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章第四十二章 - 女扮男装后抢了男主的路 - 三两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042章第四十二章

第042章第四十二章

尉迟佑愁眉苦脸许久,才回过神来:“陛下要同臣一起读书吗?”

苏彧:“?”我都读到研究生了,还要读什么书?

谢以观笑了笑:“事情都到了这一步了,臣倒不在意再多一个学生。”

他见苏彧眨着眼睛装无辜,又呵呵一笑:“说起来那日在赏菊宴上,陛下的文学造诣着实让臣叹为观止。”

苏彧:“……”这话就有点冒犯了,她只是没把技能点点在诗词歌赋上而已。

谢以观又说:“陛下登基至今,还未亲手写过圣旨,陛下未来的路还很长,总会有亲手写圣旨的一天,陛下的字……”

苏彧:“……”她的字是因为有鬼画符的功底在,所以一般人不懂欣赏!

“朕倒是想跟着知微多学学,但是吧,”苏彧像是十分惋惜地摇摇头,“朕实在是太忙了,不如朕先封知微一个帝师的称号,阿佑和承影先代朕学着,谢先生把他俩教会了,就相当于把朕教会了。”

谢以观:“……”他是为了这一个尊号吗?他是怕皇帝出去丢人!

苏承影默默地看着一切,他稍稍朝前了一步。

尉迟佑陡然目光变得锐利,将苏彧护在了自己的身后。

“阿佑,怎么了?”苏彧问。

“大约……是错觉。”尉迟佑有些不解地挠了挠头,刚刚一瞬的杀气大约是他的错觉,现在他什么也没有感受到。

苏彧若有所思,大约是心思纯粹的关系,尉迟佑有一种近乎兽类的直觉,她相信尉迟佑的预判,而现场就只有他们几个……

她的目光落在苏承影的身上,三个月没有见,少年高了不少,身高隐隐有赶上她的趋势。

苏彧问:“承影,你要回宫吗?宫里现在少了不少人,还挺适合你的。”

上次黄内侍带着宦官造反,一下子死了不少人,苏彧既没有封新内侍监的意思,也没有再招宫人的打算,卢政翰来问了两次,苏彧十分理直气壮地说:“挺好,宫里人少,能省钱。”

卢政翰对此表示无语,但一时也找不到什么反驳苏彧的话,反正卢家有钱,他不缺仆从,皇帝愿意过苦哈哈的日子是皇帝的事情。

苏承影看向苏彧的目光有几分不信任。

苏彧和善地笑着,也不急着开口,等着苏承影的回答。

苏承影认认真真回想,苏彧上次确实只叫他好好养伤,然后等他伤好了再去读书,只是她没有说时限,所以他以为只要他能下床,便能再次见到她——

也许真的是他误会了她。

苏承影有些不确定,他不大习惯推翻自己的决定,就像尉迟佑有近乎野兽的直觉,他也有如同野兽的执拗。

可是当苏彧的手再次落在他脑袋上的时候,他决定再相信苏彧一次。

在回宫的路上,谢以观特意将苏承影安排在另一辆马车上。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他与苏彧同坐一辆马车。

问苏彧:“陛下真觉得读书能改变那位苏郎君吗?”

谢以观一向观察入微,他也察觉到苏承影的眼神有一瞬的不对劲。

苏彧顿了顿,微微一笑:“谢先生先教教看吧,看能不能扳正回来,总要给他一个向善的机会。”

这句话从苏彧口中说出,让谢以观不禁有些愣神。

他见惯了这位帝王的处处给人挖坑,突然听到如此和善的话语,让他感到了一丝陌生,仿佛见到了另一个苏彧。

谢以观再看过去,苏彧弯了弯眉眼。

她不算一个多么有善心的人,如果没有人拉她一把,她大约会像生父一样,成为一个毫无底线的人,幸好,有老道和大师兄在最初的时候将她捡回去——

在原本的世界里,苏彧是一个有父有母的孤儿。

她的生母是来自豪门的数学天才,有钱人家的小姐又展露出惊人的数学天赋,自小被众星捧月得不谙世事,很容易就被渣男骗到手,而她的生父就是这个渣男。

其实她长得和她生父很像,尤其是一双会骗人的桃花眼。

当年她的生父就靠着一张好皮囊与一双看什么都深情的桃花眼,哄骗到了她那个被鲜花与赞美追捧着长大的生母,然而她的外公外婆能撑起豪门,自然不像她的生母那样简单,他们反对这门婚事,却没有想到她生父本事那么大,再次哄骗她生母带着能带走的所有钱财私奔了。

只可惜,钱有花光的时候,人也有清醒的时候。

苏彧四岁的时候,她的生母终于发现了自己选择私奔的丈夫并不是良人,他依旧靠着他的皮囊在外欺骗富裕的女孩,而她仅仅是其中一个,她选择回到了自己的家族,苏彧的生父连同苏彧都变成了她毫不犹豫要舍弃掉的过去。

苏彧的生父更不可能养一个四岁的幼童,他将苏彧遗弃在了荒山上。

苏彧也碰到了她人生的第一个贵人,虽然至今她还不知道他叫什么,只是一直喊他老道。

四岁的苏彧已经得了生父的一些真传与生母的智商,她知道她的生父不会再回来,当她在半山腰遇到老道时,一把抱住老道的腿,哭得那叫一个凄惨。

粉雕玉琢的女娃娃即便哭得一把眼泪一把鼻涕,也十分可爱,老道一时心软,就把她带回了山顶上的道观。

道观年久失修,又处于交通很不便利的荒山山顶,门可罗雀,无人问津,原本只有老道和他的徒弟两人,后来多了一个小小的苏彧。

苏彧见到老道徒弟,又像不要钱一样追着他喊“大师兄”,大师兄当即决定留下苏彧,不过多一张嘴吃饭而已,也就是粥里再多加一碗水的事。

大师兄虽然这么说,但每次盛粥的时候,总是先往死里捞,把下面的米粒勺给苏彧,再把第二稀的勺给自己,最后给老道的就只剩下清汤寡水,以至于老道愈发清瘦。

在道观揭不开锅的时候,大师兄决定去山下打工,补贴道观的支出,吩咐老道要好好养着他的小师妹,别把他师妹养歪了。

老道不耐地撵走他的大徒弟,转头对着苏彧哈哈大笑:“碍事的终于走了!来来来,为师教你毕生所学!”

平时大师兄在的时候,不许老道教苏彧道家学问,说小师妹将来总是要回到世俗的,不能小小年纪就学封建迷信,所以他拿着不知道从哪寻来的一年级教材,教着苏彧并不标准的拼音和九九乘法表,说着说着时常还会说出三七二十八来,但苏彧为了那碗最厚的粥,没拆大师兄的台,还会热烈鼓掌以崇拜的眼神看着大师兄,大师兄被苏彧哄得迷糊,便连一粒米都没给老道剩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