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暗潮涌动(一)
周镇山站在讲台前讲道:弟兄们,从小的目地上讲要让自己的亲人都过上好日子,从大目标上作要让你身过的人,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都能过上好日子要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大家共同富裕。山南边区地大物博,资源雄厚。政府决定:我军将士南迁的亲属可以获得政府的特殊优待,希望你们给家中父老去信,动员他们来到山南定居。大家也都去过缅北,孟加拉和林芝的山山水水,情况大家基本都熟悉,政府会在各方面给予南迁人员解决实际的困难,给予切实的帮助。你们的家人不是想种田吗?政府可以将新开垦的土地按人口分给你们无偿耕种,并有合理的保护收购价。需要种子,肥料,机械,资金等政府会借贷给你的家人。你们的家人不是想作工吗?我们有非常多的工矿企业,工资也十分优厚,发明创新者还有重奖。呵呵,有人认为经商可以赚钱,那就很好,山南商业联合总会会指导大家怎么作好生意,会给战士的家人解决资金,解决经营场地。同志们,山南的大好形势是你们英勇奋战浴血沙场争取来的。滇缅公路已经打通,山南政府在怒江沿岸已经开始设置移民点,你们的亲朋可以顺利通过移民机构的安排进入山南。也会充分尊重个人的意愿安排合适的工作。另外,山南政府将施行义务教育,我想在不远的将来,每个家庭都能出一些秀才。
同志们,你们是最优秀,最勇敢顽强的军人!为了收复河山赶走侵略者,保卫我们自已的胜利成果,坚决消灭掉我们的敌人!
哗哗哗,激烈的掌声冲向夜空。战士们谁没家人亲属,军长以政府主席的身份作出的*承诺让战士们热血沸腾。
周镇山在很短的时间内调整好了这支部队迎战强敌的思想准备。
在三十年代,华夏百姓经受着太多太多的剥削与压迫。公平,正义也只是停留在某些知识精英的口中。整个中国是贪腐遍地,军阀横行,土匪多如牛毛无处不在。大多数百姓都在苟延残喘,就象川中连旱三年就饿死百姓数百万之众。
*红军能迅速取得百姓的拥戴,正是施行了正确的均贫富路线。北上抗日也是施实了减租减息的惠民工程。有些人为了拉拢即得利益集团而视百姓如草芥,失去民心又丢掉执政权其实只是或早或晚的时间问题。
周镇山早已有大规模移民于山南的构想,不论战争潜力或改造民族结构,此时移民都已水到渠成。远征军将士的亲属大多分布于两广,四川一带,他们能较快适应山南的气候,所以,大规模动员移民从远征军老部队这里开始自是上策。
川中已经大旱了两年,这事最令周镇山揪心。但滇缅公路不通他也束手无策,国府顶住日军疯狂进攻已属不易,岂能奢望其救助灾民?
当联防军攻下腾冲后,周镇山第一时间就给怒江对岸惠通桥头的守军写了一封信,要求守军马上修复炸毁的大桥,提议按时修复大桥可以支援他们一批日制武器。当然这是最好的激励!
周镇山快速撤军向南,打消了龙云和国府的疑虑。在一架飞往重庆的运输机上,联络组长沙子乔带着戴安澜写给蒋总统的亲笔信在重庆机场降落,向飞行人员打了招呼后走下飞机。沙子乔望着飞机加满油后向北飞走以后,才坐上联络组接机的吉普车驶向歌乐山。
他的任务是送信。
联防军的所作所为,在缅北的一系列胜利,国府早已通过密支那的联络处那里得到准确的报告。山南广播电台每日的新闻述评也都进行了报道。此时的重庆歌乐山总统别墅里正在开会。当然能在此地开会的人也不可能多。除了蒋总统和秘书长陈布雷,还有陈诚参谋总长,何应钦部长,以下的就是新五军长杜聿明了。
一阵敲门声,蒋总统瞅了瞅门口。陈秘书长走过去开门,见是戴局长。轻声说:进来说吧!
戴局长整整衣领进屋敬礼道:报告校长,山南沙子乔送来一封信,是戴安谰给您的亲笔信。
嗯?刚才和光亭还谈到戴安谰,把信给我吧。
校长,山南和陕北连系的很是密切。刚接到机场报告,山南又给陕北运了十吨药品和一批医疗器材。
蒋总统面色一沉问道:你没和沙子乔谈谈药品的事吗?为什么光援助陕北啊?
校长,这事我问了。沙子乔说这是陕北用黄金买的,如果我们也可以出钱的话,山南给我们降价二成。
娘西皮!陕北连饭都吃不饱,哪来的黄金!糊日鬼那?
蒋总统大怒骂道。
骂完把信递给陈秘书长说:看看戴安谰的信说了些啥?
陈秘书长接过信打开念道:校长钧见:匆匆一载未见甚是想念,然前线战事正酣不能脱身至渝,今书信一封希校长见谅。
自年初随军南进抗倭,回军时中炮负伤,全亏军长周镇山亲手执刀手术挽回一命,滞留缅地养伤。联防军实救吾一命也。
伤愈本该回渝归队,乃见手下浴血兄弟均留在缅地抗战,不忍弃之,故留于山南任联防军副职以为号召。但我想只要尽心力为国为民有益之何论山南地北?
身在缅北参与军事,眼见山南政府于战时艰难,然斗志极高,深为感动,为兵为民尽心竭力服务时,方确信取胜之道在民间。
前日联防军经过松山血战,歼灭怒江残敌。现滇缅公路已通,赶日军于内比都附近,收复仁安羌。缅甸战局进入新的时期。
为求抗战之最后胜利,顺利打通滇缅公路,山南曾与校长达成移民之协议。现松山战役已经结束,为缓解川中灾民之压力希国府尽早启动移民工程,灾区百姓和山南将不胜感激。
山南区有一项惠军政策,凡军中将士之亲属可在山南属地无偿获得一块田地,今有一些滞溜的我军战士要求国府给予提供南迁的必要条件,希校长批准为盼。顺致安康。
学生戴安澜顿首!
哦?
蒋总统听完信半晌回过神来:你们都说说吧!戴安澜怎么个意思?
他脸色阴晴不定地问。
何部长气急道:托词,一派胡言。对脱党脱军者须严肃整斥!
陈秘书长抗声道:何以整斥,远征军残部留在缅甸抗日是经过军政会议通过批准的。现在山南要求兑现移民承诺有何不可?家属要求随军更体现了爱兵亲民,我们要坚决支持才对。
何部长火道:书生见识,你不见山南在钓买人心吗?
蒋总统望了一眼低头一言不发的杜聿明道:光亭呢,你怎么看?
杜聿明道:即与山南早有协议,就该早办。川中灾民早些迁走一些也可减少国府负担。我赞成随军家属南迁!
可你们想到这部分家属南迁的后果吗?蒋总统站起来问道。全军将士家属都走了,他们就与国内断了根了。将来怎么收服这支虎军哪!
杜聿明闻言不由低下头一言不发,何部长却暗自窃喜。
陈布雷怒气上冲道:君须言而有信,我想山南肯定有后招应对此事。若是几万滞留缅地的士兵心存怨气将对国府形象不利。言尽于此!告辞。
说完摔门而出。
何部长怒道:大胆!老陈竟敢如此无礼!
蒋总统和气的一笑道:布雷无礼却说了实话,你们想想山南周镇山能有啥后招哇?
半晌未曾说话的陈总长狠狠盯了何部长一眼,转脸笑道:如我们不遵协议,至多等于滇缅公路未打通一般,在也没啥了不起的了。
杜聿明道:山南在短短一年就造就了巨大的军工企业。现在面对两个军团,四十余万日军还成竹在胸,让我佩服其勇气实力。听说八路曾得其支持大批生产火箭筒,是否确有其事?
戴局长应道:根据我们陕北内线提供的情报说:这事目前不能确定是山南支持的。如果山南有意支持陕北,确实可以快速提高八路的攻坚能力。
杜聿明接口说:校长,山南都是国府派出去的将士,我想最好要按抚好他们的情绪,不要让他们对国府产生冤念为好。对山南也应搞好关系,毕竟他们还在与日军苦战,能挡住缅北也好。
陈诚赞许地说:光亭说的在理,山南虽不属国府领导,可是共同抗日的盟军,对待此事要从长计议。
何部长冷笑道:山南乃狼子野心,现在不加遏制,早晚被其所噬。
就怕遏制不住,反而被国人抓住同脚,言我等祸国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