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前程往事 - 帝国太师 - 瘾与小巷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帝国太师 >

第84章前程往事

张辅很小的时候,就听父亲说过“当万人一起用弓,射向同一个目标,将百分百击中目标”。

当时年幼的张辅,顿时就因脑海中生出的万人举弓-射箭的震撼画面,而生出对金戈铁马的向往之情。

因这向往之情,张辅继而有了,将来要成为指挥万人射箭之人的愿望。

家族的人脉资源、无与伦比的遗传基因,确实会让张辅这愿望,实现起来比这世间多数人容易。

但张辅此时能指挥万人行军作战,与他在后天,得以养成了能吃苦、坚毅忍耐的性子有着很大的关系。

行军作战,可不仅仅是冒着生命危险。先不提大漠极端天气对人的影响,就长途奔袭来说,就经常性得面对好几天,没水没食物。

若不能吃苦耐劳,哪个人能在忍饥受渴的情况下,还能长时间地去忍受在马背上颠簸的痛苦?

张辅之所以能吃苦,源自于危机感。

洪武四年九月七日,先帝将自己的姑姑册为秦王妃后,元主爱猷实理答腊,就渐渐失去对父亲的信任。

不管是避祸,还是回归故地,或另有所图也罢,父亲便率十万部众,从和林回到北庭的哈剌那海(漠西,今新疆准葛尔盆地一带)。

哈剌那海临甘肃、瓦剌、东察合台汗国、哈密国,在这种四面环敌的情况下,生活于此之人,怎么会没有危机感?

洪武八年八月二十二日,在先帝、秦王、姑姑再三劝降下,在诸多部众渴望回到中原之下,父亲放弃了元顺帝的赐名,即扩廓帖木儿;也放弃了让北境明军既闻风丧胆又咬牙切齿的“王保保”之名,而使用了祖父取的李玉之名……

父亲后来得知同母异父的妹妹,在西安不仅无子,又受秦王与秦王次妃邓氏的虐待。认为先帝与秦王愚弄了自己的父亲,在又得到惨遭新败的元主脱古思帖木的重新招揽后,经过商量,父亲便率部回到漠北。

洪武二十一年初到洪武二十三年三月三十日之前,张辅一直待在漠北。

由于肩负着十万部众的生存压力,极具军事天赋的张辅,在他十四岁的时候,就有二十来次,独自领军去争夺生存资源的经历。

就在张辅以为自己的生活,就得这样过一辈子之时,在三月初,他却看到了曾是父亲的老部下、现是燕王部下的关童,一脸灰尘地来到他们的营地。

这次谈话,对明廷招揽没有任何兴趣的张辅,也有参与。

张辅记得很清楚,父亲他们与关童先是伤感了许久,然后关童就说陛下已将秦王次妃邓氏赐死。

张辅还记得,当关童说完这事,那些想落叶归根的部众,便有意动。

父亲显然也发现这个,父亲道:“我妹无子,将来的秦王也不会将我们这些人,当作自己人。漠北虽然苦寒,但我等却能有惊无险地活下去”。

看到部众们的眼神归于平淡,张辅又听到关童言道:“将军世家河南,现在一人维系着李、张这两族的未来”。

关童看到众人中不少人有些厌恶地看着自己,关童明白自己若再说这种毫无营养的废话,将后果难料后,他便直接言道:“燕王殿下想为他的长子,向将军父族中的张雨婷求亲”。

就那么一霎间,众人的脸色都有了阴转晴。帐中诸将都能知道这婚姻若成,在燕地,通过血脉的延续,他们将有靠得住的一席之地。

“听说燕王与他三个哥哥的关系,不怎么亲”?当时认为有诈的张辅,正想开口之时,他听到父亲如此问道。

“小时还算亲。不过殿下向陛下、娘娘说他见到龙后,太子、秦王、晋王便开始疏远殿下”。关童回道。

“见过龙”?听到关童这么一说,张辅敏锐地察觉到,此时就连向来对归明的强硬派将领,都有色变。

“陛下向来最爱类己的燕王。别的不说,先是令燕王娶了魏国公的嫡长女徐氏。魏国公薨了后,又令颖国公傅友德来北平辅佐燕王”。关童接着说道。

军中之人,对于名将的考量标准,不是那种玄之又玄的精神,而是实打实的战绩。

因此,帐中诸将都认为平甘肃、定四川、取贵州、下云南的傅友德,才是真正的名将。当他们听到大明天子令傅友德去辅佐燕王,就连那些老成持重之将,都对燕王自称见过龙这事,重新有了考量。

就在张辅意识到帐内气氛变得诡异起来之时,他听到父亲向关童问道:“向雨婷求亲,是大明天子的主意?还是这位年轻的燕王,擅自作主”?

关童并没有丝毫犹豫,他直接坦言地道:“是殿下向陛下提出向将军求亲的”。

“其志不小啊”。听到父亲如此感叹后,张辅又从父亲眼中读出一份欣赏。

又见父族保持沉默,而母族与诸将正在议论纷纷,张辅冷冷地问道:“这次是要我们帮大明守漠南?之前帮大明守西域之时,答应给我们的粮草,经常性克扣,赏金至少有一半不见踪影”。

对此,显然大明早有准备。张辅见到关童,立即对自己言道:“少将军,大可安心。陛下有旨,老将军一到京师,立即面对面对账。若数目被扣,当场兑清”。

听到关童这么一说,张辅注意到大帐内有些人,看向了父亲。

当他注意到多数人在冷笑,张辅一脸冷峻地道:“我们与明军交战多次,与他们不少人都有血海深仇。我们到了大明京师,还能回来吗?莫非当我们是傻子,这么几句空口白话,就想赚我们”?

看到诸将皆仇视地看向自己,关童不慌不忙地说:“少将军,那你想要什么”?

张辅微微一怔,看了不置可否的父亲一眼,他才对关童说道:“将要取之,必先予之。信任是相对的,让我们冒险前,燕王难道不该先来这,用实际行动来表明他的诚意”?

张辅这话说完不久,他便看到多数将领皆有点头。

没过多久,父亲开口了,他对关童道:“。在行军作战之时,万事我说了算。但在其他事情上,没有得到多数人的同意,我不能贸然去给大家的未来做决定”。

关童看到多数诸将的点头,就已经知道故人之子所提的要求,是多数人的意思。当又听到故人这么一说,他便知道作为使者,他的工作只能到这了。

吃了酒宴,留宿一晚后,关童便在大雪中快马加鞭地回到北平。

关童走后,父亲当着众将的面问自己,为何提出要燕王来此?张辅当时直截了当地道:“燕王若是愿意冒险来此,除了体现诚意之外,还能说明咱们在他心中的价值”。

“燕王愿意冒生命危险前来,他日后才有可能会全力维护咱们”。张辅继而言道。

“好”。看到诸将皆点头表示同意,张辅又听到父亲夸道。

三月三十日,漠北一清早,就下起了暴雪。

傍晚时分,当暴雪变成特大暴雪,由于漠北人耐寒,善于在暴风雪下作战。张辅在这天,再次主动承揽了大营的夜间护卫。

当听到哨兵来报,漠南方向至少有五万骑兵,正向大营赶来。张辅便立即令重骑兵、轻骑兵、步兵列阵以待。

待两排重骑兵站立最前;三排轻骑兵位列中间;盾兵、长枪兵、弩兵、弓箭兵、火器兵一一站好后,张辅则如同鹰隼一样,眼也不眨地直视着前方。

这天,是张辅第一次见到燕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