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抗洪救灾 - 威震山南 - 山顶洞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威震山南 >

第二百三十一章抗洪救灾

一九四四年五月中旬,东南亚地区受印度洋季风影响进入一年一度的雨季。本来近三年海洋季风较弱,雨量少些。可今年进入五月份大雨一直不停地下着,流经林芝特区和孟加拉特区的雅鲁藏布江汇合了发源于印度的恒河一直高水位运行。缅甸境内的伊洛瓦底江和萨尔温江,泰境的湄公河也同样大水汹涌,给山南边区的人民和田地,工厂造成巨大威胁,同时考验着边区政府的执政能力。

周镇山从前世的资料中早就知道一九四四年的大洪水给东南亚造成巨大损失。光孟加拉地区就有六百万人受灾,死亡六十万人。所以在考察孟加拉特区时就特别强调了修整江堤,迁移平原低地的居民村落,储备救灾物资。在人员整训方面也大力加强了部队,预备役和民兵的应急响应。

周镇山和山南边区政府的努力并没有改变大自然,她还是沿着历史的轨迹发展着。好在孟加拉平原区的村寨大部分实施了搬迁,至少减轻了抗洪的强度和百姓的伤亡。孟加拉特区政府在政府主席旦东和武装部长郑尔明的领导下夜以继日地战斗在抗洪抡险的第一线。联防军二师自从改编为独立师后调入斜谷,孟加拉的主力部队主要是任然的七师,新组建的高哓松的海军也全部投入到抗洪救灾工作中。

凡是有一弊则有一利,地处封闭封建的孟加拉地区的各民族群众在汹涌的大洪水面前真正认识和了解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特区政府和奋不顾身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联防军指战员。武装部长郑尔明在全力指挥抗洪抢险的同时则对企图搞独立的分子和敌特,流氓等亳不手软,亲自下令抓捕了一大批并送到江堤实施劳动改造,给以后的治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实,通过洪灾还打破了原孟加拉地区一村一寨一姓的原始治理格局,各族在抗洪自救中加快了溶合,充分认识到团结的利处,给乡村农业实现大规模机械化合作耕作提供了认识基础。

进入六月份,孟加拉特区的大洪水一直在持续上涨,好在低洼地区的百姓全部转移到高处。二个月的洪水只造成了三百二十人死亡或失踪。

山南边区政府的领导们目前的主要任务是调运各种生活物资,全力保障灾民的生活。在辖区内的雅鲁藏布江,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公河上行驶着许多大小船只运送粮食和药品。

六月中旬,密支那山南边区政府联防军指挥部。周镇山双眼通红地放下刚签属完的文件,报务员拿着一杳电报走了进来:军长,周强发来急电!

周镇山用手帕擦着眼晴说:先放下我一会再看。

报务员看了看军长熬的通红的双眼道:军长我念给你听吧。

好,念吧!

联防军部,周军长:由于德军全面失利,美英苏三国外长在雅尔塔密秘开会以决定二战后的世界局势。

根据可靠情报,原印度次大陆及缅甸,孟加拉,泰,老,柬

等旧英属范围仍由英国管理,安南及印尼,菲律宾,新加坡划规美国管理,中国东北,内外蒙划规苏联管理。中东,日本本土暂未达成协议。德国将一分为二由苏美两国分治。周强。

报务员念完,心情紧张地看着军长,以为周镇山必须大怒。岂知周镇山拿开手帕平静地问:完啦?

是,只有这些!

你将原文转发给蒋总统,陕北两地,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你出去叫钱副军长,修副军长,张部长,雪莲部长来我这开会。去吧!

雪莲来的最快,看到周镇山通红的眼晴急问:这是咋的啦,疼吗?

哈哈,不碍事的。吃点药就好啦!

今晚别再熬夜了,好吗?

周镇山指着桌子上的电报苦笑道:这不,麻烦事来了,能休息吗?

雪莲握住心上人的手说:在怎么也不能不要眼睛吧?今晚必须休息一晚!

钱德贵和修五跨进门来接口问道:谁不要眼晴啦?

雪莲脸红道:你看军长的眼晴,说他也不当回事!

钱德贵上前仔细地瞅了瞅说:不要紧,就是熬夜上火了,等会我整点草药熬水喝,很快就好了。

周镇山指着桌子上的电报说:你们先看电报,等张部长到了就开会。

三个人围在一块看电报时,张大山打着雨伞走进屋子。

侍张大山坐下,周镇山点上一支烟重重地吸了口道:周强的电报大家也看了,先说说你们的看法!

钱德贵气偾地说:对法西斯有这样的瓜分势力范围我不觉的意外,可美英苏是我们的同盟啊?怎么会这样!我的意见是不予理会,看他们能咋地?

修五谨慎地说:当前我们边区正值抗洪救灾的关键时期,最好不要与美英苏三大国撕破脸把关系搞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才是首要任务。

雪莲紧绷着脸道:美英帝国出卖中国的利益一点都不奇怪,这是其本质所决定的。可社会主义苏联为什么也这么卑鄙?

周镇山扔掉烟蒂道:列宁在一九一八年曾经宣布说:要归还沙俄帝国侵占的中国远东领土。到现在,你们看到他们有丝毫归还的意思吗?不仅这样,苏联还在策动着外*呢。只是中国还在抗击着百分之八十的日军使其免于两面作战才没有具体实施。我想随着德国的战败,苏联很快即将有所动作。

张大山沉稳地说:我们知道军长组建独立师必有深意,果然列强们曝露出豺狼面目。军长,你就说吧,我们应该怎么做?

周镇山严肃地说:即使东南亚不曾发生洪灾,美英苏等国也不会停止觊觎我们的野心,更何况国内!哈哈,我认为发生天灾并不可怕,反倒凝聚起了百姓的信念。开完会后,雪莲立即给周强发报:一,命令在美英的各大药厂减产百分之三十,将百分之五十的产品库存并运回来。命令各相关科研机构中止与英美苏的研究项目。命令外贸机构中断高技术产品出口转营国内。

二,命令外事部向美英苏提出严正抗议。

三,命令戴安澜副军长克服雨季造成的困难,十日内攻克曼谷,尽快占领曼谷湾各港口。

四,命令独立师立即空运内蒙大青山,以尽快速度向外蒙古推进。尽快消灭挡在路上的敌军,占领乌兰巴托。

五,命令高晓松整军备战,从严训练部队。没有军部命令不可出战。

六,命令双龙山兵工厂科研所即刻实施*工厂化生产,尽快装备空军海军部队。

七,命令科学院钱院长牵头,在近期内试爆核弹。

众人听了大吃一惊,却纷纷掌起掌来。

周镇山接着说:自从满清朝以来,我们备受列强欺侮,还不是国力不如人,军力不如人,四分五裂吗?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战胜日本侵略者,同时也能战胜殖民侵略者!

修五问道:如果国内二大政党不予配合我们怎么办?

刚刚报务员已将周强的电报原文发往重庆,陕北。这是考验二党政治领袖智慧的时候啦!我想两党的领导人都是伟大的民族主义者,修副军长切勿担心。

紧接着,周镇山和他的弟兄们仔细研究了以后的各项实施措施,形成了一整套战略。面对汹涌的洪水和严峻的国际形势,山南政府的决策层形成了坚强的合力。

东线战场,四,五,六师同样面临着严重的困难。泰境南部和孟加拉平原的地势一样也是地处河流纵横,湖泊遍布。这给部队行军机动带来巨大难度,致使配置了大量重炮汽车的部队行动更加迟缓。

就在李云龙的三师剿匪取得重大战果,泰境土匪被剿灭一空时,戴安澜指挥三个师二十多万部队开始南下。

此时在泰境的日本已经是兵员枯结,本来想从东南亚取得战略物资以战养战的日本天皇裕仁和日本财阀,军阀万没想到山南边区横空出世,一刀斩断了这群侵略者的美梦。

退到泰南平原区的日军早已失去了昔日侵略华夏的英风锐气,武士道精神也鼓不起部队的士气。再加上大雨滂泊,事先修筑的战备工事大多淹没在水中,这让十几岁的儿童兵们更失去了战斗的勇气。

日本在与中国的历次战事中获得了巨额培款,使日本的文化,社会基础,工农业基础有了很大提高,但日本的年轻人同样养成了好逸恶劳的习性,加上军队内部军阀习气严重,使泰南日军几乎到了溃散的地步。

戴安澜在侦知日军江河日下的情况下,果断地指挥四,五,六师兵分三路南下。部队很快击溃了趴在泥水中的日军守备队(三流地方部队),于六月底收复泰境。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