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司马懿,要么出山,要么死 - 三国:想当谋臣,大哥却让我称帝 - 原来是个石猴啊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1章司马懿,要么出山,要么死

刘仁走后,蔡勇站在自己的府邸中,打点好家族之事。看着下人忙碌地搬运着行李和物资,蔡勇心中默默地思索着自己的计划。

他深知此次行动若是失误,则必葬身扬州,必须要小心谨慎,同时还要考虑如何收买杨宏此人。

一名下人走上前来,恭敬地问道:

“老爷,一切都已准备妥当,不知我们何时动身?”

蔡勇回过神来,看了看四周,深吸一口气,说道:

“此事不可久拖,即刻动身。”

说完,他走出府邸,带领着自己的随从和物资,踏上了前往扬州的路途。

……

与此同时,在洛阳城中,刘协正坐在皇宫的大殿上,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独自哀叹。

他深知自己虽然名为皇帝,但实际上却没有多少实权,各方诸侯割据,天下大乱,而自己却苦于人才不够,用人方面捉襟见肘,就连手下三州之地都只是堪堪应付,更是没有像样的谋士相助。

刘协想起了自己曾经的雄心壮志,想要重振汉室,恢复天下的太平,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无比的无奈和沮丧。

伏完站在一旁,看着刘协的神情,心中也十分焦急。他深知刘协的困境,也一直在为他寻找可用之才。

伏完走上前来,恭敬地说道:

“陛下,莫要忧虑,臣近来又寻得两可用之人。”

刘协抬起头来,看着伏完,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哦?何人?”

伏完小心翼翼地说道。

“陛下,臣听闻司马防及其子司马朗于河内才能出众,政绩斐然。若能重用此二人,或许能够对陛下之大业有所帮助。”

刘协听后,心中一动,沉思片刻,然后说道:

“此二人朕有所耳闻,司马氏乃是河内望族,其族人确实可以重用,然若只此两人于朕而言也是杯水车薪。”

伏完俯身恳切地说道:

“陛下,司马懿年少即以才略闻名,崔琰等人更是直言其才胜于其兄司马朗,何不将其征来为陛下所用?”

刘协听后,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一丝兴奋,立刻下令:

“速速派人去请司马懿入宫。”

领事太监张公公领命而去,刘协坐在大殿上,焦急地等待着消息。他心中充满了期待,迫切渴求司马懿能是自己抗衡诸侯的谋士。

然而,张公公很快就回来了,带来的却是一个让刘协失望的消息。

张公公跪在地上,低着头说道:

“陛下,司马懿托病不来。”

刘协听后,心中大怒。他没想到司马懿竟然如此不给自己面子,拒绝自己的邀请。他站起身来,来回踱步,眼神中透露出不满,愤怒地说道:

“哼!他好大的胆子!朕如此重用其司马家,此子竟敢拒绝朕之旨意!”

伏完站在一旁,看着刘协的愤怒,心中也十分担心。他深知刘协的脾气,担心他会做出过激的行为。

他连忙走上前来,劝慰道:

“陛下息怒。有才之人多脾气古怪,陛下不妨再派人去请一次,以示陛下之诚意。”

刘协听后,心中稍微平静了一些。他觉得伏完的话有道理,思索一番后下令:

“不必了,让宫人备车,朕要亲自去司马懿家中。”

刘协乘坐着马车,带着一队侍卫,浩浩荡荡地向司马懿的家中驶去,他倒是想看看这个司马懿生的何病。

很快,马车就来到了司马懿的家门口。刘协下了马车,侍卫上前宣旨意,下人皆不敢拦。刘协大步走进府邸,侍卫们在后面紧紧跟随。

下人见状连忙抄近路向司马懿通报皇帝此行。听下人来报后,司马懿此时躺在床上,假装身患大病,昏迷不醒。

他心知刘协势力不如各大诸侯,此次若是出山,则是纯给自己找麻烦。而且他心中有着自己的打算,想等待一个更好的时机。

当他听到外面传来的脚步声和喧哗声时,他知道刘协已经来了。他连忙闭上眼睛,装作昏迷不醒的样子。

刘协走进司马懿的房间,看到司马懿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心中微微一动。他走上前去,看着司马懿,说道:

“司马懿,朕亲自前来请你,你为何装病卧床,见朕不拜?”

司马懿没有回答,仍然装作昏迷不醒的样子。

刘协大怒,转身向侍卫吩咐:

“好,他不是装病吗?那朕就请太医来为他诊治。若他果真有疾,派太医亲自为他治疗。若是装病,哼,就让他去张公公那报道吧。”

司马懿闻言急忙睁开双眼,故作虚弱地起身向刘协行跪拜之礼,回应道:

“陛下息怒,臣近来偶感风疾,连日无力,今陛下前来看望,臣欣喜之甚,暂得精神,还望陛下恕罪。”

刘协提高了声音,质问道:

“风疾?我看你是心病,假以托病,实则不愿为朕所用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