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火上浇油 - 烈明 - 睿士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烈明 >

第五十章火上浇油

原本,朱慈R和孙若u的婚姻不过是朝政需要下的妥协和考量。但是当孙若u入宫之后,却是给了朱慈R一份极大的惊喜。

不得不说,孙传庭的门风家教都是一等一的,孙若u也的确完全符合大家闺秀这样的身份。才貌是没的说,难得的是性情和才学也让宫里的人跳不出一丝错处来。

入宫这些天,孙若u保持着低调的作风,对待朱慈R恭敬有加,从不妄言朝政,更让人意外的是,入宫之后,便开始着手为朱慈R挑选嫔妃、秀女入宫的事情忙活。这一点,让朱慈R也是欣慰不已。

但今日,孙若u却是一身翟衣,头戴九龙四凤冠,完全便是礼服的打扮,却来到武英殿郑重其事的觐见朱慈R。

大明南京皇城,自永乐皇帝迁都之后,便一直由南京宗室、内官代为监管。历经数百年,期间就算是奉天、谨身、华盖三大殿也多次被天雷击中。到了如今已经是残破不堪,义兴皇帝想要在所谓的金銮宝殿接见群臣也是不可能了,只能在武英殿处理朝政。

朝臣们层上疏建议义兴皇帝兴建三大殿,但嘴上说的容易,朱慈R却是深知这其中的难度有多大。别的不说,单说这银钱一项,便是一道迈步过去的坎。崇祯朝的财政困窘,同样延续到了义兴朝。原本内帑还有些银子,但随着京师的陷落,仅有的那点银子也都落入了大顺军的荷包。

要不是王品从山东解来了几十万两的存银,恐怕现在义兴皇帝同样要穷困的揭不开锅了。新朝甫立,朱慈R大笔一挥,免去了河南河北、山陕的三年赋税,表面上看来是推行仁政,但明眼人都知道。如今那些个省份可都不是大明的属地。但义兴皇帝的此举却是招来了江南士绅的口诛笔伐,同样是大明所属,皇帝为何厚此薄彼,朱慈R和阁臣们的一时兴起,却是给自己惹来了不小的麻烦。

江南各地、云贵、江西、两广、福建都是纷纷上疏,请求免除一年的赋税。以供百姓度过荒年。原本朱慈R和阁臣们是希望借助此举来挽回失地官员、百姓的民心,但是却想不到适得其反,却是给江南士绅们抓住了攻讦的由头。

朝廷移到南京,大明表面上看来是延续了下去,但此大明却非彼大明,南京的朝堂之上,历经数百年的浸润,江南士绅的势力已经非比寻常,令义兴朝的起步举步维艰。

今日朝议也是如此。按照朱慈R的想法,如今在北方,还有不少人心怀大明,高杰等将领还一直奋战在江北之地。当下最紧要的便是召集江南兵马,趁闯贼立足未稳之际,即刻发起北伐,以王师收复故土。可朱慈R的这一计划,却是遭到了朝臣们的强烈抵制。

朝臣的们的理由多种多样。其中最关键的无非是,义兴朝新立。当前百废待兴,新朝需要一个休养生息、积蓄力量的过程,银子、兵马都是当前最紧缺的东西,万一北征之举受到挫折,反被大顺军抓住机会南下,那义兴朝想要偏安一隅。也是不可得了。

说到底,作为江南士绅的代表,南京的朝臣们都有自己的打算,好不容易取代了京师的一众天之骄子,自然不容许自己的利益再被压制一头。哪怕是天子。他们也不惜一战。

所以,年轻的义兴皇帝自然是被气的七窍生烟,但却是无可奈何。此时看到孙若u一身正装的来到自己的身前,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你这是做什么?”朱慈R压制住自己的怒气问道。

“臣妾意味今日陛下在朝议上之举有所不妥!”孙若u平静的回答道。

朱慈R一掌击在龙椅的扶手上,“何为不妥?你应该是个知道分寸的人,怎么会忽然关心起朝政来?”

一旁侍奉的王品身子一颤,连忙低下头去。

孙若u抬起头来,脸庞优美的弧线呈现在朱慈R的面前,让他心中的不快和愤怒顿时减弱了几分。“臣妾以为,陛下对于臣妾父亲的封赏和任用有些,有些过多了!”

起初以为孙若u也是来劝谏自己暂时放弃北征之举的,但听到这样一句话,却是让朱慈R的心头为之一松,“哦?是吗?”

“臣妾蒙陛下恩宠,如今执掌六宫,老父也忝居定北伯一职,臣妾长兄也升任兵部侍郎,这对于孙家来说,已然是皇恩深重、恩赐已极。臣妾不才,听闻今日朝议,陛下特意着内阁拟旨,钦命臣妾父亲为五省督师,总掌数省兵马,一揽北征事宜。臣妾以为,如此的恩宠对于孙家和臣妾父女来说,却是……!”

孙若u的话让朱慈R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今日这番话,这恐怕是定北伯和皇后你两个人的意思吧?”

孙若u再次庄重的行礼,“孙家原本已经位极人臣,臣妾更是身居皇后之位,纵观大明历代,也未曾有过如此的先例,臣妾斗胆请陛下收回成命!”

朱慈R站起身,走下御阶,亲手将孙若u搀扶起来,叹口气说道:“国丈和你,却是想的有些多了!朕刚刚登基,目前的朝局相信你也清楚,朕的身边确是需要得用的臣子来做事办差,这个时候,你说,不用国丈,又要朕去用何人呢?难道去用朱平安吗?”

朱慈R很是感慨,“以往看父皇治理天下,朕自己心中也是雄心勃勃,总以为一旦登基,总要做出一番令列祖列宗都为之侧目的丰功伟绩来,可一旦到了这个位置,才发现想要做些事情却是如此之难!”

“说起来,国丈却是有些太过谨慎了。可他也要体谅朕的难处,如今大明这半壁江山虽然看起来一如往常,可毕竟是残破河山,父皇曾经说过,‘误国误君者,皆群臣也!’以往看来。虽是有些推脱之意,但却是至理名言,臣子们一个个的心中只想着自己,文官流于党争,武将渐渐做大,这大明的江山依然是步步惊心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