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第105章 -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 纺织女工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05章第105章

第105章第105章

蒋君一边想着,拿着信站起身来,往屋内走。

准备等下次邮递员进村的时候,她再把信寄出去。

蒋君走着,步伐突然一顿。

她像是想到什么,再次打开蒯伟诚的信,仔细的阅读上面的文字。

看着上面一个个名字。

蒯爷爷……何鸿祎

蒯爷爷……老连长……何鸿祎

毫不相识的两个人,因为中间的一个名字搭起了桥梁,而连成了一条线。

蒋君一愣,在原地如梦初醒。世界上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能让两个互不相识的人,会同一套功夫。

蒋君忽然想到,何鸿祎和蒯伟诚见面时,曾问过蒯伟诚老家的事情,他对蒯伟诚也总是有一种看后辈的严厉态度。

这时候,再结合蒯伟诚的信来看,似乎一切的异样都有了解释。

解释为什么何鸿祎会失忆;解释他为什么刚刚回来时,对家人总是保持着客气疏离的态度;解释他为什么对蒯伟诚严厉;解释他为什么与蒯爷爷会同一套功夫。

更能解释,为什么明明初中毕业的何鸿祎,居然文采斐然,能写得出一手好字。

“错了错了,原来一开始就错了。”蒋君站在原地,喃喃自语。

她从一开始就想错了方向,还以为何鸿祎与她一样,也是从后世穿来的。却没想到还有一种可能——他来自以前的世界。

蒋君克制不住心中的激动,拆开刚刚写好的信,想立刻质问何鸿祎,他到底是谁。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她拿起笔,又放下。

自己又有什么立场去质问他的隐瞒呢?自己不也是没有和任何人说过,她不是原来的蒋君。

蒋君后知后觉,依照何鸿祎的敏锐,他怕是早发现了自己李代桃僵,不是原来的蒋君了。

她看着拆开的信封,一时无从下笔。

蒋君心中慌乱无比。

她想把信继续封上,装作什么也没发生,什么也不知道,但是心里的感觉却不会欺骗自己。她没办法把对方继续当做何鸿祎来对待。

但是同时,蒋君心里也悄悄的松了口气。既然现在的何鸿祎和她一样,也是从穿来的,那她就没有抢了原主男人的愧疚了。

两人一个前辈,一个后辈,居然神奇的在七十年代相遇,相识,这是上天给予的一份难得的境遇。

蒋君不是纠结的性子,只要知道何鸿祎不是坏人,甚至是一个英雄,这就足够了。

蒋君的心情重新平复下来,她在信纸最后加了一句话,又重新刚好放进了信封里。就像何鸿祎没有拆穿她的身份一样,蒋君也不会挑破自己的发现。

当然,如果之后有一天,两人灵魂相通,能够更进一步。蒋君相信自己会愿意告诉他一切,何鸿祎应如是。

“期待与你相见。”

与你在部队相见,同时也是于真正的你相见。

……

时光匆匆,一九七一年在鞭炮声消失,同时迎来了崭新一九七二年。

何家这个年,因为缺少了一个人,喜庆中难免存在着两分遗憾。

钱翠娥看着又长高了的两个小孙子孙女,再看看墙上挂着的全家福,嘴上念叨着,“不知道明年能不能回来。”

在她的怀念声中,时间到了阳历三月份。

过完正月,新年的气氛总算过去完全过去了,钱翠娥也不总念叨着何鸿祎。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相比之下,蒋君这个年过得则是分外的清醒,也分在的忙碌。

广交会即将开始,蒋君也要带队前往羊城。

70年代没有高铁和飞机,只有缓慢的绿皮火车。从大河村到羊城至少要两三天的路程,再加上去了布置会场和适应环境,赶早不赶晚,蒋君索性提前十天就去了。

蒋君带队参加广交会,自然无可厚非,但是留给大河陶瓷厂的另一个难题,便是谁留下来坐镇大本营。

如果蒯伟诚在,他自然是第一选择,既身份合适,也对厂子了解。但是现在他到了市里,分身乏术,鞭长莫及。

而陶瓷厂的名誉书记赵德元,早已退休养老。由张学文接替他的职位。但张学文只一心扑在村里,向来不了解工厂的事,是个十足的门外汉。

让他留下来指挥,无疑是外行指导内行,有病乱投医。

但是除了他之外,其他村里其他人的职位都不合适。蒋君思来想去,一个人不行,索性就把权力划分开来——她留下了一个指导组。

生产交由雷四妮和另外一个主任,安全交给了魏大姐负责,设计由蔡雯心负责,技术问题由金文哲负责……最后任命张学文为名誉上的组长。

如果有任何问题,都可以询问张学文——由张学文去公社打电话转达给蒋君。

安排好了厂里的事情,蒋君便要带人出发。这次,她带了六个人:首先是能说会道的徐紫薇,再就是熟悉设计的何白露。

其实蒋君一开始想带的设计师,自然是蔡雯心。但是蔡雯心也知道自己的身份特殊,不想给厂里和蒋君添麻烦,便主动推辞,并举荐了自己的徒弟何白露。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