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8~9个月看看我的模仿秀(2)
1.将大米淘洗干净,先用冷水泡两个小时左右;将燕麦片与半杯冷水混合,泡3小时左右。
2.将牛肉洗干净,用刀剁成极细的茸,或用料理机绞成肉泥。
3.将油菜洗干净,放入开水锅中汆烫一下,捞出来沥干水,切成碎末备用;番茄洗干净,用开水烫—下,去掉皮和子,切成碎末备用。
4.锅内加水,加入泡好的大米、燕麦片和牛肉,先煮30分钟。加入油菜和番茄,边煮边搅拌,再煮5分钟即可。
豌豆蛋黄泥原料:豌豆100克,鸡蛋1个,大米50克。做法:1.豌豆去豆荚,用搅拌机打成浆,
或剁成蓉状;鸡蛋煮熟,捞起,取出蛋黄,压成蛋黄泥。
2.大米洗净,浸泡2个小时左右,连水放入锅中,倒入豌豆浆或豌豆蓉煮至糊状,拌入蛋黄泥焖5分钟即可。
猪血菜肉米粉
原料:米粉3勺(30克左右),新鲜猪血20克,猪瘦肉20克,嫩油菜叶5克,温开水适量。
做法:
1.将猪瘦肉洗净,用刀剁成极细的蓉;将猪血洗净,切成碎末备用;油菜洗干净,放入开水锅里氽烫一下,捞出来剁成碎末。
2.将米粉用温开水调成糊状,倒入肉末、猪血、油菜末搅拌均匀。
3.把所有的材料一起倒入锅中,再加入少量温开水,边煮边搅拌,用大火煮10分钟左右即可。
婴儿日常护理要点
细心呵护宝宝的耳朵
宝宝的耳朵是人体与外界保持联系的一个重要器官,如果耳朵受到损伤,宝宝的听力也易受损。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宝宝的耳朵,以免一些不利因素导致宝宝听力下降。
做好耳部清洁
宝宝的耳朵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吸附空气中的灰尘与细菌,时间久了,也容易影响宝宝的听力,所以妈妈一定要帮宝宝做好耳部清洁。其方法如下:让宝宝侧卧,妈妈将沾有水的纱布或浴巾缠在手指上,仔细擦洗宝宝的耳后及耳朵周围。最后用浴巾轻轻擦拭残留在宝宝耳部的水珠。为了缓解宝宝的紧张,妈妈可以边帮
宝宝清洁耳部,边温柔地和宝宝说话。
给宝宝清理耳屎
当宝宝的耳内有耳屎时,妈妈不能像对待成人的耳朵一样,用挖耳勺去掏挖宝宝的耳朵,这样很容易引起宝宝中耳腔感染、耳道长期流脓,甚至会对宝宝的听力造成极大的影响。帮宝宝清理耳屎比较安全的方法是,在宝宝临睡前,给他滴1?2滴耳药水。具体方法是:让宝宝躺在床上或者把他抱在膝盖上,将他的头侧过来,让有耳屎的耳朵在上。然后向宝宝的耳朵里滴1?2滴耳药水,在药水滴入后,要让宝宝保持这个姿势2分钟,使耳屎得到充分的稀释。
育儿宝宝经常抓耳朵怎么办?
问答
注意观察宝宝的耳朵有无发红、流液,耳朵后面有没有疹子和破
溃,如果宝宝经常哭闹,就应该请医生检查,找出他抓耳朵的原因。因为小宝宝很容易患中耳炎、耳周的湿疹及其他炎症,父母应抓紧治疗。如果只是抓痒痒,就要在宝宝睡着后给他剪指甲,以免宝宝抓破皮肤。
妈妈还可以用消毒棉球给宝宝清理
耳屎,具体方法是:在宝宝的耳朵内塞一个用消毒棉球做成的耳塞,第二天取出耳塞,耳屎可能会粘在上面,从而被清除出耳道。如果两种方法都不好用,父母应及时带宝宝就医。
防止异物进入耳朵
出于好奇,宝宝常会将东西塞入自己的耳朵里,这是很危险的。因为宝宝的耳道非常细窄,若有异物进入,易撑压耳道,并在耳道中形成阻塞。所以,父母不要给宝宝容易塞到耳朵里的东西玩,并且要时刻关注宝宝的行为,以免他把东西塞入耳朵中。
避免噪声刺激
有些父母喜欢戴着耳机听音乐,有时甚至会让宝宝也戴上耳机听,殊不知,这样是很危险的。因为音量过大会损害宝宝的听力;耳机直接塞入宝宝耳中,声音直接刺激鼓膜,然后通过鼓膜来传导,久而
久之,鼓膜就容易疲劳,也容易造成宝宝
听力下降。因此,父母在让宝宝听音乐、听故事时,不要让宝宝戴耳机听,而应采取外放的方式,且音量不宜过大。
防晒、防冻
带宝宝外出时,要注意防晒、防冻。如果外面的太阳光线很强,父母可以通过戴能遮挡耳部的遮阳帽或在耳部外表涂抹少许防晒霜等来保护宝宝的耳朵;如果是寒冷的冬季,父母则要给宝宝戴上可以遮住宝宝小耳朵的帽子,以防宝宝的耳朵被冻伤。
慎用耳毒性药物
如果宝宝是过敏体质,一些抗生素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会对宝宝的听神经有明显的毒害作用,即使是医生在为宝宝注射上述药物时,父母也一定要留心观察,如果宝宝出现头晕、耳鸣、口角麻木等症状,就要及时给宝宝停药,否则会导致宝宝中毒性耳聋。
帮宝宝克服过度恋母
婴儿时期,由于哺乳、照料宝宝,妈妈与宝宝建立起了深厚的亲子情,所以宝宝依恋妈妈是很正常的,这样也便于妈妈对宝宝的护理照顾。但是,如果宝宝对妈妈过度依恋,成为一种恋母情结,就会对宝宝不利。
过度恋母的危害
宝宝过于依恋妈妈,会不利于宝宝自
理能力的发展和良好性格的形成。妈妈如果不注意加强对宝宝自理能力的锻炼,便会加剧宝宝对妈妈的依赖,甚至还会导致宝宝产生“恋母症”,这样宝宝的独立能力就会非常差,同时也会让宝宝形成心理障碍。
如何克服恋母症
训练宝宝的自理能力:为了避免宝宝
出现恋母症,妈妈应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宝
宝的自我动手能力和独立性格,如试着让宝宝自己动手吃饭,自己去坐便盆,学着独自入睡等等,尽量让宝宝自己做他想做的事,父母在一旁协助宝宝就行。
多让宝宝接触其他人:如果宝宝每天接触的都是妈妈,很少接触其他人。宝宝就会变得过于依恋妈妈,而对其他人产生排斥心理。对此,妈妈应试着带宝宝多接触其他人,如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多接触外面的小朋友,或者多带宝宝串串门,多见见亲朋好友。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宝宝的
交际能力,还能转移和减缓宝宝对妈妈的
过度依恋。
转移宝宝的注意力: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妈妈可以尝试着离开宝宝,去做自己的事,让其他的家人照看宝宝。一旦宝宝想妈妈了,妈妈就马上出现,让宝宝知道妈妈只是暂时离开,让宝宝习惯有时看不到妈妈的情况。妈妈在离开时,可以试着将宝宝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人或玩具身上,让宝宝不再过度关注妈妈,而是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