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阳畦盖韭栽培
韭菜栽培在平畦中,当初冬回根后,在畦周围筑起土埂,其上加覆盖物进行冬春季生产的称阳畦盖韭栽培。又根据有无透明覆盖物分为热盖和冷盖。热盖是白天覆盖薄膜等,可以吸收阳光增温,夜间盖蒲席保温的阳畦;冷盖是白天无透明覆盖物,仅夜间盖蒲席防低温的阳畦(图2-5)。
图2-5阳畦
1.阳畦热盖韭菜的栽培技术
(1)阳畦的结构与建造阳畦一般东西延长,宽1.7米,长6.6~13.3米。四周有土埂,北框高35~60厘米、顶宽13~15厘米,南框高20~45厘米、顶宽25~35厘米,东西框略倾斜,与南北框平齐。畦上盖薄膜,夜间再盖蒲席,便于日间增温,夜间保温。北侧有风障,便于挡住寒风,稳定气流。
韭菜阳畦的结构、规格与育苗阳畦相同,但建造时间和方法不同。育苗阳畦是先建阳畦后育苗,韭菜阳畦是先栽韭菜后建阳畦:方法是初冬土壤封冻前,沿着韭菜畦四周从畦外取土,筑成四面高埂,而后踏实拍紧,再立风障。因为韭菜有阳畦保护,早熟效果要比风障韭菜好。
(2)栽培技术一般用2年以上植株。韭菜的播种、栽培、管理等同露地韭菜栽培。宽垄丛植于准备建阳畦处。秋季加强肥水管理,入冬韭菜进入休眠时浇1次冻水,供覆盖后土壤解冻时幼苗萌发用,浇粪稀水更好。在土壤封冻前再建阳畦。热盖韭菜主要供应新春市场,可在春节前60天左右加盖覆盖物。覆盖前先清除地面枯草残叶,夜间盖蒲席,让畦面土壤慢慢解冻,3天后再覆盖薄膜等透明覆盖物,以增加畦温,夜间盖蒲席保温。热盖韭菜第一茬生产时气温较低,一般不必通风。第二茬当气温超过24c时,就要适当通风。
灌水根据土壤墒情和地下水位而定,一般盖膜前应浇1次水促进新芽萌发。头茬生长期间需浇水2~3次,分别在培土前、收获前浇1次水,施肥应在第二茬新芽萌发时进行,每667米2
追施硫酸铵20千克左右,以满足韭菜旺盛生长的需要。
培土可以提高韭菜的产量和品质。一般在韭菜株高6厘米时进行,先搂去畦面杂物,再培土至叶鞘、叶片交界处,以促进叶鞘遮光软化。以后随韭菜生长再培土3次,培土总厚度7.5厘米左右。细土应事先在畦外准备好,筛细晒暖,在下午1~2时地温最高时进行,以免降低畦温。
收获期、产量与外界气温密切相关。一般头茬韭菜生长时气温最低,生长速度慢,约需60天才能收获;第二茬韭菜生长时,外界气温升高,生长速度加快,只需25~30天就可收获。以后可不覆盖。一般收割三茬后就不再收割,需要养根为翌年生产做准备。
2.阳畦冷盖韭菜的栽培技术
冷盖韭菜由于白天无透明覆盖物,故冬季不能生产。立春以后,当夜间最低气温高于0c时,可在夜间覆盖蒲席于韭菜畦上,白天揭开,接受阳光照晒,2周后表土化冻,再过3~4天韭菜新芽开始出土。以后根据外界气温揭盖蒲席,使其白天充分接受阳光,提高畦中地温,夜间盖席保温。以后揭盖蒲席的方法是早春时晚揭早盖,惊蛰以后早揭晚盖,随气温升高,晚上可以不盖蒲席。其他浇水、培土等与热盖韭菜同。
冷盖韭菜从盖蒲席到收获需50~60天,头茬于3月下旬收获,第二茬不盖蒲席,经23~25天收获,去风障后还可收获第三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