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金屋藏妃:皇上,求你别宠我了 - 九丹心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22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邓姑姑领命下去了:“是,老奴这就去安排。”说着,她也恭敬地退下了。

太后支着头,望着前面的那幅丹青,心思转了开去。皇上,应该懂自己的意思了吧。皇后,毕竟是皇后啊,并且,她的娘亲,就姓傅!

“调来了新人?”亦瑶午膳刚吃了第一口,就抬头问道。

清如有些诧异,然后摇了摇头:“奴婢依着平日里的老规矩去传的膳,并没有看到生面孔。这膳可是有什么不对?”

亦瑶再尝了尝菜,沉默了一下,然后说道:“你等会儿去交盒子的时候,什么都不要说不要问。”敌不动我不动,既然有心人不想让她知道,她也就耐心等着这幕后之人现身就好。

清如转念,就明白了。这小主,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类型。可是清如却有一种感觉,觉得她仿佛是埋在雪里的一枚温热的火种,一旦燃烧,那将是满山的鲜艳。

怪事一件一件接着来,首先是午膳,接着是送来的衣物饰物,然后是用的一些零碎东西。虽然感觉看上去还是一样的,可是,只有自己才知道,它的不同。

亦瑶一直默不作声,清如也不是多言多语的性子。似乎所有的人都忘记了,这个宫里,还有一个曾经看起来风光一时的采女,因为,金乌国的王,就在这两日即将抵达。

亦瑶自然是不知道这一消息的。每日每夜在珞华宫里,数着流云和飞萤过日子。白日一天天变长了,亦瑶过着这样的生活,脸色竟然红润了许多。

这日,清如领了膳回来,伺候着亦瑶吃饭的时候,偶然说起:“今日珞华宫门口挑起了两只红灯笼。”

“红灯笼?”亦瑶有些不解,心却没来由地跳了一下,宫里有喜事?可是到底是什么样的喜事,居然连珞华宫这种地方也给注意到了。

虽不到夏,可是对于没有冰的亦瑶来说,这样的天气,已是动一次就出一身细汗了。她沐浴以后,来到殿外的一处凉亭,纳着凉。

轻轻摇动着团扇,那扇子上的一双蝴蝶随着她手腕的摇动上下翩飞。亦瑶半眯了眼,意识竟然真的有些迷糊了。

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响起。亦瑶想睁眼,却觉得眼皮异常的沉重。她模糊间,只听见清如唤自己的声音:“小主?”

她迷糊地应了一声,只听见远远的一个声音:“要见……马上……”一双手推攘着自己。亦瑶的手指渐渐没有了知觉,只觉得扇子从手中滑落。

恍惚间仿佛身在一处沙滩上,有一波一波的浪花拍打在她的身上,还伴着规律的声音,鼻间似乎还嗅到一丝甜香。突然一个大浪打来,她猛地一惊,眼睛倏地一下睁开了来。

映入她眼帘的是清如明显放松下来的脸。周围的声音才突然近了来,显得更加真实。亦瑶听到了车轮的轱辘声,警醒地道:“谁宣我?”

“小主,是管御花园的秦嬷嬷来找您的,说是主子找您。”清如的脸色,在灯烛的摇曳里,忽明忽暗。

亦瑶的眼睛却在这样的灯烛下更明亮了。她默默地思索了片刻,车子停了下来。她轻轻拽了拽衣角,在车里正襟危坐,看着那扇车门慢慢打开。

这是一个宫殿的侧门,门口站着两个值夜的太监。门前挂着的两只红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摆动。苏慕只往旁边看了一看,心里却哑然了:这该不会是,把自己直接拖去砍了吧?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她禁不住有些自嘲地勾勾嘴角。两个太监打了个千儿,却没有称呼她,只是带着她往里走去。

很安静的夜,这宫殿里似乎没有人似的。苏慕跟着那些太监七绕八饶,终于走到了目的地——一个点着灯的房间。

门开了,橘色的灯光照了出来。亦瑶盯着自己的脚尖,稳稳地走了进去。

里面有人,并且是坐在阴影里的。屋子里并没有燃香,可是亦瑶却嗅到了淡淡的香味,不似别的香那样头晕。她低头,却看到了一角用金线滚了边的暗色宫装,她的心一凛,脑子飞快地转了起来,动作却还是一丝不乱,恭敬地行了个礼:“婢妾拜见太后娘娘。娘娘福体安康。”

一个温和的女声传来:“邓姑姑。”

一个带着笑的老姑姑走上来,扶起了亦瑶,将她搀到了一旁的椅子上坐下。

太后的声音里微微带了些疲倦:“把灯点亮一点,看着眼晕。”

光亮了许多,亦瑶也看清了太后本身的样子。额头有些高,鼻子很挺,嘴唇有些厚,一双眼睛仍旧顾盼生辉,皮肤白皙。虽然看着亲切,却有一种时不时的压力传来。亦瑶不禁打起了精神,眼前这位,可是不好糊弄的。

“你叫亦瑶?”太后的话语里听不出任何情绪。

亦瑶点头:“婢妾闺名唤作亦瑶。”

太后的一只手抚摸着另一只手的指甲,目光如炬:“好似比之前见到你的时候,*了些。”

亦瑶清晰地回答:“是。珞华宫里是非少,日子长。”

“是非少,日子长。如若是非要寻你呢?”太后念叨着这两句话,却觉得绵地念不动似的。

亦瑶抬起了头,耳窝里塞的细米耳铛反射着灯光,她的眼睛里,有着一种决绝:“不瞒娘娘,婢妾已是死过一次的人了。可是,依然生有所恋。”在现实里,她尝尽了人间的冷暖,正要鼓起勇气重新振作的时候,却被一场车祸送到了这莫名的时空。幸而遇到了真正疼爱自己的父母,似乎已经忘记了那前生的伤心事。直到进了皇宫,她猛地惊醒,原来这样的美好,只是一层薄薄的纸。离开了那一亩三分地儿,她竟是别人足下的蝼蚁罢了。

太后看着亦瑶清澈的眼睛,微微一笑,然后道:“今日皇上宴请金乌国的王。哀家希望你不会让哀家失望。”说着,她抬了抬眼帘,道:“邓姑姑。”

一个小巧的锦盒被塞到了亦瑶的手里。

太后靠在了椅子背上,眯了眼。

亦瑶行礼告辞。当门在她的身后关上时,那光倏地被阻隔了,她的视线又完全归于了黑暗。

邓姑姑走到太后身边给她轻轻捶着腿:“娘娘,为何会选中她?”

“单看她今天见哀家,确是个灵透孩子。”太后似乎叹了口气,“更何况她那双眼睛……”却先德妃像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

“用眉黛吧,轻轻描一下就好,不要太浓了。”亦瑶看着镜子里那个眉眼相似,却似乎有些陌生的人,轻轻说道。

清如依着她的眉形细细地描了,然后隔开一点看了看,说:“小主,您真的决定了吗?”

亦瑶的手慢慢地摩挲着膝盖上放着的锦盒,声音有些模糊:“你说,我还能选择吗?”

清如放下了眉黛,眼帘垂了下来:“奴婢知道了。”说着,她的手指在妆奁里挑了挑,说道:“胭脂还是淡一点吧,小主最近的脸色好了许多。”说着,她就用挑子挑了一些胭脂,放在手心里化开。

亦瑶却一把握住了她的手,剪水瞳凝视着她:“清如,我这一去,也许,再也回不来了。如果我有什么不测……我的包袱最底下还有一些首饰,是我从家里带来的。”

“小主,这些话,奴婢不想听。既然您已经打定了主意,奴婢也只有走下去。虽然不一定对,但是其实,奴婢并不想在这珞华宫里。”清如的眉眼,依旧淡淡的。

亦瑶慢慢松开了自己的手,垂下了眼帘,说道:“继续吧。”清如的手轻轻覆上了她的脸颊,那微微有些凉的触感,却让她的心有一丝丝的甜蜜。至少,她还拥有着一份虽不热烈却绵长的关怀。

妆成。清如展开一件群摆绣着梅花的淡色衣裙,帮亦瑶换上。那薄如蝉翼的纱,透出了里面的亵衣隐隐的嫩黄。清如给她系好了带子,垂着手立在一旁。

软轿已经候在了外面,亦瑶款款走了出去。她跨出门槛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正对上清如的目光。亦瑶微微一笑,然后扭过头,她头上的一支钗在空中划出一道亮色,却没有任何的痕迹留下。

外面的脚步声响起。清如慢慢地收拾起了妆奁。她偶然间看向了那面铜镜,才发现,自己的眉间竟然有着隐隐的担心。小主……她垂下了头,动作又再次麻利了起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