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士子聚会(中)
这位士子一开口,周围顿时静了下来,大家都纷纷看着他。
于是士子开口说出了秦桧的主张。赵君仔细听着,和当日秦桧在自己府上所的述基本一致。说完以后,这位士子解释道“秦大人的奏折,第一部分归还北籍人口,是为了第二部分和金人谈判打好基础,只有双方缔结了合约,大宋才能保住半壁江山,宋金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这和赵将军的论持久战不谋而合。”
大家听了都议论纷纷,竟然没有人出来反驳,赵君皱皱眉,看来秦桧的这种论调很有市场啊。
欧阳澈自然明白赵君的心思,对于秦桧的这种论调也感到愤怒,刚准备站起来反驳,就听到一个清朗的声音:“兄台此话差异,就凭秦桧这番话,就可以知道此人定时卖国求荣之辈,朝中又要出奸臣耳。”
赵君回头一看,只见是一个年轻男人,二十出头,面色沉稳,穿一件白色长袍,显得有些陈旧但是却洗的很干净。
“此人叫梁清,字白东,秀才出身,正是我招揽来办报之人。”旁边的欧阳澈低声向赵君解释。
只见那个叫梁清的年轻人看着众人目光都注视自己,继续说道:“其一,北籍人口全部归还金国,岂不是意味着要使大宋王朝自动解除武装。咱们都清楚生长在北方和西北地区的人,体裁魁梧,勇敢善战;生长在东南述路的人,则比较柔软脆弱,不适于做战士。现在大宋的军队将兵,包括赫赫有名的御营前军都南宋初年绝大多数也都是出生在陕西、河东、河北等地的。
其二这将使中原和西北地区的大宋子民,不论遭受到敌、伪的何等奴役,再也不敢奔往南宋境内。因为,投奔了去最终也还是得被遣送回来。而这就等于替金人安定了社会秩序。
第三,这等于正式承认关陇、河北和中原之地归敌、伪所占领,恢复失地之事再也不容提及了。而所谓缔结条约正是坐实的这一条!”
听了这些赵君心里不禁赞叹,这个梁清分析的比自己还深刻,非常具有战略眼光,做一个报社编辑看来太委屈他了,想办法也把他弄到军中做参谋才行。
梁清的话说完,又是引起一阵议论,刚才那位士子脸色发红似乎有些不服气,说道:“双方结盟有什么不好,当初宋真宗景德元年澶渊之盟,换来了宋辽百年和平。最后辽国不是灭亡了吗?所以说,尽管眼前大宋吃了一点亏,但是我相信用不着百年,金国一定会灭亡!”
是啊,金国这条饿狼最终是灭亡了,但是来了更加凶猛的饿虎――蒙古人,铁蹄踏遍整个神州,结果就是崖山之后无中华!
赵君有些忍不住想起来反驳,突然一支沉默的王十朋却开口了,年龄不大但是口气确是很冲:“辽国是灭亡了,但是却来了更加凶恶的金人!随之而来的便是靖康之耻,建炎南渡,被金兵一路南侵,烧杀抢掠,连当今皇上也被赶到了海上,我大宋差点就要亡国!如若不是御营前军在黄天荡一举歼灭了金兵,狠狠打击了金国,我大宋岂不成了金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这种屈辱的合约,不要也罢!这种南自南北自北的屈辱国策怎么和赵将军的论持久战同日而语?,如若朝廷实施,我王十鹏第一个出来情愿!愿意做第二个陈太学士!”
“好!”周围的学士们纷纷叫好,刚才那个书生看到大家的样子,脸色通红也不好在说什么,史浩倒是长袖善舞,赶忙上去安慰了几句,说这只是学术上讨论,不必多虑。
看来这个王十朋是个热血青年啊,原以为和黄潜善的孙子混在一起估计就是一丘之貉,看来自己是看错了人了。
有了梁清、王十朋这番慷慨激昂的一番话,众人的思想都调动起来,围绕这赵君的论持久战以及秦桧的的策略纷纷展开了议论,赵君听的是津津有味,有些士子的言论很是精辟到位,让赵君感叹不已,自己都没有想那么深刻,毕竟这篇文章自己也算是抄来的。
就在这个时候,从左边的小亭子里走来几个人,有男有女,老远就听到一个清脆的女声:“史公子,你们的策论结束了没有,我们还要进行诗词赏析呢。”
“李小娘子稍安勿躁,我们马上就结束。”史浩笑着回答。
这声音怎么有些熟悉?赵君一愣,定睛一看,果然是自己认识的人――李明月。敢情那天她邀请自己来参加什么诗词赏析聚会,就是这个聚会啊?
李明月也发现了混在人群堆里的赵君,先是一愣,然后是一喜,快步走了过来,径直到了赵君面前,小脸却是一板:“赵大公子,当日你不是你很忙,没空来吗?今日怎么不请自来?“
“这个.......这个.......”赵君有些尴尬,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好。
“明月,你认识他?”跟着李明月过来的一个眉目清秀的年轻男子突然插话道。
“哼,怎么会不认识?”李明月看着赵君哼了一声:“堂堂的赵大将......”
“在下,赵小明。”赵君赶忙打断李明月的话,笑着向旁边的那个清秀公子抱拳笑道:“请问阁下高姓大名?”
“万俟图”那个青些高傲的样子对赵君说。一改对待李明月那种殷勤样子,而是有些傲气。
原来他是大奸臣万俟l的儿子,李明月的未婚夫啊,赵君心里感叹,嘴上确很客气:“原来是万俟公子,久仰久仰。”
万俟图似乎不愿意李明月和赵君多说话,就对着李明月笑着说:“明月,你不是说要赏析诗词吗,史公子已经答应了。”
李明月没有理会万俟图,而是看着赵君,似乎弄不清楚他为什么会隐姓埋名,不过也没打算揭露他,眼珠突然一转,又笑着对赵君说:“赵公子,我们即将举行诗词鉴赏,我想你也带来了佳作了吧?到时候一起欣赏如何?”
我的不是给你了吗?怎么还问我要?小心我揭露你!
赵君还没开口,旁边的史浩却说话了:“看来赵公子也是诗词高手?那佳作我一定要好好拜读。”说完也不管赵君回答,招呼大家向那个亭子走去,赵君也只好跟着走了过去。
亭子里面已经坐了数人,竟然是男少女多,数个妙龄女子凑在一起,对着手中的纸张指指点点,还悄声议论着什么。
看到众人走来,一个年龄稍大的女子娇声笑道:“史公子,我们这边都已经交出了个人所做诗词,大家都以为明月妹妹的这首咏荷为最佳。”说完又声情并茂的读了起来。正是赵君给他的那首杨万里的的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看看,多么应景,明月妹妹什么时候诗词变得如此厉害了?”
那位女子一口吴侬软语,很是好听。周围的众人也跟着喝彩不过李明月倒是有些脸红,她偷偷看了赵君一眼。赵君笑着向她眨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