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免疫接种
1.免疫的目的及意义
免疫是通过给鸡体接种某种抗原物质(疫苗或菌苗),刺激鸡体使之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提高鸡群对该种病原微生物侵袭的抵抗力,达到预防此病的目的,减少发生该种疾病的机会。
2.常用疫苗
常用的疫苗(或菌苗)有马立克氏病疫苗、禽流感疫苗、新城疫疫苗、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鸡痘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传染性鼻炎疫苗、鸡减蛋综合征疫苗、鸡脑脊髓炎疫苗、禽霍乱疫苗、大肠杆菌病疫苗等。
3.疫苗的接种方法
疫苗的接种方法主要有注射、饮水、滴鼻、点眼、气雾、刺种、口服等,在使用前一定要认真阅读疫苗使用说明书,按其所注明的方法接种。
(1)注射法分为肌内注射和皮下注射,肌内注射的位置一般选在胸肌、腿肌(外侧)等肌肉较发达的部位,胸肌注射时选择胸肌最发达的部位,针头斜向扎入,防止因注入太深刺伤内脏器官导致死亡;腿肌注射选在外侧血管、神经较少的部位,避免造成跛行。皮下注射是将疫苗注射在皮下,常选择在皮肤较松弛的部位,如颈部皮下等。注射时用大拇指与食指捏起颈部皮肤,将注射器针头扎入两层皮之间,然后注入药液。
(2)饮水法将疫苗按要求的浓度配成水溶液,让鸡饮服。饮水免疫时应准备充足的饮水器,饮水前停水2~3个小时(冬季适当延长停水时间),疫苗稀释后30分钟内饮完,饮苗水前后24小时内禁止饮服高锰酸钾或含漂**的自来水,杜绝经水投服其他药物。
(3)点眼、滴鼻法用滴管吸取已稀释好的疫苗,滴入鸡的眼内或鼻孔中。接种时应注意确实将疫苗滴入眼或鼻中。
(4)气雾法用高压喷雾器将疫苗喷洒于鸡头方向,距鸡头上方50厘米高,气雾粒子直径以30~50微米为宜,鸡可通过呼吸道吸入疫苗。气雾法只能用于60日龄以上的鸡,免疫时应关闭所有的通风口,15分钟后再打开。另外,操作人员要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如带上防毒面罩或口罩,穿上防毒服装等。
(5)刺种法用消毒的蘸水钢笔尖或刺种针蘸取已稀释好的疫苗,刺于鸡的翅内侧无血管区的皮下,旋转半圈,适用的疫苗有鸡痘疫苗等。接种后5~7天对接种效果进行检查,方法是打开鸡的翅膀,观察接种疫苗部位,若发现已结痂则说明接种成功,否则应重新接种。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免疫方法如毛囊刺种、肛门涂抹等,因使用较少,不再介绍。
4.免疫程序
根据本地区、本鸡场、本季节疾病的流行情况、鸡群状况、疫苗特性而规定应接种的疫苗种类、接种方法和接种时间称为免疫程序。每一鸡场都有适合于自己的免疫程序,所以场与场之间是有差异的。鸡群与鸡群之间也有差异。
表3-1至表3-3分别列出种鸡(包括蛋、肉种鸡)、商品蛋鸡、肉用仔鸡的免疫程序,供参考。
表3-1种鸡免疫程序
续表3-1
注:产蛋后,每1.5~2个月饮新城疫4系疫苗1次,每3个月接种禽流感疫苗1次。或根据抗体水平确定疫苗接种时间
表3-2商品蛋鸡免疫程序
注:产蛋后,每1.5~2个月饮新城疫4系疫苗1次,每3个月接种禽流感疫苗1次。或根据抗体水平确定疫苗接种时间
表3-3商品肉用仔鸡免疫程序
5.免疫时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保证免疫效果,在制定免疫程序及免疫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根据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确定接种疫苗的种类。疾病的流行和发生有一定的地域性,如果该地区始终没有某一疾病发生过,就不要进行此种疫苗的接种,因为有些活苗接种后等于给鸡群和鸡场带来了病原,以后必须每一批都要接种,否则就要发病。
第二,接种疫苗的时间要适宜。确定疫苗接种时间的最科学方法是根据体内抗体水平的高低,而抗体水平的高低又受母源抗体高低、疫苗特性、鸡群健康状况等的影响。雏鸡体内母源抗体水平高、疫苗作用时间长、鸡群产生抗体的能力强时,接种疫苗的时间可延长。相反,应提前接种。有条件的鸡场应经常检测鸡体内抗体的高低,以此作为确定接种时间的依据。
第三,疫苗的质量要保障,接种方法要适当。每一种疫苗都有其特定的保存环境、保存期,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按要求保管,坚决杜绝使用过期或失效的疫苗。购疫苗应从保质量、守信誉的大厂家直接进货,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接种前应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按说明的方法接种。
第四,尽量减少接种应激。接种疫苗本身是一种应激因素,或多或少会给鸡带来影响。为了减小这种应激作用,在免疫前后2~3天增加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一般增加2~3倍)。在接种疫苗的同时不要进行断喙、转群、换料等工作,否则将影响抗体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