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冬季攻势(二) - 挽宋从靖康开始 - 森外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86章 冬季攻势(二)

相对于宋军这边的愁云,泗州城里的伪齐军确是一片欢腾,领军主帅叫刘猊,是伪齐皇帝刘豫的侄子,被下属们捧为大齐第一战将,看打的赵君没一点脾气,更是狂妄不已,认为所谓的大宋头号悍将也不过如此云云。

“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皇上已经禀报金国皇帝请求增援泗州,援兵再过十日就到!”刘猊踌躇满志:“到时候我们不仅要守住泗州城,而且还要消灭宋军,打到扬州去!”

“将军威武!将军威武!”下面的将领纷纷喊道。

……………………………………………………………………………………………………………………………………………..

“子君,刚才收到来自应天府谍报,金人支援泗州的大军已经启程,估计十日之后就会赶到!”赖布衣拿着一封信匆匆赶到赵君的中军大帐,低声说道。

“这么快!”赵君吃了一惊,站了起来。

“子君,该下决断了。”赖布衣提醒到。

赵君默然,难道真要拿将士的生命去填吗?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办法?赵君绞尽脑汁想着中外经典攻城战例,甚至一些网文中所描述的战争。

突然眼睛一亮,想到一个东西对赖布衣兴奋的说道:“用热气球!”

“什么是热气球?”赖布衣不明白赵君的话。

“就是用布制作一个大的气球,下面吊着一个篮子可以载人,然后气球下面点火,这让加热气球就可以让他升空,晚上趁敌人不备飞到泗州城上空然后下来里应外合一举拿下泗州城!”赵君连说带比划,给赖布衣将了热气球飞行的原理和制作办法,赖布衣听着眼睛也亮了起来,这算是一个好办法!

不过困难也是重重,所做的热气球符合不符合要求?安全性能如何?没有经过训练的士兵会不会操控气球?还有当晚进行突袭的天气风向如何等等,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一切都白搭。

“尽管困难重重,但是值得一试。”赵君咬咬牙,做出了决定:“把参谋司和后勤司的人叫来商议如何进行空中突袭和制作的热气球!”。

利用空中热气球对泗州城进行突袭,参谋司的几个副主事感到是赵君异想天开,但是主帅已经下定了决心,他们也只好按照赵君这个设想去进行突袭方案设计。

有了犹如天降的神兵,这次突袭方案其实很简单,不外乎是等降落在城内的士兵夺取一个城门,外面的大宋主力趁机攻入城内一举就可以拿下泗州城。

但是对于后勤司而言,制作赵君所谓的热气球感觉是难于上青天,特别是找到合适的材料,赵君知道不可能用后世的尼龙帆布,最后思前想后,决定用棉布和丝绸棉布和丝绸叠制作气球。至于吊篮就简单多了了,用柳条编制则可,加热装置则在气球下面吊一个火盆,用煤加热即可。后来赵君想到防止火盆里火把气囊点燃。在下面的入气孔周围。包了一层石棉,这样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群策群力的力量就是大,古代版的热气球草样就这么设计出来,赵君立即命令后勤司按照方案制造两个热气球进行试验。

整个后勤营被动员起来,在赵君亲自监督和指导下,当天下午两个热气球就制造出来,按照赵君当初的计算,每个热气球可以承载四个人。傍晚时分就是下一步进行升空试验了。

赵君准备亲自登上热气球进行试验但是被赖布衣等一干将领拼命阻止,最后就在随军而行的战狼特种分队中选了八个胆大心细之人,由队长熊大山亲自上阵,进行实地试验。

试验地方选择在泗州城东南十里外的一个山岗上,是避免刮着的西北风将气球吹到了泗州城里,在赵君反复的指导和说明下,熊大山等人分别坐上了两个热气球下的篮子,并开始点燃火盆里的煤,随着煤燃烧。热气迅速的上升,但却被气囊给挡住。结果就是整个气囊慢慢的鼓了起来,而且慢慢的升到半空,形成一个倒立的水滴状气囊,甚至随着持续加热,气囊所产生的升力也越来越大,把下面的吊篮也带了起来,周围的士兵迅速拔掉固定热气球的地上的木桩,于是热气球开始摇摇晃晃的升空。

熊大山穿着厚厚的棉衣,坐在篮子里,呼啸的北风把他的脸吹的生疼,但是他感觉自己抓着篮子边缘的手心在出汗,第一次他感到了危险和害怕,但是作为头领,拼命让自己冷静。

看着地面上的人越来越小,最后消失成一个黑点,气球开始晃晃悠悠想东南方向飘去,没过多久,他向东南方向往下,隐隐看到了地面上的一堆篝火。

“准备熄火,热气球下降!”熊大山发出了命令。

一个手脚灵活的士兵立即开始扑灭火盆里的火,慢慢的受冷的热气球开始下降,看着离地面越来越近,熊大山的心也慢慢的开始放松,直听到“嘭”的一声,篮子撞到地面上,熊大山等人按照赵君的要求屈膝,、半蹲像马步那,背部紧靠篮筐,以减少冲击力,尽管如此还是将四人撞的七荤八素,地面上早已等候的士兵赶紧帮他们拿住人气球,虽然有些狼狈,但是总算成功了。

但是另外一组却没有这么幸运,热气球在升空以后突然出现了裂缝,顿时被风撕成两半,热气球失去了升力迅速开始下降,最后坐在篮子里的四名士兵犹如天上掉下来的一块石头,最后直接被摔死。而在地面上目睹了这一惨剧的赵君脸色铁青,好长时间没有说一句话。

“将四人埋葬,灵牌送英烈祠”赵君最后说道:“命令后勤营继续制作热气球,一定要保证质量!选派更多人的进行试验和练习!”说完以后,赵君掉头就走。

整整五天时间,宋军大营没有攻城,都是忙乎这件事,制造热气球,见不停的试验和荀兰,最后制造了三百个人热气球,共乘坐一千二百人,这些人在各营中选拔出来的作为敢死队,将被送上天空投放到泗州城的东城,只要攻破了东城,相对薄弱的西城就简单多了。

又训练了两天,第七天夜晚,赵君下令趁着夜色准备偷袭泗州城。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