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温室囤韭栽培 - 韭菜葱蒜栽培技术 - 顾智章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七)温室囤韭栽培

露地韭菜生长5年以后,植株长势衰弱,产量下降,此根蔸准备淘汰时,可于韭菜休眠回根后,将韭根刨起,短期用土埋好,于12月下旬囤栽在温室内,借太阳热能或辅助加热使韭菜生长,囤韭栽培的温室结构、根株的培养与温室青韭栽培相同。

1.韭株准备

韭菜入冬后地上部枯萎,在土壤夜冻日融时挖出根蔸。如果过早挖出,韭根养分积贮少,影响产量,且埋藏时易发热、发芽、腐烂;过晚则土壤冻结,挖时又伤鳞茎又费工。刨收韭蔸前贴地面把枯萎叶片割净,浇1次小水(地湿可以不浇),翌日挖收。注意少伤根,抖净根际泥土,堆成圆锥形堆,立即盖土防止根系水分丢失,萎蔫。

囤韭前将韭蔸取出化冻,抖开,适当喷水至湿润,堆成33厘米左右高的堆,用席遮盖,在10c~15c的温室内催芽,每天上下翻倒1次,使温度均匀一致、发芽整齐。韭菜根蔸发芽后,将根株捆成小捆,切留须根7~8厘米,以便栽植深度与出苗高矮一致。

2.囤栽

在整平的栽培床上东西向开沟,沟宽18厘米,深12~15厘米,把韭蔸一捆捆紧靠着栽下,鳞茎上部与地面平且整齐,根系要舒展勿弯折,周围用土填好,镇压,以免浇水后根株向上漂起,行距3厘米左右,直到逐行囤满整个栽培床为止。

3.浇水追肥

根据土壤保水能力、外界气候和植株生长情况而定,一般囤韭当日或翌日浇1次大水促进缓苗,苗高3厘米时浇第二次水。苗高10~12厘米是韭苗旺盛生长期,需水较多,灌水后隔3~5天再浇水1~2次。收获前4~5天再浇1次水,可使产品柔嫩,产量提高,对保水力强的土壤可少浇水。阴雨雪天、低温、高湿、晴天中午忌浇水。第二、第三茬应在韭苗高6~7厘米时浇水、施硫酸铵等促韭苗生长增产。收获后伤口未愈合时忌浇水,防止腐烂。

4.培土

培土可提高韭菜的质量,应根据韭菜生长的速度分次进行,每次培土高度不应超过叶鞘和叶片的交界处。第一次浇水后,田间易出现鳞茎裸露,表土凹陷不平,应于浇水翌日培1次土,使幼苗生长整齐。株高6~7厘米时,植株生长较快,应每隔1~3天培土1次,直至收获前4~5天为止,共培土4~5次。培土应选用晒暖和筛细的土,选择晴天下午无露水时进行,培土厚度要均匀,而后用竹耙搂一下,以免土块压住叶片影响生长。第一茬收获后要清土,使阳光照射到根际促苗生长。第二、第三茬由于韭菜长势减弱,培土次数和厚度可适当减少。

5.通风、保温、防寒

韭菜在日光温室中生长,白天依靠太阳辐射热能提高室温,夜间应盖蒲席保温。白天控温低于22c,夜间保持5c左右。揭盖蒲席时间根据外界气温而定,一般日出时揭席,下午4~5时盖席,夜间气温过低时应临时加温。

囤韭浇水后易增加室内湿度,引起韭菜根叶腐烂,故需通风降湿。第一茬韭菜从囤入到培土前,由于植株较小,外界气温低,可不通风。培土期间正是韭菜生长盛期,浇水也多,应适当通风;韭菜高20厘米时应加大通风量。随着外界气温增高,第二、第三茬韭菜宜逐渐加大通风量,以保持室内适当温度,超过22c时应加大通风量,从薄膜拉缝开始直到后墙开窗,促进空气对流。

6.收获

囤韭后30~40天,植株高达25~28厘米时便可收获。收割部位与前同,第一茬的收获量每平方米约7千克左右。第二茬增施氮肥,产量可与第一茬相同,第三茬植株生长势衰弱,产量较低。3茬收割后,根株即弃去不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