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育雏方式
人工育雏按其占用地面和空间的不同及给温方法不同,分为笼中育雏、地面育雏、网上育雏和自温育雏4种方式。
1.笼中育雏
育雏笼由笼架、笼体、饲槽和承粪盘(板)组成。一般笼架长2米、高1.5米、宽0.5米,离地面30厘米,每层为40厘米,共分3层,每层4笼,每架12笼。在上、下笼之间留有10厘米的空间,以放入承粪盘(或承粪板)。承粪盘(板)可以是固定的,用刮粪板刮粪;也可以是活动的,可每日或隔日定期调换清粪。实际使用以活动的较好。每个笼子制成长50厘米、宽50厘米、高30厘米的规格,笼四周用铁丝、竹或木条制成栅栏,饲槽和饮水器可排列在栅栏外,雏鸡隔着栅栏将头伸出吃食、饮水。笼底可用铁丝制成不超过1.2厘米大小的网眼,使鸡粪掉入承粪盘。采用热水或暖气管加热,也可用地下烟道升温加热或舍内煤炉加温,还可采用电热加温方法。其中以地下烟道加热的方法为优,主要可使上、下层鸡笼的温差缩小。笼育方式的优点在于能经济利用鸡舍的单位面积,节省垫料和热能,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还可有效控制球虫病的发生和蔓延。
目前,塑料育雏笼或机械化生产的定型育雏笼产品已到处有售。如上海金山农牧机械厂生产的塑料育雏笼为层叠拼装式,可拆开消毒,另外配备加温系统。北京市通县养鸡设备厂生产的育雏笼为组装式。每列笼子长x宽x高为400厘米x60厘米x175厘米,每组笼子长x宽x高为100厘米x60厘米x173厘米,每层笼高为32厘米,底层笼底离地高度为23厘米。饲槽可调高度为1厘米、2厘米、5厘米、8厘米和14厘米,笼门采食间距调节范围为1.8~4厘米,加热器功率为250瓦,控温范围为10c~40c,每平方米笼面可养雏鸡66只。在饲养中,要根据鸡体不断生长的情况经常做横向分群,即开始时用尽可能少的笼育雏,以后逐步分群到其他笼中,还要根据鸡龄及时调高饲槽高度。另外,笼内各层均有控温仪,需将温度调至各笼相近为止,以减少上、下层笼温差过大而影响育雏效果。
另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开发公司生产的电热育雏笼由加热、保温和活动笼3部分组成。这3部分可以组合在一起,也可以分开使用,活动笼数量可随便组装,分层控制温度,由6个独立结构的笼体组成1个单元。
2.地面育雏
把雏鸡放在铺有垫料的地面上进行饲养的方法称为地面育雏。从加温方法来说,大体可分为地下烟道育雏、煤炉育雏、电热或煤气保温伞育雏、红外线灯育雏及远红外育雏等。
(1)地下烟道育雏地下烟道用砖或土坯砌成,其结构形式多样,要根据育雏舍的大小来设计。较大的育雏舍,烟道的条数要相对多些,采用长烟道;育雏舍较小,可采用“田”字形环绕烟道。其原理都是通过烟道对地面和育雏舍空间进行加温,以升高育雏温度。地下烟道育雏优点较多:1育雏舍的实际利用面积大;2没有煤炉加温时的煤烟味,舍内空气较为新鲜;3温度散发较为均匀,地面和垫料暖和,由于温度是从地面上升,雏鸡腹部受热,因此雏鸡较为舒适;4垫料干燥,空气湿度小,可避免球虫病及其他病菌繁殖,有利于雏鸡的健康;5一旦温度达到标准,维持温度所需要的燃料将少于其他方法,在同样的房屋和育雏条件下,地下烟道的耗煤量比煤炉育雏的耗煤量至少省1/3。因此,烟道加温的育雏方式对中小型鸡场和较大规模的养鸡户较为适用。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烟道时,烟道的口径进口处应大,往出烟处应逐渐变小,由进口到出口应有一定的上升坡势,烟道出烟处切不可放在北面,要按风向设计。
为了提高热效率和育雏舍的利用率,可采用平顶天花板加笼育的方法。在管理上,天花板要留有通风出气孔,根据舍温及有害气体的浓度经常进行调节,必要时应在出气孔处安装排风扇,以便在温度过高等紧急情况下加强排气,按育雏温度标准调节舍温。
(2)煤炉育雏煤炉可用铁皮制成或用烤火炉改制而成,炉上设有铁皮制成的伞形罩或平面盖,并留有出气孔,以便接上通风炉管,炉管接至舍外。煤炉下部有一进气孔,并用铁皮制成调节板,以便调节进气量和炉温。煤炉育雏的优点是:经济实用,耗煤量不大,保温性能稳定。在日常使用中,由于煤炭燃烧需要一段时间,升温较慢,因此要掌握煤炉的性能,要根据舍温及时添加煤炭和调节通风量,确保温度平稳。在安装过程中,炉管由炉子到舍外要逐步向上倾斜,漏烟的地方用稀泥封住,以利于煤气排出。若安装不当,煤气往往会倒流,造成舍内煤气浓度大,甚至导致雏鸡煤气中毒。
在较大的育雏舍内使用煤炉升温育雏时,往往要考虑辅助升温设备,因为单靠煤炉升温,要达到所需的温度,需消耗较多的煤炭,但在早春很难达到理想的温度。在具体应用中,用煤炉将舍温升高到15c以上,再考虑使用电热伞或煤气保温伞以及其他辅助加温设备,这样既节省燃料和能源成本,也能预防煤炉熄灭、温度下降而无法及时补偿的缺陷。
(3)保温伞育雏保温伞可用铁皮、铝皮、木板或纤维板制成,也可用钢筋和布料制成,热源可用电热丝或电热板,也可用石油液化气燃烧供热。伞内附有*膨胀饼和微动开关或电子继电器与水银导电表组成的控温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可按雏鸡不同日龄对温度需要来调整调节器的旋钮。保温伞的优点是:可以人工控制和调节温度,升温较快而平衡,舍内清洁,管理较为方便,节省劳力,育雏效果好。问题是要有相当的舍温来保证,一般说来,舍温应在15c以上。这样保温伞才有工作和休息的间隔,如果保温伞一直保持运转状态,会烧坏保温伞,缩短使用寿命;另外,如遇停电,在没有一定舍温情况下,温度会急剧下降,影响育雏效果。通常情况下,在中小规模的鸡场中,可采用煤炉维持舍温,采用保温伞供给雏鸡所需的温度,炉温高时,舍温也较高,保温伞可停止工作,炉温低时,舍温相对降低,保温伞自动开启。这样,在整个育雏过程中,不会因温差过高过低而影响雏鸡健康。同时,也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饲料报酬。
(4)电热板或电热毯育雏原理是利用电热加温,雏鸡直接在电热板或电热毯上取得热量,电热板和毯配有电子控温系统以调节温度。
(5)红外线灯育雏指用红外线灯发的热量育雏。市售的红外线灯为250瓦,红外线灯一般悬挂在离地面35~40厘米的高度,在使用中红外线灯的高度应根据具体情况来调节。雏鸡可自由选择离灯较远处或较近处活动。红外线灯育雏的优点是:温度均匀,舍内清洁。但是,一般也只作辅助加温,不能单独使用(表5-1)。否则,灯泡易损,耗电量也大,热效果不如保温伞好,成本也较大,1盏红外线灯使用24小时耗电6千瓦·时,费用昂贵。停电时温度下降快。
表5-1红外线灯(250瓦)育雏数
(6)远红外育雏采用远红外板散发的热量来育雏。根据育雏舍面积大小和育雏温度的需要,选择不同规格的远红外板,安装自动控温装置进行保温育雏。使用时,一般悬挂在离地面1米左右的高度。也可直立地面,但四周需用隔网隔开,避免雏鸡直接接触而烫伤。每块1000瓦的远红外板的保暖空间可达10.9立方米,其热效果和用电成本优于红外线灯,并且具有其他电热育雏设备共同的优点。
(7)地下暖管升温育雏其方法是在鸡舍建筑时,于育雏舍地面下埋入循环管道,管道上铺盖导热材料。管道的循环长度和管道间隔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其热源可用暖气或工业废热水循环散热加温。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热量散发均匀,地面和垫料干燥,差不多所有的雏鸡都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可获得比较理想的育雏效果。如果利用工业废水循环加热,则可节省能源和育雏成本,比较适用于工矿企业的鸡场。
3.网上育雏
网上育雏是把雏鸡饲养在铁丝网、特制的塑料网或竹帘上,网眼大小一般不超过1.2厘米见方。加温方法可采用热水、热气管或地下烟道等方法。网上育雏的优点是:可节省大量垫料,鸡粪可落入网下,全部收集和利用,增加效益。此外,由于雏鸡不接触鸡粪和地面,环境卫生能得到较好的改善,减少了球虫病及其他疾病传播的机会,育雏成活率较高。但要注意日粮中营养物质的平衡,满足雏鸡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达到既节省成本,又提高育雏效果的目的。
4.自温育雏
在农村中,大多数养鸡户因饲养规模小,往往采用多种方法自温育雏,用具简单,各有特色。
(1)稻草窝育雏其方法是用稻草编成草窝,上口直径为50~60厘米,底面直径为80~100厘米,可养100只鸡至2周龄。在稻草窝底用10厘米左右厚度的短稻草或稻壳或锯木屑作为垫料,在窝的上口盖棉被、棉毯以保温。进雏前可在垫料下放3个或4个装满热水的盐水瓶,完全靠雏鸡散发的温度维持环境温度。每隔2小时,将雏鸡放出窝外喂食、饮水、运动半小时左右,再捉回窝内。要经常检查窝内的温度是否适宜雏鸡的生长发育,如果温度较高,则可掀去厚的覆盖物,换上较薄的覆盖物,或掀开一些覆盖物以散发热量,或疏散鸡群密度以降温;如果温度偏低,则可将布毯换成棉衣、棉被等盖上,或加大鸡群密度来提高窝内温度。值得注意的是,在温度偏低而加盖棉被时,要注意不可盖得太严实,以防闷死雏鸡;反之,在窝内温度偏高,雏鸡羽毛潮湿时,不能马上掀去布毯或棉被,要掀开部分,让窝内温度慢慢下降,使雏鸡羽毛逐渐干燥。
(2)笆斗、纸箱和箩筐育雏其方法和注意事项同稻草窝育雏。
自温育雏的方法很多,但都是利用自然物体加盖覆盖物的保温性,以及调整鸡群密度来调节温度的。其优点是:节约能源,降低饲养成本。但管理上比较严格,要避免雏鸡堆死和闷死,要做到早上看鸡的精神,晚上看鸡的食欲,休息时看鸡的睡眠,掌握好温度。自温育雏是比较原始的饲养方法,只适于小群饲养,有条件时尽可能采用如上所述各种人工给温育雏的方法,这样才会获得更好的饲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