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大宋皇家学会的前身 - 挽宋从靖康开始 - 森外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98章 大宋皇家学会的前身

看着众士子望着自己的目光,有期许、有怀疑甚至还有得带着看笑话的神色,但是赵君只微微一笑,想了想说道:“各位都是饱学之士,未来国家的栋梁,我一介武夫也就没必要长篇大论,班门弄斧。对于这两个观点,我只说两句话。

说道这里赵君清清嗓子说道:“对于公平问题,我想说的是这个世界上或许没有绝对的公平,但并不妨碍我们追求公平。对于金钱的观念,我认为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整个辩论会就在赵君的这两句话终结行动话语中结束,而这两句话特别是后一句,显得有些粗鄙但是却很有哲理,顿时在扬州流传,无形中提高了商人的地位。

扬州的辩论仅仅只有一天时间,但是意义却十分深远,到后来在赵君支持下,每年都举办一次类似的辩论,渐渐的,扬州成了大宋思想最活跃的地区。

而另外一本《几何原本》的刊登,到没有引起多大的争论,但是却在扬州城中悄悄诞生了一个很小团体――算学社,发起人则是扬州学堂校长―杨汉生,他联系了几个对数学感兴趣的人,成立了这个组织,专门研究几何原本上面的各种知识。

赵君知道这个算学社还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一次心血来潮想到扬州小学来转转,偶尔听到在杨汉生的办公房里有几个书生在热烈的讨论什么,赵君有些好奇在外面听了一会,才发现他们正在讨论就是几何原本,而且是欧几里得几何的第五公设问题。

所谓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第五条公设:同平面内一条直线和另外两条直线相交,若在某一侧的两个内角的和小于二直角,则这二直线经无限延长后在这一侧相交。

由于第五公设的内容和叙述比前四条公设复杂,所以引起后人的不断研究和探讨,也引起了很多争论。没想到今天赵君也在这里听到了这样的争论!

“右江(杨汉生的字),我曾用原本之前四条定理证明推到第五天公设,但是无论如何无法证明之,难道说第五公设有错?”一个男人说道。

“梅叔此话差异,据闻这本几何原本问世千年,有无数人阅之,怎么会有错?”

“怀明偏颇了,算学一科讲究的是严密推理,既然无法正确推出,怎能不怀疑其有错?不若你来试试?”

听到屋里的人争论,赵君忍不住推门而去,里面加上杨汉生共有四人,看到赵君进来,屋里的讨论顿时停了下来,在座纷纷站起来行礼,赵君也笑着一一回应。

经过杨汉生的一番解释,赵君才知道自从扬州品论登载几何原本一书后,本来喜欢杂学的他对此很感兴趣,就潜心学习,他的身旁很快聚集了几个志同道合之人,经常借扬州学堂清净之地进行学习讨论,逐渐形成了一个小团体,名为“算学社”

杨汉生有些不好意思说道:“在下未经过侯爷同意,私自将算学社活动之地定在了扬州学堂,算是公器私用,请侯爷责罚。”

没想到赵君哈哈一笑:“右江多虑了,将这些学问拿出来学习讨论,发扬光大乃我的初衷,算学社能在扬州学堂落脚,我求之不得。这样,学堂里房间颇多,可以专门腾出一个小院,供算学社活动如何?”

“多谢侯爷”几个人纷纷大喜。

又经过杨汉生逐一解释,才知道那个字梅叔叫韩冬,年龄快四十岁,秀才出身,现在在扬州一个私塾教书。字怀明叫陈亮,约莫不到三十,还是个童声,还有一个叫李右江,也是个中年秀才,竟然以卖字为生。赵君看出来了,这些基本上都是无意于功名或者在功名路上不顺,对算学感兴趣的。

人各有志,不能强求,不过赵君认为,与其多出几个举人进士,还不如多来几个像算学社的这样的人才对社会的贡献更大。

话题自然而然转移到几何原本上,众人看到赵君对几何原理也颇有研究,顿时感到惊讶无比,又讨论了一会,还是杨汉生小心翼翼的问道:“侯爷,您对这第五公设有何高见?”

我能有什么高见,赵君在中学上学的时候就知道,在两千多年间,许多学者试图用《几何原本》中其余公设和推论证明,然而都没有成功,但却从中获得了一些和第五公设等价的命题.后来,到19世纪,几位数学家否定第五公设,推导出一些和欧几里得几何不同的新命题,从而导致非欧几里得几何的产生。

想到这里他说道:“第五公设颇为复杂,实际上是平行公设可以用这个公设代替:给定一条直线,通过此直线外的任何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之平行。

这个平行公设实际上是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普莱费尔在他所校订的((几何原本》中采用了一条很好的等价于第五公设的公理。赵君自然不清楚,不过在他中学学几何的时候已经采用了平行公设,故有这么一说。

众人听了眼睛一亮,又纷纷讨论起来,赵君也不着急,慢慢的品着茶听众人议论。

过了一会,那个叫韩冬的中年男人抬起头有些疑惑的看着赵君:“侯爷,虽然你说的这条平行公设颇为奇妙,可以代替第五公设,但是依旧无法从前四条公设中将其推出。”

当然没法推导出啊,否则非欧几里得几何怎么诞生?赵君心里暗笑,又说道:“既然无法从别的公设和推论证明,但是我们为何不反其道而行之,如果能证明第五公设为错,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您是说假设第五公设(平行公设)不成立?”杨汉生颇为惊讶的问道。

“对,如果不成立,是错的,大家试试会得到什么结果?”赵君循循善诱,心里却有些激动,能否伟大的非欧几里得几何就在这个简陋的学堂里诞生起萌芽?

众人像是被打开了一扇窗户,也顾不的在说什么,纷纷拿出去笔墨推导起来。

“如果按照侯爷所说,将“过平面上直线外一点,只能引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不相交”作以否定,则得到“过平面上直线外一点,至少可引两条直线与已知直线不相交”这一命题,那么有可推出同一直线的垂线和斜线不一定相交,侯爷你说对不对?”韩东小心翼翼的说道。

赵君听了内牛满面,这是非欧式几何的内容,也只是上大学的时候学过一些,现在早就忘光了,让他如何回答?

“判定对错不是靠某个人,而是看你能否从已知定理中推出,如果能证明就是对!”赵君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数学毕竟严谨的。

看看已经到了下午,众人依旧废寝忘食的模样,赵君笑着招呼他们去吃饭,自己请客。这一顿饭吃的赵君心情舒畅,总算这个世界上有一帮人能和自己念叨着直线、三角、平行等数学术语。

最后赵君当场宣布,为了鼓励大家在算学领域的钻研,个人出资将对算学社成员生活进行补贴,让他们不必为柴米油盐操心,一心进行学术研究,而算学社也成了日后大宋皇家学会的前身,当然这是后话。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