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即传染性法氏囊病。法氏囊又叫腔上囊。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此囊在直肠靠近肛门的上方。法氏囊在10周龄左右发达,以后逐渐萎缩,到性成熟时就消失了。法氏囊是免疫器官。本病特点,发病率高、病程短,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周蛟研究员是我国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研究的专家。本处主要引用他的资料。
【治疗】
尚无办法。但良好饲养管理和保暖,可以减轻危害。为防继发感染,饲料中可拌以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
【预防】
在接种疫苗的同时,要采取综合性的防制措施。
(1)严格消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对环境有高度耐受性,一旦污染环境就长期存在。因此,应严格消毒。消毒程序应是:先对环境、鸡舍、笼、槽、工具等消毒,静置4~6小时,彻底清扫,再用高压水冲舍、笼、地面等,尤其注意底网、粪盘、缝隙处的冲洗消毒,隔日再消毒,隔1~2天后,再冲洗1遍;放回消毒好的用具,再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10小时;进鸡前通风换气。经过上述方法消毒的鸡舍,可以认为是把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量降低到了最低限度。
(2)免疫接种这是控制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主要方法,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为此,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十分重要。免疫程序应根据本病流行特点、饲养管理条件、疫苗毒株的特点和鸡群母源抗体状况等制定。
1种鸡群2周龄和5周龄时接种ibdv活苗,20周龄时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灭活油乳剂苗预防注射。
2雏鸡来源于接种过油乳剂苗的种鸡后代,在高感染区中饲养,应在3周龄左右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活苗。
3商品蛋鸡和肉用仔鸡来源于接种过活毒苗种鸡的后代,根据生长期的长短,可在2周龄和5周龄时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活苗。
4无母源抗体的雏鸡可于1日龄用无毒的弱毒疫苗进行饮水免疫,2~3周龄后再用1次毒力较强的弱毒疫苗免疫。
5用抗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高免卵黄抗体或高免血清预防首次于14日龄注射1毫升,25日龄第二次注射1毫升,根据情况间隔15天左右重复注射1毫升。
(3)发病后的处理当鸡群发生法氏囊病时可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检查一下发病鸡舍的舍温是否合适,空气是否污浊,鸡只的密度是否适当。
第二,在饲料中可增加倍量的多维素,若疑有细菌病并发,可适当使用抗生素,在饮水中加入5%的糖或口服补液盐,确保能饮进足够的水分。若有条件,可对病鸡逐个用滴管进行滴服,以防脱水。
第三,对发病初期的病鸡和同群尚未发病的假定健康鸡,全部使用法氏囊病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进行紧急预防和治疗,一般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