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老三
赵氏一族和雷氏一族在西北道斗的热火朝天,在朝堂的雷廷剑大伯雷定霸的日子也不好过。
但是他们有个默契,就是不对各家族的年轻一代佼佼者下手。
可是雷廷剑一行人在甘宁城遇袭打破了这层默契。
当然收到飞鸽传书报信的平西王雷镇山当场勃然大怒,连夜亲率虎贲近卫“造访”西北道大都督府,侧敲旁击的讨要说法。
西北道大都督赵昊天自然矢口否认,并表示要求平西王拿出证据,自己定会将刺杀雷廷剑一行人的凶手绳之以法,同时表示自己只能约束西北道的赵氏族人。
最后平西王雷镇山与西北道大都督赵昊天的会面不欢而散。
但是作为飞鸽传书,所记载的文字有限,平西王雷镇山所知道的消息寥寥无几,还真拿不出什么具体数据,冷静之后不得不采取了冷处理。
这自然是后话了。
仅靠一个疯老头子的话就敢给赵氏一族门客定罪?
甘宁城里,陇甘州太守叶苏安倒是敢,但是他不会打自家狗;
门阀世家李氏,他们不敢,他们能做到两不相帮就已经很难得了。
那陇甘州的雷氏族人,自己的温饱还没混出个样来,哪里还顾得上管这模棱两可的事。
所以雷廷剑明明知道就是老王头所为,但又无可奈何,没法证实。
早上,雷廷佳等人清醒之后,得知醉酒后被伏击,当场就炸了,嚷嚷的要去各大客栈排查,被雷廷剑一票否决了。
“首先他们在暗处,我们在明处,人生地不熟的,出去找人,咋都会慢一步。”
“其次,赵氏一族在陇甘州人多势众我们讨不了便宜,再看看这个太守叶苏安,可是三皇子忠实的支持者,以三皇子对我们雷氏一族的态度,恐怕靠官府很难……”
三皇子叶凌安,一直主张削藩,减少边军太守的权利,尤其要讲军政权利分开,但是说来说去,说得天花乱坠,最后都指向了西北道的平西王和岭南道白氏。
至于帝国的其他各大家族,以及其他三个藩王,包括陇甘州太守叶苏安父王南阳王早就在当今皇帝叶辉的威逼之下,在三王之乱之后,迅速见机行事,交出了军权,才得以苟活至今。
当然当今圣上看在同为皇族的份上,只收回了军权而已,并且对三王之子都加以重视,安排到各地当官,平息了怨气。
而西北道地处特殊,距离炎日帝国内陆山高路远,有着万重大山,并且只有两条道路相通,易守难攻。
加上历代平西王经营西北道两百余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并且西北道民风彪悍,只认死理,不服管教,所以中央令不入西北道,才得以保留至今。
但是在三皇子的极力推动下,本来反对三皇子,想在他处谋得自己地盘的赵氏,与三皇子一拍即合,进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兵不刃血的把手伸入了西北道。
想到这里,雷廷剑摇摇头,否决了报官念头,眸子里闪过一道寒光,“既然他们不仁,那我们何必讲义。”
哥几个和老王头打成平手之后,内心极度膨胀了。
“我们自己解决!”雷廷剑攥紧了拳头。
“对,我们自己解决!”
“希望他们还敢来找我们!”雷廷剑充满了期待。
“报!”
突然,执勤的虎贲近卫大呼小叫的跑了进来,看着一屋子的少爷们,赶紧抱拳行礼。
“什么事,这么慌张?”雷廷剑眉头一皱,问道。
一种不好的感觉涌上心头。
“外……外面来了一支军队,足足有百人,气势汹汹,来者不善,说是陇甘州的府兵,挑明的要找公子您。”
由于这五十虎贲近卫是因为雷廷剑被当今圣上特许带五十披甲全副武装的侍卫,这些侍卫只听令于雷廷剑,所以慢慢的整支队伍都以雷廷剑为首。
“说谁谁谁,谁谁谁就到!”雷廷剑皱着眉头,没想到赵疾风居然敢在白日找上门来。
可见赵氏一族在甘宁城里有多嚣张。
当然这背后自然有集军政大权在一手的太守叶苏安的默认或者是支持。
“好,让我们会一会这个赵疾风!”雷廷剑抓起旭天剑率先走出大门。
后面紧跟着雷廷佳等人。
郭盼兴郭老却没有现身,不知身在何处。
刚出西北道,雷廷剑就感受到了世人对西北道的歧视,感受到了朝廷对西北道的打压。
要不是当今圣上和平西王雷镇山关系不菲,恐怕西北道早就易主了。
但是有些事并不是当今炎日大帝所能左右的,或者是炎日大帝叶辉想干又碍于情面没法干的事,所以关于围剿西北道,只要不伤及老友,大多时候当今炎日大帝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为此雷廷剑这一路走来生了一肚子闷气。
要知道炎日帝国在这东豫大陆的东边,独占一半,与西方五国联盟隔着难以穿越阿尔金山脉。
但是进出西方五国联盟的唯一通道就在西北道。
所以西北道一直担负着守国门的巨任,炎日皇族和其他各大家族一直享受着由平西王雷镇山守护着的和平。
但又想着削弱平西王的实力,怎奈百十年的和平让虽然人数占优的炎日朝廷的平均战斗力大不如时常备战的西北道。
这也是平西王雷镇山震怒之后,当今炎日大帝选择妥协的原因之一。
但是明明依赖于西北道的守护,朝廷却又小动作不断,让雷廷剑颇为恼怒。
朝廷扶持岭南道的白氏一族,甚至明晃晃的在西北道插入赵氏一族,都是皇族叶氏针对平西王为首的雷氏一族手段之一,主要起到瓦解和防备雷氏一族对西北道近乎绝对的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