想,而是他不敢。毕竟赵构虽然贪生怕死了一些,但对于有恩之人,他还是挺在意的。
同年十月,金兵再次南下,突破长江天险,攻破了建康(南京)等重要城镇。宋高宗赵构又被吓坏了,他又要开始带着大臣们逃跑。韩世忠面见赵构,慷慨陈词:“国家已丢失河北、河东、山东诸地,再把江淮丢掉,还有何处可去?”但赵构根本听不进去。他任命韩世忠为浙西制置使,防守镇江,而自己则带着大臣们逃到了海上。
此次南下攻宋的大金首领是完颜阿骨打的第四子,完颜宗弼,也就是大金战神金兀术。此人可以说是大金的核心,是主战派的代表人物。金兀术一路追杀赵构,沿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听闻赵构又跑到了海上,金兀术大怒,这狗皇帝打战功夫不行,逃跑功夫倒是了得!
金兀术连夜搜集、抢掠了数千条大船小船,第二天便开始搜山检海,誓要活捉大宋皇帝赵构!却不想入海才没几天,金兀术就发现不对劲了。他们大金乃是女真人,世代居于深山老林,不识水性,更从没坐过船。十万大军入海之后,不是呕吐就是头晕。金兀术一看,心下大骇,不能再追了,再追就会出事了。
再看看此次掠夺到的无数箱珠宝,已经够本了!金兀术决定撤兵,沿江北上,返回大金。金兀术一路南下,所向披靡,其部队被认为是不可战胜的神话!此刻原路返回,满载而归,金兀术更是志得意满,兴高采烈,认为回去的路定是一帆风顺,无人敢挡!
却不想途径镇江一带,就被人给拦下了,拦住金兀术的正是韩世忠率领的八千韩家军。经过短暂的震惊之后,金兀术就哈哈大笑,认为韩世忠区区八千人就敢来拦路,简直是找死!
随后金兀术便下达了进攻的命令,誓要将韩世忠八千人打得灰飞烟灭。可是一打起来,金兀术就懵了。韩世忠虽然只有八千人,但是却有上百艘战舰,这战舰被撞一下,砸一下可丝毫没啥影响。反观金兀术的战船,都是他临时抢夺来的小船,甚至还有渔船在里面,一打起来可想而知。
最致命的是女真人不识水性,落了水只有等死的命。而韩世忠的水军落了水,游一圈又上来了。金兀术傻眼的同时,暗觉大事不好。
虽然如此,但由于金军众多,韩世忠还是与金兀术在江面上连续作战了数天数夜。说到这,不得不提在此次战役中发挥重大作用的一个人物,韩世忠的妻子梁红玉。古代作战可并非像江湖帮派打架那样群魔乱舞,它是很讲究排兵布阵的。水师战船更是要随时保持阵型,时刻跟主帅战船保持一致。
在江上作战时,辨别方向往往很困难,因为江上经常大雾弥漫,再加上仗一打起来,烟火笼罩,弓箭和石块飞来飞去,就更不容易观察到敌人在哪儿了。那个时候又没有雷达、电话,所以就需要有人在高处指示方位。于是,梁红玉就在金山上,给宋军指示方位,帮助宋军辨别敌人的位置。
她以红旗指示目标,红旗往左指,表明敌人在左方,所有的宋军战船就都奔左方去打击敌人。要是右面有敌船突然偷袭,梁红玉就会马上把红旗指向右,宋军看到信号,就将船头调转前往迎战。
白天,梁红玉用红旗指示目标,到了夜里,就改用红灯指示目标。所以说,韩世忠这一仗能够打败金兀术,梁红玉的功劳是很大的。这便是评书里讲的“梁红玉擂鼓战金山”。
这一仗打得金军哭爹喊娘,战神金兀术也被打得没了脾气。金兀术一想,好汉不吃眼前亏,干脆跟韩世忠服个软算了。于是第二天便停战了,金兀术站在船头,跟韩世忠说,只要韩世忠放了他,那这次抢来的所有金银珠宝都归韩世忠。却不想遭到了韩世忠断然拒绝,韩世忠道:“不可能,今天有你无我,有我无你!”
最后没办法,金兀术让韩世忠说个条件。韩世忠掷地有声的道:“复我疆土,还我两宫,放尔一条生路。”
此话一出,可把金兀术气得够呛。韩世忠的意思,是让他大金归还大宋的江山,并把二帝放了。就算金兀术想答应,他也做不了主啊。金兀术作为女真热血男儿,这怒火就一下起来了,就对韩世忠说,你们的皇帝都给我呈了降表,被我追得一路逃窜,你这小小武夫算啥玩意,在这显摆!
韩世忠一听,二话不说,拉起满弓便一箭射出,据说要不是金兀术手忙较快,向旁边一滚,这次就被韩世忠给射杀了。谈判失败,金兀术无奈,只得让金军撤退。韩世忠并非是有勇无谋之人,他清楚,区区八千人,守有余而攻不足。
于是韩世忠有预谋的边打边撤,最终将金兀术的十万大军逼进了死港黄天荡!这金兀术的十万大军进了黄天荡可就发现糟了,这是一条死港,有进无出!韩世忠立即下令用铁链将战舰牢牢连在一起,死死守住黄天荡江口!
韩世忠就这样把金兀术的十万大军死死堵在黄天荡四十余天。就在金军弹尽粮绝,韩世忠也自认金军死路一条的时候,不想出了一个大汉奸!这人是投降金军的一个当地人,他告诉金兀术,这黄天荡里面有一条故道可以直通长江。金兀术听到后,立即派人开挖故道。
纵使韩世忠深谋远虑,但他不是当地人,他也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条故道啊。直至故道被金兀术挖开,韩世忠才发现事情出现了变故,但为时已晚。十万金军逃出黄天荡,与韩家军又再一次交战于江面。
这时候又有一个大汉奸冒出来了,这人是投降金军的一个大宋武官。他告诉金兀术,韩世忠的大船没有桨,需要鼓风而行。让金兀术选择在无风的日子出战,若是遇到有风的日子,就远远的用火箭攻之!
金兀术让人按照那汉奸说的去做,没想到还真的把韩世忠打了个措手不及!一时间,江面上战船火焰连天,韩家军死伤无数,金兀术趁机渡江逃回北国。黄天荡一役,虽然宋军功亏一篑,但却对当时的局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金兀术虽然逃回了金国,但却把金人吓破了胆,从此之后再没金兵敢渡过长江半步。可以说,黄天荡一战,奠定了南宋一百多年的偏安之局。虽然后来金、宋两国战争不断,但金军也只是敢在长江之外与宋军对峙,谁也消灭不了谁。
韩世忠这一仗,可把赵构乐坏了,立即率领文武百官又从大海上回到了杭州,把杭州升为了临安府,并定都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