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洛家秘事
洛诗诗走到未安身边,伏耳轻声道:“这人是保宁知府的公子唐明轩,如今朝廷入主江湖,未公子不要为诗诗开罪了朝廷。”
未安深知大明官场,知府为朝廷从四品官,在朝中有一定话语权。不过朝廷刚入主江湖想必不会有太大的动作,断然不会因为一个知府的话就大动干戈,不然势必引起反弹造成乱局。况且他夺取了武状元,按大明律应封为六品或者从五品,所以未安也没将一个知府儿子的话放在心上。
唐明轩见未安一动不动,显然是没把自己当一回事儿,不由得怒火中烧。刚欲暴怒而起,白脸男子行至他身边将他拦下,低声道:“公子,这个未安可是华山潜龙大会的武状元。”
听到白脸男子的告诫。唐明轩脸色一变,他虽然纨绔但并不愚笨,知道哪些人可以惹,哪些人不能惹。如果未安只是一个江湖人士,哪怕是名门大派的弟子。他也不惧。现在朝廷入主江湖,各门各派人人自危,哪敢造次。不过这未安是武状元就不一样了,他听父亲说,未安即将入京面圣。心道:要是皇上一高兴封未安个从五品又在京为官。那么便不比他父亲差多少了。况且听说未安颇受黄公公赏识,日后必然会归属于宦官派系,实在得罪不得。
唐明轩不敢得罪未安,色厉内荏撂下两句狠话,带着黑白双雄遁走了。
这时,老鸨薛姑姑领着一群人走了过来。还没到跟前便开口道:“未公子,实在对不住!怡香院还要开门迎客,况且帮内有令,这段时间严禁与朝廷之人冲突,奴家实在是……”
“没事,薛姑姑不必放在心上。”未安毫不在意的开口回道。
薛姑姑立刻换上一张笑脸,说道:“如此便好,如此便好。此间天香阁尚且需要收拾一番,诗诗啊,你领着未公子到暖香阁歇息。”
“是,薛姑姑。”洛诗诗应承一句,在前引路,“未公子这边请。”
未安冲薛姑姑施礼告退。
薛姑姑赶紧还了一礼,恭敬道:“未公子客气了。”转身看到收拾天香阁的众人,急声道:“手脚麻利点!”
洛诗诗步入暖香阁,给未安倒了杯茶,恭敬送到他面前,感激道:“刚刚多谢未公子出手相救。”
未安赶忙扶起洛诗诗,道:“洛姑娘不必多礼,当天若非你助我和小师姐逃走,说不定我已成剑下亡魂。”
“未公子谦虚了,以未公子的剑法,想必没有诗诗相助也会逃出生天。”
未安落座在洛诗诗对面,放下茶杯,开口道:“还是要多谢洛姑娘相助。刚才看洛姑娘指法也颇为精妙,只是内力稍显不足。洛姑娘也出自武学世家?”
洛诗诗提起茶壶,给未安续了一点茶水,道:“家传指法,登不了台面的。内功也是源自于家传,并不精妙。加上诗诗天资愚笨,练了几年也没多大起色,让未公子见笑了。”
“洛姑娘过谦了,我听闻洛姑娘琵琶曲中含情,便知道洛姑娘天资聪慧。”未安这番话并没有说谎,他曾在宫中听过许多乐师的演奏。但无一人能在琵琶一技上与眼前的洛诗诗争锋。倒不是宫中乐师技艺不精,而是曲中无情,显得空洞无神。洛诗诗所弹琵琶曲中有种悲伤之情,以至于未安听了险些落泪。能寄情于曲,曲暗合情,非天资聪慧之人很难做到,因为未安才有此一赞。
听到这话,洛诗诗眉开眼笑,一扫刚才被欺辱的不快,说道:“诗诗拙技得未公子一赞,实乃荣幸之至。未公子若是愿意听,诗诗再为公子演奏便是。”语罢,便起身要出去取琵琶。
未安伸手拦住她,开口道:“洛姑娘,我今日前来实有要事,琵琶日后再弹不迟。”
“未公子有何事吩咐?”
未安认真地说:“数月前,洛姑娘曾救我和小师姐,临走前曾说过若有朝一日我名动江湖,洛姑娘有事相求。数日前,我于华山侥幸赢得潜龙大会之冠。在江湖上算小有名气,不知能否帮得上洛姑娘?”
未安这番话说得至诚至信,听得洛诗诗泪眼婆娑。她当年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竟然被未安放在心上。
早在数日前,洛诗诗得知未安豪夺潜龙之冠后。便料定未安必然如潜龙升天一般,前途不可限量。她也曾幻想过未安会来帮她,不过随后就一笑了之。未安已名动江湖,或许早已不记得她这个青楼女子。但她没想到未安竟然特意辗转来到保宁府,就为了自己随口的一句话。
未安见洛诗诗眼泪汪汪。还以为是自己说错了话,赶忙道:“洛姑娘是不是我说错了什么?惹得你伤心?”
洛诗诗方觉自己失礼,转过头,擦干泪水,“没有。没有,是诗诗失礼了。没想到诗诗当日一言竟被未公子放在心上,一时间有些情不自禁。”
“原来如此,那我便放心了。”未安舒展眉头,接着问:“洛姑娘有何事相求?”
“想让未公子为诗诗赎身。”
未安在潜龙大会上得黄公公赏赐黄金百两。偷偷留给巴山剑派一半,身上还有五十两之多。他打开行囊,将五十两黄金摊到桌子上,问道:“不知为洛姑娘赎身需要多少银子,我身上尚有这五十两黄金。不知可够?”
五锭黄金在桌子闪闪发光,十分耀眼。
洛诗诗伸出玉手把五锭金子包了起来,推还给未安。柔声道:“未公子,为诗诗赎身不用金银。”
未安一愣,问道:“不用金银那所用何物?”
“为诗诗赎身需青竹帮帮主同意。得烦劳未公子跟青竹帮帮主一谈。”
虽然未安不太了解青楼卖身契约,不过都是以金银赎身,他还是第一次听到竟然这样的赎身方式。
洛诗诗见未安面有不解之色,解释道:“诗诗入青竹帮所签的卖身契与别人有所不同,是为终身在此卖艺。”
未安突然想起刚才洛诗诗所弹琵琶曲中含有悲情。追问道:“洛姑娘莫非有苦衷?”
洛诗诗见未安满脸关切之情,轻启朱唇娓娓道来。
洛诗诗本是徐州洛家千金,洛家世代经营丝绸,家底颇为丰厚。洛诗诗自小学习琴棋书画、丝竹管弦,是当地有名的才女。加之容貌美若天仙。追求之人络绎不绝,简直可以从府邸排到城门。不过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靖康之难爆发,燕军一路南下生灵涂炭,致使徐州大乱。距徐州不远的白马帮趁此机会在徐州抢掠金银,干起了强盗的买卖。
作为当地大户人家的徐府自然成为白马帮的头号目标。
那是一个雨夜,白马帮一行近百人,翻墙入院,杀入洛家。
纵然洛家有家丁、武师也挡不住近百人的围杀。洛父拼死挡住白马帮帮主,几名武师为洛诗诗开路护送她与母亲逃走。
洛诗诗永远忘不了那个雨夜。洛家满地尸体,血流成河。鲜血顺着门缝溢出,染红了门前的石板路。
逃亡过程中,母亲又死于白马帮追杀,逃至京城时。就连最后一名家将也倒下了。
至此,徐州洛家满门一百零六口只幸存洛诗诗一人。
洛诗诗在京城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又逢战乱,洛诗诗美色受人垂涎。遭人调戏。她自小喜欢琵琶,疏于习武,武艺尚不及一些三流门派入门弟子,自然不是一些色胆包天之徒的对手。危急时刻,被青竹帮帮主裴峰救下。
裴峰本想纳洛诗诗为妾。不过洛诗诗以死相逼。裴峰动了恻忍之心,不再强逼于她。
洛诗诗心怀大仇,自知自己报仇无望,与裴峰谈好条件,青竹帮为其报仇,她则留在青竹帮的青楼里卖艺,直至终老。
就这样,洛诗诗被青竹帮派往保宁府怡香院卖艺,这一卖便是三年之久。
未安听完洛诗诗这番陈诉,不禁想起自己国破家亡,与洛诗诗乃同病相怜。更何况靖康之难是自己优柔寡断造成的,洛诗诗也可以说是被自己所害。想到这,未安重重承诺道:“洛姑娘请放心,我定然进全力说服裴帮主放你离开青竹帮。”
洛诗诗秀目泪涌,起身双膝跪拜。感激道:“未公子大恩,诗诗无以为报,此生愿为公子婢女,照顾公子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