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北上日照(三)
延安,主席办公室窖洞。
中央军委会议由主席主持进行。参加军委会议只有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八路军政治部任必实主任,组织部康生部长,军委委员张国涛共六位在陕北的委员参加。
主席亲自宣读了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恒的电报,看着在座众人惊诧的神色笑道:呵呵,同志们,这是山南边区送给我们党十个师的装备,还有一个兵工厂的生产设备。大家谈谈要怎么样利用这些武器壮大我军?
朱老总道:有二个方案。一,给全军部队换装,我军现有部队一次性换成日制武器,这样就彻底解决了主力部队缺枪少弹缺少轻炮火力的局面,省时省力,可以快速提高部队整体战斗力。二,扩编十个正规师。这样的好处是增加了我军部队数量,增强了战争潜力。但形成战斗力较慢,同时也面临着缺少基层干部的局面。另外,蒋委员长肯定要责难我们啦!
主席站起来说:老总你倾向哪个方案?
朱老总道:我感觉第二方案好些,抗日战争也不是朝夕就能解决的,人多枪多总是好事嘛!我们更不必瞧老蒋啥子脸色。
任必实说:这人多枪多耗费也大呀!这十个师得二十万人吧,陡然放在哪个根据地也养不起呀。
嗯,副主席谈谈看法?主席笑着点名道。
周副主席喝了口水,放下茶杯说:我在想山南联防军,他们部队人数也不甚多。据说也就七,八个步兵师,不到二十万人。可日军总是被成建制的歼灭。这说明他们的部队是采取精兵战略,当然还有其它深层次因素。比如武装部领导的地方部队总是能够及时将训练优秀的二线战士补充一线主力等等。
张国涛道:我看老总的意见好,这些武器不集中使用扩编部队就太浪费了!
康生的意见呢?
嘿嘿,二条方案都很好!我在想那山南边区向我们借政工人员是啥意图?
众人听完一愣,任必实问:康部长你考虑山南啥意图?
是啊,天上怎么会有掉馅饼的好事?我断定山南定有巨大图谋!
啊?众人,包括主席在内都被其惊人断言吓到啦。
主席深思一会儿,点上一支烟,狠狠的吸了一口。慢慢平复了一下心情道:这事确实匪疑所思,但枪支弹药,机械设备摆那了。我们考虑研究的是如何使用好这批武器。我也决不相信山南联防军就能从缅甸跑过来抢走我们点啥!
主席说完道:立刻组建二十万部队确有极大难度,我同意将武器尽快调拨进八路军各师解决部队武器短缺的问题,也就是补充一线主力,着力训练精兵。换下的武器交给二线部队,不必急于主力扩编。大家同意吧?
同意,同意!众人都表态。
好!关于武器就分给三个主力师啦!
朱老总道: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前期我军武器装备,士兵训练均不及日军。我们的战术也以游击战为主,运动战,攻坚战为附,这使我军的力量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事实证明主席的战略战术主张是正确的。经过几年抗战已极大地锤炼了的部队,这次有了这么多武器补充部队以后,咱们八路军,新四军应该尽快加强正规化建设。让部队逐渐适应一定强度的运动战,攻坚战。
对头,当时咱是叫花子,土八路咋和鬼子比宝硬拼?现在早些着手解决个别部队游击习气严重且不重视根据地建设的问题正是最佳时机。主席在烟灰缸里按灭烟蒂接着说:在给一线主力部队充实武器的同时应该重视部队的炮兵建设。周副主席的意见呢?
可以,但我考虑可否请山南边区支援我们一些火炮或生产火炮的设备。据说他们不仅能生产122毫米重炮,最先进的飞机也已开始试飞。咱们边区的军工技术太落后啦。
任必实道:我同意周副主席的看法,山南边区的工业基础,技术人才早前并不比我们强。为什么人家用了两年时间赶上了日本?我想是不是咱们总认为自己条件差,低子薄,没有解放思想?
朱老总笑道:山南周镇山的火箭筒图纸可帮了咱们大忙,兵工厂投产以后,每个连只装备了一具,鬼子的碉堡就全成了摆设。周副主席你若再整来火炮生产线,哪管75毫米的也好。呵呵,咱们部队战斗力增加的可不止一倍。
主席道:同志们说的对,咱们的军工确实从无到有发展了不少,但在规模上,人才上确实没放开手脚发展。山南边区就是我们的榜样,今后应象重视一线部队一样来重视与加强军工企业的发展。
康生为难地说:我是管组织人事的,我知道咱们军工人员确实不多,再说谁愿意从一线部队跑去练铁呀?
任必实道:如果成立军工部,老康你乐意去当部长吗?
康生连连摇头道:任主任还是你去吧!
连我们都不愿意去领导军工,可见下面的部队领导干部。我想就是给了我们制造飞机的工厂,同志们保证会领导好吗?主席生气的将烟摔在桌子上发火道。
周副主席站起来说:由我来领导军工企业好啦!同时建议中央组建军事工业部。
同意,同意!
主席脸色好看了许多,(当然发火生气并没指康生)。下面大家谈谈山南联防军借人的事情!
朱老总道:古人说: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共产党人更不能忘恩付义!我建议可以从各师,团级干部调十人去。
周副主席道:关键要选军事政治过硬的干部,最好能加入山南空军。
主席笑道:各位不要小家子气,要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才行。人家在给我们培养海空军人员呢,为什么不能派出大批有文化,作风硬的人员赴山南学习啊。
康生道:这派出人员有什么标准?
主席道:这事交罗荣恒办理,人员从一一五师出,我们不干涉。
周副主席道:行!应该同时派人进入军工企业学习。
朱老总笑道:看来组建军工部势在必行喽!
哈哈哈哈!众伟人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罗荣恒收到中央的电报以后,马上招开了一一五师级干部会议。会上罗荣恒先宣读了军委的电报,然后说:武器分配方案要等军部命令,现在要研究到山南的学员名单。大家畅所欲言!
对山南的好奇与向往顿时让会议室热闹起来,至半夜决定了到山南全部五百人的名单。最后,罗荣恒让丁参谋给军委发去了学员名单。
港口卸船的工作乃在繁忙的进行着。经过一日一夜抢卸终于将一万二千吨的大船卸光。第二艘八千吨级货轮也靠上了码头,罗荣恒一边命令部队严防围边日军突袭,一边号召各部队克服疲劳尽快卸船。
罗荣恒和许世有看着渐渐搬空的卸船暗暗松了口气。许世有道:政委,再有半天就能完成任务啦。
罗荣恒回身问站在旁边的丁参谋:日军有什么动静吗?
政委,我们没有接到前方报告!
突然,远方天边传来一阵飞机的轰鸣声。卸船搬货的战士们出现了一阵混乱。
高晓松从人丛中跑了过来高喊:罗政委,许司令,告诉战士们不要惊慌,来的是日军侦察机!
许世有亮开大嗓门吼道:别乱,是侦察机!该干啥干啥,别乱!
很快!场面平静下来。战士们的工作效率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