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采种技术
韭菜是雌雄同花、虫媒花,异花授粉植物。采种时要求与其他品种隔离1000~2000米,以保证种子的纯度。韭菜是多年生植物,播种当年不能开花结籽,翌年开花,以后每年都可开花结籽。1~2年生韭菜处于幼龄阶段,3年以后才进入壮龄期,宜用3~5年生的植株作为采种株。
韭菜种株开花结籽需要消耗大量养分,所以一块采种田不能年年采种。韭菜采种栽培可与商品韭生产结合进行,即韭菜生产田达到壮龄后,轮换选出一块地作翌年的采种田。地块选定后,头年就加强管理:要少收割,收割时留茬较一般生产田高2~3厘米。收割后要施肥浇水,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夏至前后(6月下旬)要蹲苗防花薹徒长、倒伏。小暑、大暑(7月份)期间,植株陆续抽薹,宜勤锄防草荒。立秋(8月上旬)以后植株陆续开花宜少浇水。韭菜花期长达50~60天,应留盛花期的花蕾,摘去始花期和终花期的花蕾,使种子成熟基本一致。为了防止花茎倒伏,可将相靠近的两株花茎束在一起,或立支柱。花谢种子灌浆时宜浇水追肥,使籽粒充实饱满。寒露(10月上旬)前后花薹开始变黄,应观察果皮颜色,及时采收种子。收籽过早籽粒瘪瘦,过晚收则果皮开裂,种子脱落,应在果皮已现黄绿或少数果皮开裂时,于清晨剪取花球。花球晾干脱粒,搓出种子,剔除杂物,写明品种、采收日期等,分别保存。每667米2
采种田可收种子50~80千克。
母株采种后,由于消耗了较多养分,长势显著衰弱,宜多施肥、灌水,促其恢复生长。对于不采种的地块,应及时采摘幼嫩花薹上市,以减少养分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