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8.江歌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写这篇短文,我的内心非常的纠结。准确的说,心里非常难受。象牙塔并非净土。江歌事件已经过去一年多了,我本无心评论,甚至连做看客我都觉得心烦意乱。从马加爵、药家鑫、林森浩、再到刘金、陈世峰,当代大学生似乎在用不同的方式,反复向我们警示着什么。答案也许就是我在朋友圈里看到的题目《法律可以制裁凶手,但谁来制裁人性?》。这个拷问直抵人心,回音绕梁,不绝于耳!
我不止一次提出过,“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心理和思维方式,到最后,伤害的是每一个人。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8名暴徒造成了平民29人死亡、143人受伤。不禁想起了6万日本兵在南京屠杀30万同胞的惨案。从古自今,我们都只为家庭和家族活着,出了门,我们就是竞争者。
我们笃定《进化论》是这个世界唯一的生存法则,所以我们看不起平凡,甚至嘲笑贫穷。我无意打击赖以生存的民族自信心,也不是要抹黑国人的奋斗路径。但是,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成功教育,要拼搏、奋斗、出人头地。父母为了子女成功,含辛茹苦、忍辱负重被诠释为伟大、无私。一代一代的国人,肩负着家族和父辈的厚望,在各行各业竞争着,在世界各地拼搏着,时不时出现争斗厮杀,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我们行走在竞争的路上,直到渐行渐远。所以,这个时代最明显的标签就是冷漠。抱团仅仅是为了对抗一次威胁,这只是另一种冷漠。
写到这里,还是想把自己的观点再重申一次。阳光、雨露和空气,属于世间万物却不唯谁独有,任何生物和物质都只能心安理得地享受属于自己的养分,不可能阻碍别的生物和物质吸取养分或从别生物和物质那里抢到更多的养分。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本应该共担风雨,而有些人却自立于外,妄图抢占别人的养分。这或许就是争斗厮杀的起因吧!还好,这个世界除了土地和资源可以分割以外,阳光、雨露和空气还不能分割,否则的话,有人的更是没法活了。
我们接受的教育中,既有拼搏、成功,还有乐于助人,孝老爱亲。在培养过程中,我们的思维逻辑是,“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取法其下,法不得也!”。所以我们相信,用最高的标准教育和要求后辈,最差也会收获中间的效果。实际的效果却多数是法不得也!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多让孩子学会一些底线思维,至少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或不受伤害。
还是拿江歌事件启示我们吧,愿江歌的悲剧能让我们学会不滥用善良、珍惜生命。
首先想说的是,每个心灵都要有爱才体验到幸福。爱不仅是社会的需要,更是人作为个体的需要。简单来说,只有宽恕才能获得爱。你用爱看到的是幸福、喜悦,用恨看到的只能是愤怒、恐惧。由爱生的恨,还得用爱化解。
江歌在刘鑫和陈世峰的矛盾中,扮演了越俎代庖的角色,最终导致悲剧发生。在生活中,如果碰到相似的问题,我们的做法是:可以帮刘鑫分析矛盾的原因,帮她出主意,但切忌直接参与到矛盾中,更不应该直接去予面对矛盾。而江歌却犯了人生的大忌。这个底线,江母没有告诉过她。
中国人讲义,没有错。如果你想为朋友两肋插刀,没人会拦你,前提是你得做出牺牲的准备,包括自己的家人事后不去要求朋友承担道义责任。我这样说,肯定会有反对声音。但是大家想一想,你并不是当事人,你的想法和当事人的想法并不一致,你凭什么去处理当事人的矛盾?社会生活中的很多矛盾,恰恰是因为有第三者介入,才变得更加复杂的。刘鑫有能力自己租住房屋,江歌并没有能力保护刘鑫。很显然,江歌也没有能力处理刘鑫和陈世峰的矛盾,而江歌却让刘鑫和自己居住在一起,并且直接面对持刀上门追讨刘鑫的陈世峰,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我想说的第一条原则是:不参与到别人的矛盾中,绝不直接面对矛盾。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你在文中刚指责完冷漠,现在却提倡大家不要参与到别人的矛盾中,绝不直接面对矛盾,那就是不提倡见义勇为了?
朋友,请不要混淆概念。见义勇为属于突发事件,面对施暴者,你在正义一方;面对危难,你在希望一方;而在特定事件中,你在矛盾对方,再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这个区别引出了第二条原则:不激化矛盾,绝不把矛盾推到眼前解决。
江歌悲剧中,陈世峰已经急红了眼,江歌不让陈进门,陈非要进门,这就是直接把矛盾推到了眼前解决。江歌可选的处理方式有,a让陈把刀交给自己,放陈进屋和刘谈判;b若陈不肯把刀给自己,想办法脱离陈的控制,到人多处报警;c若无法摆脱陈的控制,刚示弱保全自己免遭更大伤害。
如果这三点都尝试过,还是无法避免伤害,那就只有祈求上天了。
生活对于我们而言,永远面临着矛盾与危机,我们能够列举的事例,远不如现实发生的多。面对矛盾与危机,坚持“不参与别人矛盾、不激化矛盾”这两条原则,用好“避免直接伤害、脱离伤害现场、把伤害减到最小”这三种处理方式,一定会对你的生活有帮助。
作为悲剧的导火索刘鑫,施暴者陈世峰,我们的指责从未停止过。她们的出现,既是个人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哀。造成刘鑫们这种暴戾性格和无责任冷漠,正是我们当下的社会和家庭。从某种意义上说,刘鑫们也是受害者。
有的人又不愿意听我这样说了,父母们含辛茹苦、忍辱负重,毕其功于一役培养子女,难道有什么错吗?社会给年轻人快速成长的空间,不正是人类梦寐以求的平等自由吗?
我说,非也。当下社会,父辈们把子女放在温室中豢养,刘鑫们早已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更别说分别是非,处理矛盾了。在当下社会里,从来没有要求刘鑫们要承担过社会道义,履行社会责任,这个时候跟他们谈这些,她们懂吗?所以我才提出这种观点。从法理上说,刘鑫做得没错,人是陈世峰杀的,自有法律可以制裁凶手。
世间的矛盾,莫不因爱而起。陈世峰爱刘鑫不得而弑江歌,江歌爱刘鑫不当以身犯险,江母爱江歌而恨刘鑫,世人叹江歌而诘刘鑫,究其根源,都可以看到一个爱字。缘何爱有这样多的表现方式?愚以为,缘于人性。
人性是什么?人性可以有爱,如江歌;人性也可以有恨,如陈世峰;人性也可能是冷漠,如刘鑫;人性也可能是凶残,如陈世峰。这么复杂的人性,到底谁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界定?其实,人性也没那么复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古人诚不我欺也!
社会和家庭教化人的同时,也给人套上了精神枷锁。人们谴责刘鑫,主要是她不敢面对现实,不能说出事情的真相,不愿向江母赔罪。刘鑫为什么不愿面对江母,因为他不懂得人性的温暖,因为她背负不起一生的愧疚,她不愿意生活在自责与负罪中。刘鑫和江母的情绪似乎已经进入了死结。要解开这个死结,还是要用爱。由爱生的恨,还得用爱化解。
如果刘鑫有正常人的心智和社会责任,就应该把真实的情况向社会解释清楚。或者说现在的刘鑫,仍然需要补上正常人的心智和社会责任这一课。即便她不愿向社会说明事情的事实情况,也应该给江母一个明白的交待。否则,她过不了自己这一关。别看她换个发型过新年,她只不过强装笑颜罢了,她的心终究会受到灵魂的审判。因为每个人的心灵终究会得到救赎。刘鑫现在不明白,终有一天会醒悟,此生不愿面对,来世也得补偿!
江歌母亲,你应该为江歌这样的女儿而欣慰!一刀一刀捅在江歌身上,痛在江母心上,痛彻心扉!心灵的伤害,依然要用爱为你疗伤。江歌以女性的身体承受10多次伤害,足见江歌内心强大,爱之深彻。据此也可以知道江母的爱有多浓,你把爱心倾注在江歌的身体中,融入江歌的灵魂中,塑造了一位强大的女性,一位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于一身的强大女性,江母应该为此而自豪!您不应该去纠结刘鑫的行为,与卑鄙小人计较,换来的只是怨恨。你应该大方、坦然的等待法律的审判,公道自在人心。江歌充满了爱和正义,江母也应该平安祥和!
江歌留给社会的,既有爱和正义,更有责任和道义。我们是不是应该在“高大全”光环教育理念之中,融入些许底线思维式的教育?能不能让子女们明白最基本的生存原则,不能去抢夺别人的利益,危害社会达到自己的目的。父辈们也应该平静地接受子女们平凡普通的现实。这样,我们生活的社会就会多一份和谐、平安,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幸福、喜悦,每个灵魂都能获得光明、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