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蒜虫害防治
葱蓟马、蛴螬、斑潜蝇、茎线虫等见韭菜、葱节有关部分。
1.葱地种蝇
危害情况、形态、生活习性等见韭菜葱地种蝇(图5-20)。
图5-20葱地种蝇
1.雌成虫2.卵3.幼虫4.蛹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播前剔除霉变、受热、受冻、受伤害的种瓣,以免腐烂招葱蝇产卵;可用80%*可溶性粉剂20倍液拌种,50千克种瓣用药液5升;选用麦茬地,深耕晒垡,忌用生粪,农家肥要充分腐熟,均匀深施;发生蛆害时勿用粪稀,烂母前追施2次氨水,可减轻蛆害;用糖醋液诱杀成虫,配制方法是糖、醋、水的比例为1∶1∶3,加少量*拌匀,倒在有锯末的碗中加盖,在晴天白天置于蒜地诱杀。
(2)农药防治在幼虫危害初期,用生物农药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灌根或随水冲施;成虫产卵时,用21%氰戊·马拉松(增效)乳油6000倍液,或2.5%*乳油3000倍液,每7天喷1次,连喷2~3次;或用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90%*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杀蛆。
2.蚜虫
【危害情况】危害大蒜的蚜虫有葱蚜、桃蚜、棉蚜、豆蚜和萝卜蚜(菜缢管蚜)等。在叶片上刺吸汁液,使叶片卷缩变形,停止生长,严重时死亡。蚜虫还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传播病毒病。
【形态特征】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6~2.2毫米,无翅胎生雌蚜,其中萝卜蚜体长1.6~1.8毫米,卵形,全身黄绿色,或覆以少量蜡粉,体背各节有浓绿色的小横纹,腹管短,末端达尾片基部,尾片有两对侧毛。桃蚜体长1.8~2.1毫米,体绿色,有时为黄色或樱红色,腹管较长,为尾片的2~3倍,尾片绿色,有3对侧毛(图5-21)。
图5-21蚜虫(孟晓云等)
1.菜缢管蚜成虫2.菜缢管蚜若虫3.棉蚜成虫4.桃蚜成虫
【生活习性】以卵在蔬菜、棉花、桃枝芽上越冬,或以幼虫或若虫在温室、大棚、菜窖等温暖地越冬并继续危害。有翅蚜迁飞扩散繁殖,干旱、温暖的春、秋季危害严重,夏季高温多雨时危害较轻。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清洁田园,清除田间杂草、残株、落叶,实行烧毁或沤肥,以减少蚜源;用黄板诱杀,或用银灰色薄膜避蚜;精选蒜瓣,剔除伤、冻、霉、黄、软瓣,以免在地中腐烂招蝇产卵;种瓣处理,可用80%*可溶性粉剂20倍液拌种,每50千克用药液5升。
(2)农药防治幼虫发生初期用2.5%*粉剂撒在植株基部及周围土壤中,或90%*可溶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装在喷雾器中,去旋水片,将药液注入根部土壤中;成虫发生盛期可用糖醋液诱杀成虫,配制方法同葱地种蝇;根部有幼虫时可结合浇水,每667米2
施入50%辛硫磷乳油1千克,或48%毒死蜱乳油0.5千克。
(3)生物防治田间释放人工繁育的七星瓢虫、食蚜瘿蚊、烟蚜茧蜂等天敌捕食蚜虫。
3.迟眼蕈蚊、异型眼蕈蚊
又名黄脚蕈蚊、韭蛆,危害葱蒜类蔬菜。
【危害情况】春、秋两季危害严重,常混合发生。幼虫危害大蒜根际,蒜根被蛀断;鳞茎蛀成孔洞,后期危害造成鳞茎裂开,蒜瓣裸露,布满幼虫分泌物;蒜株矮化变软,叶片失绿,倒伏。
【形态特征】成虫为小型蛾子,黑褐色,卵椭圆形,乳白色;幼虫体细长、白色,头漆黑色,无足;裸蛹黄白色,羽化前灰黑色。
【生活习性】在京津地区1年发生4代,以幼虫在大蒜鳞茎内或周围3~4厘米表土层内以休眠态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化蛹,4月初至5月中旬羽化,喜在阴湿弱光环境下活动,成堆产卵于蒜株周围的土缝内或土块下,幼虫孵化后分散危害,成虫对未腐熟的粪肥无趋性,黏土地比沙土地发生量少。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行冬灌、春灌,消灭幼虫,灌水时可加农药毒杀。
(2)药剂防治成虫羽化盛期(4月下旬)喷21%氰戊·马拉松(增效)乳油6000倍液,或2.5%*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75%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杀灭,上午9~10时施药效果较好。在幼虫危害盛期(5月上旬),发现蒜株叶尖开始发黄、变软,并逐渐向地面倒伏时,用75%辛硫磷乳油500倍液,或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防治。
4.大蒜螨类
【危害情况】有根螨、伯氏噬木螨等。根螨以成螨和若螨蛀入大蒜根、茎、鳞茎取食,使根受损,须根脱落,鳞茎软化、腐烂、发臭,引起植株枯萎死亡,缺苗断垄;贮藏蒜被害时,蒜头腐烂发臭或干燥成空壳,失去食用价值。伯氏噬木螨以成螨和若螨危害贮藏蒜,初在蒜头基部或伤口取食,以后蛀入蒜瓣内部咬食,大蒜呈许多沟痕和凹陷,蒜瓣上有碎屑和虫粪,还流出汁液。
【形态特征】根螨成螨体长0.58~0.81毫米,宽卵圆形,形似洋梨,体表光滑,白色发亮,螯肢和附肢浅棕色,有背毛4对,足4对,较短粗。伯氏噬木螨虫体乳白色,光亮,有透明感,雌螨短椭圆形,体长约1毫米,宽约0.6毫米;雄螨体型较狭小,前端锐尖(图5-22)。
图5-22大蒜根螨和伯氏噬木螨(仿高鸿生等《蔬菜植保员手册》)
左1.雄螨背面2.第一对足后面3.雄螨后半体腹面右1.成螨背面2.休眠体腹面
【生活习性】根螨以成螨和若螨在被害作物内或土壤越冬,卵在蒜头上越冬。成螨散产卵于蒜头表面凹陷处,每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一般20~30天繁殖1代,发育适温20c~25c,易发生在有机质丰富的酸性沙质土中,春、秋季为繁殖高峰,夏季高温数量减少。腐嗜酪螨不耐高温,抗低温,性活泼,行动迅速,具群居性,喜生活于潮湿腐烂发霉环境,以卵或各种虫态在大蒜内越冬。瘿螨以成螨及卵在大蒜内越冬,危害贮藏的大蒜。
【防治方法】田间防治,与大田作物进行3~4年轮作;种蒜选种,去带病虫的蒜,播前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浸泡种蒜24小时;贮藏蒜,用硫磺粉熏蒸贮藏室及大蒜,每平方米用100克硫磺粉加锯木屑密闭熏蒸效果好,但卵无效,需孵出后再熏1次。
5.大蒜粪蚊
在大蒜整个生育期都可危害。
【危害情况】属于双翅目粪蚊科的害虫,对吉林省栽培的一些大蒜品种造成危害。蛀食假茎、蒜瓣的外皮,使植株枯萎,鳞茎变软、变褐、腐烂,瓣肉裸露,蒜头腐烂。
【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2.5~2.8毫米、宽1~1.1毫米,黑色,有光泽;卵长椭圆形;老熟幼虫体长3.9~4.1毫米,黄褐色,无足,蠕动;蛹长2.5~3毫米,宽0.5~0.8毫米,头部很像幼虫,无刺。
【生活习性】以蛹、老熟幼虫在土壤或鳞茎中越冬,成虫在土壤表层成堆产卵,幼虫孵化后则蛀食假茎基部,由外向内蛀食,使植株萎蔫枯死。蒜瓣形成时,幼虫蛀食嫩皮部分,使蒜瓣变软、变褐、腐烂,瓣肉裸露,整个蒜头腐烂。群居,在被害植株内常有数条乃至数十条聚集在一起。生育适温15c~27c,成虫有趋腐性,喜在潮湿、弱光、有腐烂物处活动。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与其他作物行3~4年轮作;深耕晒垡,消灭土中的蛹和幼虫;生长期间中耕除草,使根际土壤干燥,抑制虫卵孵化和幼虫活动。
(2)农药防治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杀成虫,或用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灌根杀幼虫。
6.轮紫斑跳虫
【危害情况】危害蒜苗。
【形态特征】成虫近球形,紫黑色,柔软,体长约1毫米,具咀嚼式口器,腹部近球形,后腹有弹跳迅速的弹跳器,若虫与成虫相似。
【生活习性】以成虫、若虫在土壤中越冬,群集低洼潮湿的腐殖质土壤内,抗寒,10c左右开始活动,啃食叶肉正面,危害严重时叶片被啃食得只剩叶脉,蒜苗枯死。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轮作深翻,减少虫源;基肥充分腐熟;控制浇水,中耕松土,防止土表过分潮湿。
(2)农药防治植株下部叶片和周围地表喷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50%*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消灭成虫和幼虫。
7.绿圆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