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心理干预小组
梦雨是生长在贵州大山里的一个农民家庭。家庭背景有些复杂。她的爷爷梦解放文革时期被打成走资派,从上海被下
放到这大山里接受劳动改造的。因为生病没有得到及时救治,直到临死前也没有看到自己的平反。他是带着帽子去世的。
后来,父亲梦怀柔就在当地成了亲。爷爷被平反时,姐姐梦依已经周岁了。因为落实政策后,组织上考虑到了他们家的实际情况,就安排梦怀柔在县城里的一家化工厂上了班。三班倒的翻班制,加上当时交通也不方便,所以一般半个月才能回家一次。
平时,梦雨和姐姐跟着母亲守在乡下的老房子里,种种田、种种蔬菜、养养鸡鸭的。哦,和她们住一起的还有她们的叔叔。听母亲说,叔叔小时候有天发了高烧,正好爷爷被拉到公社里批斗了。爸爸那时很小,也没有能力带叔叔去看病。等到爷爷回来把叔叔背到医院时,叔叔已经烧了三天三夜。命虽是保住了,可高烧影响到了脑神经,从此变成了弱智。他的智力只相当于几岁孩子的。这件事对爷爷和爸爸的打击都很大,特别是她父亲梦怀柔。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怎么能明白和自己朝昔相处的弟弟所受到的磨难。他不明白啊,也想不通。他谴责命运的不公;憎恶那些对他父亲施暴的所谓公、检、法的代表;更是在内心深处对自己深深地自责。他恨自己没有能力保护父亲、保护弟弟、保护这个家。从那以后,他变了。变的沉默寡言;变的喜欢独处。
梦雨的母亲是土生土长的本地姑娘。她有着大山孕育出的女孩所有的优点:勤劳、善良、淳朴、坚韧。读书时她的成绩非常好,但因为家里供不起几个孩子读书,她就主动辍学承担起家务,把学习的机会留给了弟弟妹妹,把对知识的渴望深深地埋在了心底。因此特别羡慕那些读书人。当有好心人给他们牵线,介绍人的一句话打动了她,就是说梦怀柔非常爱看书。她很愉快得答应了这门亲事,根本就不在意什么出身不出身的。
他们刚接触没多久,梦雨的爷爷就因病去世了。山里人有冲喜的习俗,家里有丧事的话,如果不在一个月内办喜事,那就要等三年才能结婚了。就这样两家一合计,就把婚事给办了。
虽然以前有些耳闻梦家人的一些情况,可自嫁进梦家后,她才更深切地体会到他们所遭受到的磨难;也更能体会梦怀
柔小小年纪就要承受的非常人所能承受之重。从心底里,她心疼丈夫和小叔子。这个善良的好姑娘把这一切都化作了动力,不仅把梦怀柔和他弟弟照顾的无微不至,更是把梦家收拾的井井有条。这让梦怀柔这么长时间饱受折磨的心,有了家的概念、家的温暖。特别是妻子闲暇时间也喜欢静静地拿着本书读着,那侧影、那在光线里温柔的侧影,让梦怀柔有些恍惚,又有些许的感动。他第一次感谢上苍的眷顾,把这么好的一个女人送给了自己。这在他冰封的心底里,照进了些亮
光。他终于看到了些希望。
后来随着梦依的出生,加上梦解放的平反,梦怀柔也去了县城里上班了。家里的重担几乎全压在她柔弱的肩上。好在
她有着山里人的坚韧和善良,从没在丈夫面前抱怨过什么。就连梦怀柔休息回家她也不会让他插手做事的。因她念着梦怀柔在城里上班辛苦,回家就要好好休息。所以,在梦雨和姐姐梦依的印象里,总是妈妈在家不停的忙碌,而爸爸永远都是手捧书本,静静地坐在那一角。在梦雨的记忆中,爸爸和她最亲密的互动无外乎在他高兴的时候,摸着梦雨的小脑袋喃喃道“又长高了。”
所以,从小姐妹俩就被母亲调教的很是乖巧,尽量不给妈妈添麻烦。等到长大了些,每当放学归来或是寒暑假,她们
还会帮着母亲分担些家务活。日子虽然有些清苦,但一家人倒也其乐融融。每当父亲回来的日子,都是她们俩翘首以盼的。不仅因为父亲会给她们带来好吃的,更重要的是会说一些城里的新闻。这让梦雨很是开阔了眼界,这比起那些漂亮的衣服、好吃的零食更能吸引梦雨的目光。所以,梦雨经常用零食和姐姐梦依换书看。梦雨还特别喜欢给父亲倒酒。一看见父亲拿好了酒杯,她就会颠颠地跑过去给他酒杯满上。每当酒喝的正酣,一高兴了梦怀柔就会唠叨起他和弟弟小的时候,生活在上海时的一些趣闻轶事。有次,他学着弄堂里的各种叫卖声,逗的叔叔是咧嘴大笑。一直叫唤着“买冰糕买冰
糕”,用含混不清的口齿唱着童谣:
笃笃笃,
卖糖粥,
三斤胡桃四斤壳,
吃子侬格肉,
还子侬格壳。
张家老伯伯,
明朝还来哦。
更多的时候梦怀柔说着说着脸色就黯淡下来,沉默不语了。梦雨就是这样从父亲的口中,知道了大上海;知道了老弄
堂、石库门;知道了美丽的外滩和黄浦江;知道了有个老西门的梦花街,那是父亲小时候生长的地方。父亲为她打开了一扇窗,一扇通向外面世界的窗。同时,梦怀柔对知识的如饥似渴也深深地影响着她。他话不多,一有空就静静地捧着一本书在角落里,一坐就是半天。虽然那时梦雨还不能理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深刻含义,但书中文字里透着出的生命力吸引着梦雨。书从此成为她的知心朋友,为她打开了另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她不是为了读书而读,而是像个海绵孜孜不倦的吸收着知识的营养,在书的海洋里徜徉。
因为爷爷和叔叔的事情给梦雨印象深刻,高考时她坚定地选择了医学院。但填报的临床医学还是差了几分,就被录取
到了临床护理专业。大学毕业后选择离开家乡来到沪上工作,母亲很是不舍。她说哪怕你是在县城里,我想你了还能过来看看。可你走到那么远,我的心不踏实。而姐姐梦依对此也是有些意见的。从小到大,她们俩无话不说。可现在就像是隔着一层朦朦胧胧的面纱,看不透,也说不清。父亲这时轻轻地说了句,让她去吧,这里是留不住她的。梦雨分明从他的脸上看见了小时候爸爸摸着她脑袋时情景。虽然只是在一瞬间。
其实在内心深处,梦雨自己也很愧疚的。父亲好不容易熬到退休了,可以回家享受天伦之乐。而自己这时却选择了远
离家乡的这条路。还有操劳辛苦了一辈子的母亲,本该陪在她的身边,给她幸福、快乐的晚年。要知道从小到大,梦雨从没拂过父母的意愿。可自己的内心怎么都不甘就这样过一辈子,还有那些个的机缘巧合。唉,不想也罢。平时她省吃俭用,每年回家过年的时候都会给母亲留下一笔钱,算是对他们二老的一点补偿吧。可梦雨心里明白,这不是他们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