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兵精粮足,守土一方
曹操兵发济北,北方公孙瓒被袁绍和曹洪的联军打得连连败退。刘仁得知这两个消息后,心中一动,当即决定和关羽、张辽两人率领大军攻入青州,准备趁机拿下城阳。
城阳郡有曹仁和程煜据守,此城城墙高大坚固,曹仁又是曹操麾下的得力大将,防守严密。
刘仁等人来到城阳城下,望着眼前的城池,心中明白,这将是一场艰难的战斗。
刘仁对关羽和张辽嘱咐道:
“此城不易攻克,需小心行事。”
攻城之战开始,刘仁首先下令士兵们准备攻城器具。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推着攻城车,扛着云梯,向城墙靠近。
曹仁在城墙上看到刘仁等人的攻城器具靠近,立刻下令士兵们准备防御。他大声喊道:
“放箭!投石!不能让敌军靠近城墙!”
城墙上的守军纷纷响应,箭如雨下,滚石顺梯而至,刘仁的士兵们死伤不少,不少人已有退缩之心。
张辽见状,大声喊道:
“不要怕!继续前进!”
他指挥一队士兵,推着攻城车,冒着箭雨和石块,艰难地向城墙靠近。
关羽也不甘示弱,他手持青龙偃月刀,策马冲向城墙。他的速度极快,如一道闪电,瞬间来到城墙下。他挥舞着青龙偃月刀,将城墙上射下的箭纷纷砍断,为士兵们开辟出一条道路。
张辽又率领一队士兵,扛着云梯,迅速跑到城墙下,将云梯架在城墙上。士兵们顺着云梯,开始向上攀爬。
曹仁看到刘仁等人的攻势如此猛烈,心中暗暗吃惊。他亲自来到城墙边,指挥防守。他手持大刀,眼神凶狠,大声喊道:
“给我守住!不能让敌军爬上城墙!”
城墙上的守军们在曹仁的领导下,奋力抵抗。他们用长枪刺向攀爬云梯的士兵,用石块砸向攻城车。刘仁的士兵们死伤惨重,但他们依然毫不退缩。
经过半月的激战,两方都有损失。刘仁的军队虽然攻势猛烈,但城阳城的防守也十分顽强。虽暂时守住城池,但城内守城器具消耗极快。
曹仁深知刘仁不会轻易放弃,遂心生一计。他站在城墙上,对刘仁喊话:
“刘仁,你可知袁术已出兵多日,你的后方估计已岌岌可危。你若再不回去支援,恐怕豫州就要将被袁术夺走。”
刘仁听后,心中一惊。他担心后方的安危,一时有些慌乱。袁术野心勃勃,出兵之事恐怕为真。
但转念一想,这么久荀彧都没传来求援消息,自己又备有众多后路,想必都还在掌握之中,后方应该没有太大忧虑。
他断定并无大碍,于是继续下令进攻,并大声对曹仁道:
“子孝,豫州之事,我自有安排,无需你多操心,我是一定要拿下城阳的!”
夜如浓墨般漆黑,只有稀疏的星星在天空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刘仁站在营帐外,望着那高大坚固的城阳城墙,心中满是焦虑。
曹仁不愧为守城名将,多日来的攻城战,让他的军队损失惨重,却依旧未能拿下这座城池。
刘仁紧蹙着眉头,来回踱步,思索着破城之策。突然,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策反太史慈。
太史慈乃当世猛将,孔融死后降于曹操,如今在城阳为曹仁、程昱所用,若能将其策反,打开城门,那城阳可破。
刘仁立刻叫来亲信,低声嘱咐道:
“今夜,你偷偷潜入城内给太史慈送去密信,约定相见于城外。务必小心,不可被人察觉。”
亲信领命而去,刘仁则在营帐中焦急地等待着回音。不知过了多久,亲信终于回来,带来了太史慈的回复。太史慈同意与刘仁相见。
刘仁心中一喜,开始精心准备这次会面。两天后的夜晚,月黑风高,正是行动的好时机。刘仁带着关羽、张辽以及一队精锐士兵,悄悄地来到了约定的地点。
不一会儿,太史慈也如约而至。刘仁看着太史慈,神色诚恳地说道:
“子义,昔日相见还是十二路诸侯共伐董卓之时,那时你还在孔融手下,如今曹操杀了你主孔融,此仇不报,非君子所为。”
“如今你在城阳,为仇人效力,岂不可惜?不若投靠于我,为主报仇,我刘仁定当重用将军。”
太史慈微微低头,沉默片刻后,抬起头来,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之色,说道:
“文心所言极是,吾愿为主报仇,打开城门,投靠将军。”
刘仁大喜,与太史慈约定好行动时间,便带着众人回到营地,等待时机。
然而太史慈出城之事早已被发现,程昱得知后告知曹仁,曹仁立刻就要去拿下太史慈,程昱却将其制止,想出一计:
“此次太史慈降敌之事也许是个机会,我等可于城门口处埋伏人手,就等刘仁入城,将其拿下。“
曹仁听完很是同意,亲自前往大营安排以保万无一失。
两天后的夜晚,刘仁、关羽、张辽三人率领精锐士兵,悄悄地来到城阳城下。
太史慈已经按照约定,骗来了城门。城门缓缓打开,刘仁等人心中一阵激动,迅速潜入城中。
然而,他们刚进入城中,就听到一声大喊:
“刘仁,你中了吾等之计也!”
曹仁突然从旁边带人冲出,将他们团团围住。
刘仁心中一惊,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关羽手抚长须,眼神冷峻,紧紧握住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张辽则神色警惕,手持长枪,随时准备战斗。
曹仁看着刘仁等人,得意地说道:
“刘仁,你以为你之计策即可得逞吗?我们早已识破你之阴谋,今日就是你之死期。”
说着,他让弓箭手准备,却未放箭。显然,他想活捉刘仁、关羽,以换取更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