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封案 - 检枢司 - 北祁重酉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检枢司 >

第一百一十一章封案

余不乐安静的看着眼前的案卷封面,并没有打开,红色的封面已经说明这是一份绝密案卷。

林臻娜和孙怡珍坐在沙发上,略微有些拘谨,谭佳人陪坐在一旁,帮她们添茶倒水,顺便的等着余不乐的指示。更重要的是,这里虽然是余不乐的办公室,沙发主位上坐的,却是丁晓雷局长。

“这是调查组的最终建议?”余不乐轻声问。

“是的。”林臻娜回答。

“你们知道毫无证据调查一位副处级官员的难度有多大吗?”

“知道。我和梓希姐商量过,这次申请调查是另立案件,属于公职人员犯罪范畴。不属于月台马车案的后续。”

余不乐看着孙怡珍:“你怎么想?”

孙怡珍坐直身子,正色回答:“我认为值得调查。胡凯此人身上确实有很多疑点,也是现在能够找到的嫌疑人中,疑点最多的。”

余不乐又看向林臻娜,“说说你的理由。”

“是,长官。”林臻娜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说:“首先,胡凯最近两年多次到过长沙,610年与张雨欣在两年前副州长左尚岺家里举办的酒会上见过面。他和左尚岺的儿子左权交好,而左权与张雨欣有过婚外情。

左权此人风流成性,胡凯能与此人交好,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是我相信物以类聚,胡凯也好不到那里去。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张雨欣与胡凯结识后,主动与胡凯拉关系,多次在不同社交场合与胡凯接触过,这些都有据可查。

胡凯是工矿部矿物司法规处的处长。当年去长沙,本职就失去处里桂阳铜矿联邦收购的事情。也就是雷家发现铜矿,被联邦收购那一次。可以说当时是能够决策雷家命运的人,身为雷家的孙媳妇,张雨欣也有足够的理由去接近他。”

“这不能证明什么,而且雷家矿场被收购处置的很公正,并没有什么不当之处啊。”丁局在旁边摆弄着烟斗轻声道。

林臻娜回答:“这只是表面情况,但是事实上,607年胡凯就曾经到过荆州,当时他还是科长的身份,参与处理了曲江雷家铁矿泥石流事故。

从现在的资料来看,当年的曲江矿难,一次性死亡矿工87名,是比较重大的矿难事故了。可以说雷家的生死系于一线。最终调查组的判定是,暴雨山洪引发的泥石流是主因,雷家没有直接责任,只负担经济赔偿。

单就这次矿难来讲,这已经是雷家能够得到的最理想的判罚了,除了经济损失,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影响。”

“你是说这一次的判决有问题?”丁局又问道。

孙怡珍回答:“现在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但是雷家之后的处置却是不符合常理的。资料显示因泥石流引发塔防的矿井深度有近三百米,能开出如此深的矿洞,投资一定相当不菲。

通常塌方后的矿洞,是可以通过清理岩石,增加支护,甚至扩大表面等方法,重新清理后继续投入使用。而雷家在清理出遇难者尸体之后,却以地质灾害山体变动为由,封闭了矿井。转而在其他山头重新开挖了矿洞。

新开挖的矿洞距离原址有5公里远,隔了两个山头。我们咨询了地质专家,如果是泥石流引发的山体坍塌,矿山深层结构应该不会受到影响,清理了塌方地点,理应可以继续投入使用。

毕竟不是地震引发的矿难,安全性上应该不会有影响。而且通常矿井所选择的开采位置应该都是探明距离矿藏最近的位置。另选择开矿口明显应该是得不偿失的选择。”

余不乐说:“就是说你们认为雷家可能隐瞒了矿难的规模?”

“是。”林臻娜道,“虽然没有任何证据,但是最符合逻辑的可能性就是这个。”

“最大的可能就是在矿洞的更深处,可能还有更多矿工被封闭在矿坑之内,被雷家和调查组抛弃了。我们目前能找到的矿难证据资料很少,而且除了矿口处,几乎没有图片资料。

但是从报告的描述来看,矿井内的工人尸体是从坍塌掩埋的封闭矿道中挖出来的。文字说明已经告诉我们,矿道内部还被塌方封闭着。也就是说……”

林臻娜没有继续说下去。

丁局问道:“坍塌位置在什么深度?”

“资料显示208米,挖出最后一具尸体的深度是267米。矿井深度雷家上报的是289米。就是说,除了雷家人,我们并不确定矿井的实际深度是多少,被坍塌掩埋的后面究竟有多深,没人能够证实。”

余不乐说:“继续说说胡凯的事情吧。还有什么疑点?”

“珍宝阁卖出的每一件奢侈品首饰都是有登记的。不过死者张雨欣戴的这一条,记录显示的是2月份由匿名男子购买。由于时间久远,营业员只记得购买者相貌不出众,穿着普通。

我们给当时卖出项链的营业员看过画像,证实不是胡凯,胡凯的容貌气质出众,想必营业员不会记错。但是,营业员对胡凯的一名护卫的肖像画,表示似乎有些熟悉,记不清楚了。

而这名护卫,两个月前已经辞职离开胡家,不知所踪。

还有就是,2月25号,张雨欣上次到首都圈的时候,出席了商务部组织的一次酒会,而胡凯也出席了这次酒会。仆人证实,2月28号,张雨欣回到江陵家中时,首饰中多了这条项链,没有说明来源。

7月6日,虽然出入登记上没有显示,但是门卫证实胡凯当日在十点多提前离开了矿务署的办公楼。当日门卫在准备下午的卫生检查,曾被保安队长批评,所以不会记错日期。

午休时,胡凯未在食堂用餐。接线员证明,下午胡凯2点钟在办公室曾经呼叫了民政部卫生局的电话。中间这段时间,没有人知道胡凯的行踪。

7月1日,星期一中午,张雨欣在江陵电报局发出了一封明码电报,‘6日12时抵首都,望见,念。’收报人留的是小熊。首都电报局业务繁忙,已经回忆不起来是什么人抄走了电报。

但是胡凯的马车夫证明1日中午胡凯曾在铜雀路留香居用餐。而留香居距离电报公司所在的商报路只有一个街口之隔。步行只需要几分钟。”

“还有其他证据吗?酒店方面有没有线索。”余不乐又问。

“还有最后一条,张雨欣这一趟来首都圈是代表雷家来的,约见矿物署长云丛署长的太太张氏。雷家迫于经济压力,准备放弃曲江的铁矿,将开采权交还给联邦。而之所以派张雨欣来,是因为云署长太太姓张,是张雨欣的堂姑妈。

至于明思酒店方面,已经证实确实张雨欣之前入住酒店时,夜间曾有不明男子前往她入住的客房。但是明思酒店是高档商务酒店,对客人隐私管理很严,而且该男子每次到访都有意用墨镜口罩之类遮挡了面部,所以得不到更多线索。

另外车站检票员能够认出胡凯的画像,在案发前,胡凯不止一次进入过车站月台。胡凯相貌堂堂,英俊非凡,被女安检员记住不奇怪。不过案发当日,没有人记得看到过胡凯。这符合谋杀案凶手提前熟悉现场,确认作案方式的特征。”

丁局长说:“但也可以是接人,或是乘车。还有其他证据吗?之前委托北区警署查的衣物之类的,有没有消息?”

林臻娜微微蹙眉回答:“专案组成立到现在已经超过半个月,我们调派北区警署、情报处的人手,总共采集了近800名现场群众的证供,只有两名军人说在列车进站,他们在车厢门口等候时看到有一名车站工作人员在月台前部等候。

火车进站经常会有工作人员检查车轮,所以没有引起注意,而且由于车厢高出月台地面很多,角度问题看不清人员相貌,他们没有留意。车站方面反馈,列车安全检查都是火车工作人员自行负责,通常是列车长巡查,当日没有安排人在月台前端等候。

这是唯一可能成立的目击证人,但是没有任何有效信息。

衣服手套之类的证物,现在还没有发现,应该是已经被凶手销毁了。凶手的思维非常缜密,应该已经处理好了当日全部的随身衣物。”

丁局拿出烟斗,皱着眉抽了一袋烟,然后说:“现有的证据,就要去调查一名公职副处长,显然是不能成为理由的。”丁局看了看盯着自己的林、孙二女,在旁边一脸淡然的余不乐,和正在倒茶的谭佳人。又说:

“更何况这个人还是现任联邦大法官唯一的孙子。我们当然不会畏惧胡凯的背景,但是对公职人员启动调查,必须要符合程序。你们现在的能找到的全部证据,却不能构成调查胡凯的条件。”

丁局看了看依然面带微笑的余不乐,还有欲言又止一脸跃跃欲试的林臻娜。接着说:“把案卷封锁,作为完美杀人案存档吧。调查组保留两人追查一下胡家失踪了的那名护卫,其他人员恢复本职工作,调查组解散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