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鸡球虫病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于鸡的肠上皮细胞内而引起的以出血性肠炎、雏鸡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一种重要原虫病,对养鸡业危害十分严重。
【临床症状】
患盲肠球虫病的雏鸡病情呈急性经过。最明显的表现是呆立,渴欲增加,翅下垂,鸡冠苍白,腹泻,排带血的稀粪或鲜血,死亡率很高。小肠球虫病主要危害大雏和青年鸡,呈慢性经过。病鸡食欲长期不振,逐渐消瘦,间歇性腹泻或排暗红色黏液性血便,病程较长。盲肠球虫病剖检变化在盲肠,可见盲肠肿大变粗,出血,肠壁增厚,浆膜面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直肠和泄殖腔内有血液或凝血块,继之盲肠逐渐变硬和变脆,脏器因失血而颜色变淡。小肠球虫病为小肠变粗、变短,管壁增厚,肠浆膜可见出血点和小的白色斑点。肠内容物中含有多量血液、血凝块和脱落的黏膜。
【防治措施】
(1)预防保持圈舍通风、干燥和适当的饲养密度,及时清除粪便,定期消毒等,可有效防止本病发生。
(2)治疗抗球虫药物大多都是在球虫生活史的早期才显示作用。鸡一旦出现便血症状,已造成组织损伤,再使用药物治疗往往已无济于事。因此,使用药物治疗的主张基本上已被药物预防的观点所取代。但实施治疗的时间若不晚于感染后的96小时(4天),即血便刚刚出现及时给药,有时可降低死亡率。在一些大型养鸡场中应随时准备一些治疗效果好的药物,以防球虫病的突然暴发。常用的治疗药物及使用方法如下。
1磺胺二甲基嘧啶钠按0.1%浓度混入饮水,连用2天;或按0.05%浓度混入饮水,连用4天。售前休药期为10天。
2磺胺喹啉按0.1%混入饲料,喂2~3天,停药3天后用0.05%混入饲料内,喂2天,停药3天,再给药2天,无休药期。
3氨丙啉按0.012%~0.024%浓度混入饮水内,连用3天,无休药期。
4磺胺氯吡嗪(三字球虫粉)按0.03%的浓度混入饮水,连用3天,休药期5天。
5磺胺二甲氧嘧啶钠按0.05%混入饮水,连用6天,休药期为5天。
6百球清(2.5的溶液)按0.0025%混入饮水,即1升水用百球清1毫升,在后备母鸡群可用此剂量混饲或混饮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