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必须“党”指挥枪
赵君有些好奇,接过信打开一仔细阅读起来,原来是一个叫刘纤云的女子所写。
这个名字赵君看起来有些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文中提到王石这名军官的时候,赵君顿时回忆起来了,这不是泗州那个为自己爹爹伸冤的女子吗?而帮她忙的恰好就是王石。
等赵君看完这封信以后,啼笑皆非。刘纤云信中大意是王石救了她父亲,她也喜欢这个年轻军官,于是决定以身相许。但是王石却是推三阻四,推辞的原因并非是不喜欢她,而是说自己上军校的时候就发过誓:不灭掉金国绝对不成家。所以不要让她在找自己,这让刘纤云很是痛苦,所以请赵君帮帮忙说服王石,信的最后还用质问的口气问军校里是不是有这样一条规定?这样会误掉多少大宋女子的终身幸福云云。
“鞑虏未灭,何以家为?”看着心中这句话,赵君自然明白出处,他想了想问朱勇:“讲武堂里是不是流行这句话?”
“卑职没上过军校,故不知。”朱勇有些尴尬,本来他是要到讲武堂培训的,结果大战后受伤,这件事就算放下了,现
在想起来还是一个遗憾。神武前军的将士们现在哪个不以讲武堂的学生为荣?
赵君似乎看出了朱勇所想,笑着说:“没上军校又怎么样?你朱勇打仗比谁差?那天你愿意就把你弄到讲武堂当教官,好好收拾这帮兔崽子!“
“这个,免了,给那帮人当教官?打死我都不干!”朱勇听说那帮讲武堂的学员一个个都是原来营队的精英,也不是善茬,虽然在训练中服从教官的命令,但是在学习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刁钻古怪,让教官们也大为头痛,自己的学识就不要去哪里丢人现眼了。
赵君只是和朱勇开个玩笑,用来安抚一下他,对于军校情况,他本来想叫主持军校工作的刘越回来一趟,但是想到一来一回要半天时间太耽误事情,于是就让熊小山把谍情司的孙二狗叫来,整个神武前军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果然,孙二狗到了赵君这里向他汇报说讲武堂校园里确实很流行这句话,还报告给了赵君一个很震惊的消息,说是在讲武堂学生中有个半公开的学生组织叫铁血团,都是狂热拥护赵君,宣扬要加强军人在国家中的地位,并且力主对金国甚至西夏等国用兵,用以恢复汉唐雄风。而鞑虏未灭,不成家则是进入他们这个组织的必要条件之一。
孙二狗说的倒是很兴奋,但是赵君听着听着脸色却变得阴沉起来:“二狗,这件事你怎么不早点向我汇报?”
“这个......我认为是一帮青年将领只是拥护你,力主抗金,并没有出格之事,所以.......”孙二狗解释说。
看来孙二狗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是赵君现在也不好责怪什么,于是就让他把刘越从军校叫来,有些事情必须和负责军校的人说清楚才行。
孙二狗立即派人前往扬州城外的军校去叫刘越,赵君朱、孙二人先回去忙自己的事情,等有事在通知他们。
两人走后,赵君坐在书桌前陷入了沉思,这个军校里的铁血团这个军官组织,是他想起了二战时期日本发生少壮派的兵变事件,所谓的5.15事件。
1932年5月15日以海军少壮军人为主举行的***政变。政变者袭击首相官邸、警视厅、内大臣牧野伸显邸宅、三菱银行、政友会总部以及东京周围变电所。首相犬养毅被杀。由于政变规模小,缺乏建立政权的具体计划,为达目的,政变者自首。在审判中,军部大肆煽动舆论为政变者开脱罪责,并借此加强统治发言权。结果,5月26日成立以海军大将斋藤实为首的所谓“举国一致”的内阁,政党内阁时代结束。
后面还发生了2.26兵变,在日本发生的1483名陆军青年官兵反叛的事件,是一次由皇道派军人发动的未遂军事政变。
通过这两次政变,日本军部控制了政府,初步建立起军部主导的***政权。日本的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军部***升到了权力的顶峰,已经没有任何制约机制,如同脱缰野马,加速走向全面对外侵略扩张。就在“二?二六”事件一年半以后,爆发了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坠入到战争的探渊。
由此可见这些手拿着武器,打着爱国的狂热军官,一旦失去对其的控制,所蕴藏力量是多么可怕。
虽然现在赵君只算的上一个封疆大吏,但是他也决不允许自己的军队中出现由自己控制不了的因素。
还是那句老话说的好啊,是党指挥枪,不是枪指挥党。
可惜现在没有建立政党的基础,但是这并不妨碍赵君准备进行一次整顿,军人必须服从上级命令,要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工作,要将这支队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等到下午,刘越才从军校匆匆赶来,赵君又把孙二狗和朱勇叫来,把自己所闻以及所想的告诉了刘越,命令他在讲武堂里学员里开展一次“纪律与服从的大讨论。”
其内容主要有两点:
一.所有军人必须牢记下级服从上级,一切行动必须服从神武前军军部的命令。
二.加强忠君爱国教育,不得散布过激言论。
刘越本来还兼着政工司的主事,自然对这些学些教育活动得心应手,等赵君讲完了,问道:“主帅,那铁血团这个组织是否取缔?”
赵君想了想说道:“暂时不用,但是要加强监管,你,孙二狗把这件事要放在心上。”两人点头称是。
“还有,把不灭金人就不成家这一条取消!还有那个王石”赵君对朱勇笑着说:“问问他喜欢不喜欢那个刘小娘子,如果喜欢就赶紧成家!我做他的主婚人。”
这件事就这么解决,刘越回到军校以后就在各班展开了这次“纪律与服从”大大讨论,遵照赵君提出的两点内容,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学习,交流,统一大家的思想。
而远在泗州的王石,接到赵君的口谕后,考虑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才有些害羞的给教导营回话,一切听从赵君的安排。
王石是个干脆利落之人,当日利用休息时间提了几件礼物就登门拜访刘士奇家,请求将其女儿嫁给自己,刘士奇一脸莫名其妙,但是旁边的刘纤云却羞红了脸,赶紧躲在闺房里不敢出来。
听闻王石说了整个过程,虽然刘士奇如普通大宋官吏一样,内心中有些瞧不起的当兵的,但是看到王石虽然是一个军人,但是谈吐不凡,又曾经救过自己的命,现在有越国候亲自主婚,面子也够大了,于是也就答应了。
王石是个孤儿,是从应天府招兵进入赵君的部队,也没啥亲人,于是朱勇自告奋勇充当男方家人,就在泗州城举办了一场
热热闹闹的婚礼,赵君亲自出席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福如早生贵子云云,一时间成了城里的一段佳话。
厢兵特训营的工作逐步走向了正规,按照这样的速度,不到一年时间这些厢兵就可以达到正规禁军的水准,只是缺乏实战经验而已,两淮地区的正规军兵力将会得到补充,这让赵君放下心来。
同时另外一件事情也让赵君感到高兴,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一赐乐业人那本羊皮卷《塔木德》全部翻译成了汉语,同时翻译的还有一本就是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