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朝堂变动 - 回到贞观当太子 - 苍笙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11章朝堂变动

太极宫,甘露殿。

内殿之中,只有李二陛下一个人斜倚在御榻上,所有人都被他暂时赶了出去。

看着榻边的宫灯发了一会儿呆之后,李二陛下幽幽开口唤道:“周昌......”

一个灰衣人从大殿的阴影里现出身形,对李二陛下郑重拜道:“陛下!”

如果李承乾还在场,就一定能够认出来,此人正是当年他从江南回到长安,在两仪殿上见到的那个神秘人。

李二陛下没有看他,直接吩咐道:“从明日开始,将你手下的暗探全部散出去,给朕将京中重要关节的大小官吏全都监视起来,但有风吹草动,尽皆报与朕知。”

“唯,末将谨遵陛下之制。”周昌垂首应命,脸上没有丝毫的波动,就好像这一切天经地义一样。

稍稍停顿了几息,李二陛下开口问道:“朕交给你的那个人怎么样了?”

周昌微微躬身:“陛下圣明烛照,那赵真(应该很多人都忘记他是谁了吧?)确实有做暗探的潜质,在末将身边历练了几年,如今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

李二陛下满意地点点头:“既然如此,你先下去筹备吧......等此番事情过后,你将手下的人都交与赵真统领,朕放你自由,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吧。”

“末将告退。”

周昌脸上闪过一抹喜色,躬身再拜之后再次隐身于黑暗之中。

李二陛下的目光重新看向宫灯,目光不断闪烁,有些枯槁的右手在隐几的扶手上不断敲动着。

......

次日一早,百官按照惯例来到太极宫参加朝会,却被禁军告知朝会取消,所有人各回本衙办差,只有三位阁老被特旨召进宫中商议国事。

大半天的时间过去,就在百官还好奇为什么朝会突然取消的时候,太极宫里的圣旨雪花一般飘了出来: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功高德劭,加封太子少师。

门下侍中杨师道勤勉王事,升任尚书右仆射。

至此,空悬数年的尚书右仆射一职终于有了最终的归宿。

在杨师道之后,马周迁任门下省侍中,而他空出来的中书令一职,则由门下左散骑常侍岑文本接任。

......

三省走马观花似的职务变动看得百官一阵眼晕,可是还没等他们回过神来,六部就发生了一次大地震般的人事调整。

在李二陛下的安排下,六部尚书里除了吏部尚书高士廉,其他五部尚书全部换人!

侯君集被李二陛下罢官,他的兵部尚书之位由原刑部尚书李绩接任,李绩空出来的刑部尚书之位则由大理寺卿孙伏伽接任。

除此之外,工部尚书王珪、民部尚书段纶被嘉为特进,工部尚书一职由侍郎张放接任,民部尚书一职由礼部尚书于志宁递补,礼部尚书的位置则落到了原民部侍郎崔浩真的手里。

一番变动下来,整个朝堂的风向为之一变,倾向于东宫,或者说和东宫有旧的人,几乎占据了一半的重要职位。

原本看上去根基薄弱的东宫,在这一番变动之后突然来势汹汹地占据了朝堂主流。

靠着这些人,太子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决定一些小事,而不用事事都召集三省六部共同商议之后才能施行。

......

从这些布置里,百官隐隐察觉到了一丝不妙的气息。

可是当他们去向孙思邈求证的时候,却被告知皇帝龙体安康,一切正常,这就有些让他们摸不着头脑了。

就在大小官员猜测皇帝到底要干什么的时候。

太极宫,两仪殿。

李二陛下高坐上首,看着下方恭敬肃立的侯君集,神色平静地问道:“侯君集,你是否对朕的安排有所不满?”

侯君集连忙拜道:“微臣不敢。”

虽然这么说,可是他的脸色却并不怎么好看。

在这一连串的人事变动里,其他人都是升官或者平调,只有他侯君集的兵部尚书,莫名其妙就被一撸到底,回家抱孩子去了。

要说他心里买有一点埋怨显然是在骗人,不过他却不敢当着李二陛下的面有丝毫的流露。

早在做出这些安排的时候,李二陛下就对全局有了谋划,因此也不管侯君集到底是个什么想法,直接说道:“君集,朕这里有件差事,你若是办好了,朕许你一个河南牧的位置。”

听到李二陛下这么说,侯君集整个人都颤抖了一下,一股难以抑制的狂喜涌上心头。

河南牧!

那可是和雍州牧一样从二品的大员,论品级是和尚书左右仆射一个等级的存在。

这个官职向来都是由宗室或者外戚来担任的,还从来没有过让普通臣子出任的先例。

如果真能坐上那个位置,侯君集觉得自己这一生就可以说是无憾了......

......

想到自己坐镇东都,发号施令的模样,侯君集脑子一热,不管不顾地跪了下去:“臣侯君集,愿为吾皇万岁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李二陛下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赞许道:“朕果然没有看错你......”

说着,李二陛下对侍立在一边的黄易使了个眼色,后者捧着一卷火漆押印的密旨走到侯君集面前。

看着火漆上那鲜红的天子印玺,侯君集心里没来由的一颤,稍稍有些回过味来。

虽然不知道皇帝究竟打算让自己去做什么,不过天子居然舍得用河南牧来作为报酬,这件事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