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超级工程
李德全给二人倒上荼水后,周镇山道:林芝地区的工业发展很快,局面很好。但是缅北的移民数量很多,这样形成了用工过剩的局面,林芝特区政府虽然出台了不少惠民政策,可对财政也形成了不小的压力。为了减轻就业压力,支持缅北战争。扩大林芝地区的制造业能力和机械化水平,解决电业形成的瓶颈已经刻不容缓。这是当前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要解决这些主要还是需要政府投资,我准备重新启动一号基地的生产。
呵呵,没钱啥事都干不成。
张大山苦笑着说:
近期各地各部门都在花钱,如果没有大量的黄金储备搞不好会引起银根紧缩,不利于商业发展。
周镇山问道:周强你的意见呢?
周强想了想说:现在打仗就是打钱,我同意张部长的意见。重启一号基地是为了建设一个大电站和一批绝密工程,实在是无奈之举。
周镇山对隔壁喊道:雪莲过来开会。
接着站起来指着草图介绍道:雅鲁藏布江从青藏高原一路南下到林芝特区的萨地亚转向西南。我计划在这个转弯处建设一个超级电站,从而解决林芝地区电力紧张的局面。
周镇山深深地吸了口烟,望着指挥部洞口外哗啦哗啦的大雨道:雅鲁藏布江水资源十分丰富,在此建设水电站难度极大,投资也巨大,但收效也巨大。由于处于战争时期暂时进行第一期工程,今后视形势逐步投入第二期、第三期。
张大山沉稳地说:军长的提议,从技术层面本人实在不懂,但现在正在进行战争啊,投入巨资、人力是否是最佳时期。
说完笑了笑又道:但对军长的提议我可是绝对信任的,如果不是非常必要,军长也不会在这个时候修建电站的。
周雪莲进来后看着设计草图一直没说话,这时她指着地图道:电站是建在英管区一侧,英国人恐怕不会同意。
周镇山看了周强一眼道:今后和英国人谈判解决电站二百公里管理区,我想英国人巴不得呢?哪有上赶着从身上割肉的?除非那是傻子。雪莲说得对,英国人绝对不傻。但他们也绝对想不到咱们敢投巨资修建电站,也能保卫电站不受任何一个大国威胁。我再谈下一个绝密计划。呵呵,这事只有咱四个人知道阿。
在座的三个人都严肃起来。
这个电站设计安装三十台五十万千瓦发电机,每小时发电达到一百五十万度电。目前林芝、缅北工业用电连三分之一也用不了,这多余的电力我们将用来铀浓缩的高速离心机使用。
张大山问道:军长你说的我们不懂,能否详细讲讲?
周镇山道:简单地说,铀是一种核原子材料。用在万吨的大船上,一公斤能带动大船跑一年以上。一颗*能摧毁一个城市,是一种极端的威摄性武器。根据可靠情报,美、德都在密秘研制核武器,苏、英、日也在作前期准备。我们必须走在他们前面。
张大山一锤大腿道:这核武器这么利害,咱有了就不怕列强威胁了,干吧。
周雪莲皱眉问道:制造核武器很难吧?
周镇山自信地笑道:难!这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物资、电力,还需要一批顶尖的科学专家。
周强道:发电站可以解决电力,一号基地能解决资金,可是科学专家就难找了。
周镇山道:这是第三个问题,我想让你负责寻找科学专家的任务。
周强怀疑道:我?我能行吗?
周镇山在一张纸上写道:法国、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钱三强。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土,钱学森、郭永怀。国内中央大学钱骥。聘请西南大学华罗庚、钱正英。
周强看了道:军长既然有了人选,看来也会有计划。军长你说吧,让我咋干?
周镇山严肃地说:这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急于求成不行。我估计建设电站最快一期工程建成发电需一年时间。你要在半年时间找到他们,作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一年内能到达林芝就行。
周强问道:这么难吗?竟然比打掉鬼子两个师团还难?
周镇山道:说的对,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比得上七八个师。不过不要太急,近期我们还要成立一个科学院,建立四到五个研究所,储备一些专业人才。购买一些试验器材和制造一批专用设备。雪莲,咱们在林芝筹建的大学准备的怎么样了?
周雪莲道:内比都大学是战前临时动员教师学生北迁的,当时好多人对我们不了解,来到林芝的不到五百人,多数英国老师都到印度去了。
周镇山道:嗯,这事怪我,等国府来人时要求他们支援咱们。特别是请华教授、钱教授到林芝讲学,聘请钱正英来主持电站建设。
张大山道:这些专家都是国宝级人才,在国外的条件必定十分好,他们会自愿到山南来吗?
周镇山深情地说:中国的科学家都有博大的爰国情怀,虽然他们远在海外,但哪一个真正的爰国志士不是日夜期望着自己的祖国繁荣昌盛,傲立于世界呢?
周雪莲望着满脸自信的军长暗想:这些人身居国内海外,军长该不认识他们,为什么这样了解他们呢?
其实周镇山确实没见过他们本人,但这群伟大的科学家早在他儿童时代就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步入初中、高中、大学所学习的很多知识都有这些方面的论述。初中物理已经有简单的核物理课程,老师曾多次讲过他们的事迹。在军校周镇山学习兴趣十分广泛,专门研究过火箭、飞机、核武器、舰船、以及特殊钢材冶炼和化工知识。这个时代的人们还处于研究探索节段,在前世早已不是密秘了。
科学技术的研究最浪费时间的主要是探索方向和试验论证,周镇山当然对相当多的方面不详细了解,可他非常清楚发展的方向和结果。他在三个信封里将前世的火箭(*)的发动机、燃料、飞行控制理论说了个大慨(本就是钱先生的)方向和结果。在给钱三强的信中也是讲了核材料的提纯和军、民利用的基本方法。给钱伟长更是写了很多关于航空航天控制方面的理论。
周镇山相信,这几位世界级专家在看到这些资料以后必定会感到国内己有了前瞻性的论述后提前回国的。
周镇山见大家统一了认识,信心十足的说:同志们,我军在战场上会很快传来捷报。美、英两国企图利用我们牵制日军,才答应我们提出的条件;国府处于日军大军挤压后方的严峻形势下与我军展开合作。呵呵,山南边区政府近期就会得到各方势力的承认。
周镇山想了想下决心说:周强要承担外交事务。联防军特侦大队交给张大勇,张二勇调任山南保卫局,全面协助雪莲工作。
张大山首先赞成道:好!我同意军长的安排。
周强有点不舍的的说:其实我很想在部队带兵的。
周镇山解释道:搞外交事务同样离不开特种兵,并且责任更重,你不知道周公吗?这样的伟人都在搞外交工作,你不需要我给你作工作吧?
周雪莲训道:活该,都不是小孩子了,竟不知道服从命令了。
姐,我真有点舍不得我的那些弟兄。
张大山笑道:好了,如果不是有更重要的任务,军长咋能在这个时候调你过来。
周镇山道:周强,这几个人的名字和地址你都记清了?明天早上过来咱俩详细研究一下行动计划。
是!
周镇山郑重地说:今天的会议内容只限在场的人知道,严格保密。
是!
周镇山正待宣布散会,报务员在门外报告道:军长,有紧急电报。
周雪莲过去取来电报交给周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