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义民” - 回到贞观当太子 - 苍笙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72章“义民”

封城的命令刚刚传下去不久,房铎正在给一众属官安排下一步行动,就见定安主簿陈完神色慌张地跑到堂下,连行礼的事都忘了,急切道:“明府,大事不妙了!”

房铎心里一惊,不过脸上却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也不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反而先训斥道:“尔身为朝廷命官,当临难不惧、临危不乱才是。如此失魂落魄,成何体统!?”

陈完连忙躬身谢罪:“明府恕罪,下官再不敢了......”

房铎淡淡“嗯”了一声,这才问道:“何事如此慌张?”

经过刚才那么一出,陈完的心情平复了不少,也不再慌张,躬身拜道:“回禀明府,城外来了许多突厥人,看阵势,约有数千骑!”

房铎眉头微皱,继续问道:“可知是何方人马?”

“呃......”

陈完闻言愣在当场,嗫嚅着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他刚才只看见一群穿着草原服饰的人纵马朝着定安城涌来,大惊之下根本来不及确认对方的身份,就迫不及待地跑来报信了。

......

看着陈完迟疑的神色,房铎大概也能猜出是怎么回事,眉头不免皱得更深了几分。

几息后,陈完正要跪下认错,从门外又走进来一个人。

那人来到小吏身边,朝着上首的房铎躬身一拜,说道:“下官邹怀见过明府,新安、怀安、南湖、濡林四县县令并各乡乡正,携治下百姓求见。”

“几位县令为何而来?”房铎平静问道。

邹怀再拜道:“回明府的话,近几日各县之中皆有西突厥细作活动,欲策反草原百姓。”

“幸赖陛下天威,祖宗之灵庇佑,彼辈阴谋被百姓识破,皆被当众斩首。”

“诸县令携治下义民求见明府,欲献细作首级于明府座前......”

听到邹怀这么说,房铎提着的心放回了肚子里,相对的,陈完却觉得大事不妙,一副世界末日马上就要到来的表情。

城外那些人是来邀功的,却被他误认为了是要来攻城的叛贼。

这一正一反的差距,可就有点大了。

如果真要追究起来,治他一个谎报军情、扰乱民心的罪名是绰绰有余的。

想到谎报军情的下场,主簿大人就忍不住颤抖起来,后背瞬间被冷汗湿透。

......

房铎没有理会在那里“打摆子”的陈完,夸奖了邹怀两句之后,就带着一众属官朝门外走去。

路过陈完身边的时候,少卿大人冷哼一声,揶揄道:“本官今日才知道,陈主簿年不过而立,居然就已经老眼昏花了,想必是操劳王事所致。”

“依本官之见,陈主簿还是趁早急流勇退,回乡好好将养才是。”

这番话一出口,等于是断了陈完的仕途。

陈完自己也明白这一点,可是他刚刚犯下大错,此时能留下一条命,已然是意外之喜。

因此即便心中十分不舍,却还是不得不躬身拜道:“明府关怀之意,下官感激不尽......”

房铎没有再说话,径直从他身边走了过去。

......

片刻后,房铎带着一众人等登上定安城楼。

就这么一会儿工夫,城外的人马,比起之前陈完所说的又多了几倍,达到近万人的规模。

虽然人数众多,可是秩序还算维持的不错。

所有人都勒马停驻,静静等在那里,在众骑前方,是一座人头堆起来的小山。

“小山”里面,有花发老人,有壮硕汉子,有也有白面青年,不一而足。

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惊讶和不可思议,似乎他们死前并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落到这个下场。

第一次看到这么恐怖的场面,房铎只觉得眼前一阵眩晕,靠着扶住城垛才没有倒下。

城下的人看到房铎露面,顿时有些骚动。

一个花发老者轻提缰绳,走到城下,拎起手里的人头,高声道:“房少卿,这些贼子居然胆敢蛊惑人心,企图背叛天可汗陛下,实在大逆不道!本公已经将他们全都杀了,还请少卿查验!”

说着,就将手里的人头扔到城墙下。

......

说话这人房铎认识,他名叫欲谷设,乃是当年东突厥颉利可汗的弟弟,母亲是当初隋文帝时期和亲突厥的安义公主。

大唐灭亡东突厥,先帝虽然赐死了颉利可汗和他的儿子、孙子,但是对于阿史那氏的其他旁支却厚待有加。

不仅允许他们保留各自的传统牧场,还给他们都封了爵位。

欲谷设就是在那个时候,被先帝封为怀国公的。

在李承德和李承鸾就藩之前,这个欲谷设,是安北都护府境内的第一大佬。

和颉利可汗的野心勃勃不同,欲谷设受母亲安义公主影响,为人温和低调,对待部众和奴隶也不像其他草原贵族那么严苛。

大唐能在“后东突厥时代”维持住草原的和平,这位怀国公居功至伟。

房铎当初来到草原推广定居放牧,之所以能进展神速,也是多亏了他的大力协助。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