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产模式的确定 - 山场养鸡关键技术 - 陈辉,黄仁录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三)生产模式的确定

适宜的鸡群周转经营模式,对解决山场放养过程中产蛋率低、死亡率高、对饲料依赖性大、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以及提高山场放养柴鸡的肉蛋品质和经济性能至关重要。总的原则是,以山场放养如何提高肉蛋品质和经济效益为量化依据,根据山场植被情况、气候条件,确定柴鸡周转模式以及配套的鸡舍类型。不同的周转模式必须配以相应的鸡舍,如12月份进雏,翌年10月份淘汰,育雏舍育雏,“五一”前后放养(120日龄),使用大棚鸡舍进行轮牧。

对砖木结构、半砖木结构和大棚结构3种鸡舍进行经济效益对比试验,结合山区气候和植被类型,提供可供河北省北部深山区和南部半山区选择的饲养模式和鸡舍类型。

实践表明,在长城内外山区,采用春季育雏,公、母混养,地表温度达到15c时放养,90~120日龄公鸡上市,母鸡维持产蛋期5个月,在春节前集中上市的利润较高。放养鸡舍采用大棚鸡舍可以进行轮牧,减少饲料的投喂。

在黄河、淮河流域山区、丘陵地带或平原,可以采用冬季育雏一批,春季育雏一批。冬季鸡雏转入育成鸡舍或放养鸡舍后,春季鸡雏进入育雏舍,提高鸡舍利用率,之后进行放养。公鸡可在90~120日龄上市,淘汰母鸡可在10月份至翌年5月份分批上市,保障全年均有柴鸡和柴鸡蛋供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