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37.音乐?站桩?帕尔曼 - 我们该如何学会保护自己 - 心田流水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36章37.音乐?站桩?帕尔曼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也是他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在200多年的沉淀中,逐渐被听众和演奏者认同,被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这首乐曲旋律集抒情、柔美、欢快、深沉一体,格调高雅、气势宏大,颇具王者风范。乐曲充满着人生的欢乐,对生命的思考,揭示了人性的升华的喜悦。

这部乐曲采用了传统的三乐章结构。第一乐章是昂扬着英雄精神的奏鸣曲,田园风格与英雄主义情结完美结合。为第二、第三乐章的发展作了大量的铺垫和准备。第二乐章是庄严壮丽的小广板,柔美而抒情,引入沉思。第三乐章是充满活力的回旋曲,是激发生命升华的高潮部分。

第一乐章,抒情的快板。从定音鼓的五击开始,乐曲委婉动听,犹如初春时清晨的大地,薄雾初开,阳光初照,鸟儿欢叫,溪水漴漴,流过山林、草原、田野……,随着乐曲的推进,万物勃发、江水奔流,欢快前行。小提琴犹如精灵般穿行其中,轻柔飘逸,婉如生命在大地中孕育、萌动、成长,让人满怀希望而又沉静、安详。

随着乐曲的展开,音乐的冲击力度逐渐加强,听起来非常坚定、果断。像一个即将进入壮年的生命行进在世间,沉着而且坚定。值得庆幸的是,乐曲在推进中,并没有过分表现坚定果断,恰如生活的再现,刚柔并蓄,激情与舒缓恰到好处,相得益彰。

第二乐章,小广板。典型的贝多芬抒情曲,是一种宽广深沉的抒情,田园般的情结弥漫整个乐章。单簧管呼应着小提琴,一句一句平缓地流淌,非常优美。小提琴偶尔快速经过,把生命成长中的激情、碰撞、思索、坚定、执著一一呈现,乐典既充满了激昂、亢奋,也表现出纠结、思索和冥想,总体上是展现出坚定和平静的情绪,仿佛在生命成熟中将要面对的成功、挫折、喜悦、悲伤、思索、醒悟,在乐曲中都有展现。是乐曲中最深沉,表现力最丰富,最引人思索的部分。

第三乐章,快板,回旋曲。小提琴首先在四弦上奏出欢乐跳跃的主题,随着小提琴在各弦上的不同演绎和乐队重复,把主题展示得酣畅淋漓。仿佛是有意为小提琴谱写的华彩乐段,光辉灿烂,满目生辉。最高到一弦高把位的泛音演奏,音域跨度极大,充分表现出欢乐和激昂的情绪,乐曲达到高潮。也是生命经历成功、苦难之后达到的新高度,是思索沉淀之后焕发的新动力,是摆脱了束缚和羁绊之后的新自由,对生命的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是全然自性和喜悦的,雨过天晴,人生如彩虹般艳丽。

帕尔曼的演奏清新自然,挥洒自如,与乐曲浑然一体,震撼灵魂。

一个靠两只拐杖走路,坐着演奏的音乐家,为我们诠释着生命的精彩!

伊扎克•帕尔曼(itzakperlman),1945年8月31日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曾就学于特拉维夫伊扎克•帕尔曼舒拉米特学院,师从丽维卡•古尔德加尔特,后进入纽约朱利亚特音乐学院,师从著名的提琴教授伊万•给阿拉米安和多罗茜•迪蕾。1994年,帕尔曼还随同以色列爱乐乐团一起访问了中国。帕尔曼有一双灵活的大手,可以在提琴上随意穿行。他对音乐有着他自己独到的理解,耳音极好,是难得的音乐天才。帕尔曼4岁因患小儿麻痹症下肢瘫痪,所以只能坐着演奏,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用灵活的双手创造无以伦比的天音。他的演奏音色丰富,风格独特,极具生命的张力和音乐的魅力。

站桩,表面看起来和音乐不搭调,但是在心灵的振动上却异曲同工。身体外在的运动停下来,开始内心的动,只有站桩(禅定)、音乐(冥想)才能实现,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则是我的发现。因为两者是可以同时进行的,而且还能够互相作用,扩大彼此的作用,1加1等于11。

站桩的功能,我在前面已经叙述过,音乐的功能,前面也讲了。音乐就像一条丝线,把你在生活中积累的琐碎的记忆和思绪串连起来,缀成精美的项链。也能把你不愉快的记忆逐一化解,飘散在空中,让你满血复活,重新获得力量。

我们应该庆幸,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在为我们付出,有时候,是全部热情和整个生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