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袁涣赴青,骷髅王出兵
袁涣从冀州离开后,继续马不停蹄地赶往青州。一路上,他心情沉重,既为袁绍的拒绝感到无奈,又担心曹操这边的态度。
当袁涣接近青州城时,天色渐暗,城墙上的灯火开始闪烁。青州城在暮色中显得越发雄伟,城门口的守卫依然警惕地注视着四周。
袁涣勒住马,在离城门一段距离的地方停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然后缓缓走向城门。
“来者何人?”守卫高声喝问。
“吾乃扬州袁术麾下袁涣,有要事求见曹孟德大人。”袁涣大声回应。
守卫打量了他一番,见他风尘仆仆但气质不凡,便让他稍作等候,派人前去通报。袁涣站在城门口,望着城内的灯火,心中默默祈祷曹操能同意接见。此时,夜晚的风冷冽地吹过,他不禁打了个寒颤。
不多时,守卫回来告知袁涣,曹操同意接见。袁涣跟着守卫走进城中。青州城内的夜晚别有一番景象,酒馆中传出阵阵欢声笑语,街道上行人稀疏,但仍有一些商贩在收拾摊位。袁涣无心关注这些,他径直朝着曹操的府邸走去。
进入曹操府邸,袁涣被引入一个灯火通明的大堂。大堂内,曹操正坐在上位,身旁站着程昱、荀攸、郭嘉、陈宫等谋臣。
曹操身着一袭黑袍,眼神深邃而锐利,透露出一种精明与果断。他看到袁涣进来,微微挑起眉毛,眼神中闪过一丝好奇。
袁涣快步上前,躬身行礼,恭敬地说道:
“拜见曹孟德大人,涣受主公袁术之命,特来与大人商议要事。”
曹操微微点头,示意他起身,然后缓缓开口问道:
“袁术派你来所为何事?”
袁涣直起身来,清了清嗓子,重新阐述道:
“主公欲扩充领土,计划联合各方共同应对刘仁,故特来询问大人意向。”
曹操听闻,眼神微微一眯,陷入沉思。随即让袁涣先出去等候,自己与麾下商议一二再做答复。
大堂内安静得只能听到灯火燃烧的噼啪声。片刻之后,他转头看向身旁的谋臣们,问道:
“诸位,你们对此事有何看法?”
程昱手抚胡须,缓缓说道:
“刘仁在兖州和徐州兵力雄厚,我军若强攻,自身必将受损,恐为袁术做嫁衣,实非明智之举。”
荀攸点头表示赞同,补充道:
“刘仁善于谋略,其手下将领也皆非等闲之辈,不可轻敌。”
郭嘉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道智慧的光芒,建议道:
“主公,我们虽不能直接进攻刘仁,但可先进攻济北国。济北国兵力弱小,必不敌我军,届时定会向刘备求援。”
“如此一来,刘仁便不敢随意调兵离去,等袁术在他处多有斩获,刘仁疲于应对两边之敌时,我军便可趁机拿下几座城池,发展自身实力。”
陈宫在旁,微微点头,又进言道:
“袁绍暂时不一起攻打刘仁,最大的原因是防范公孙瓒以及我军。主公不妨分兵与袁绍一同作进攻公孙瓒,到时谁打下的土地便归谁。等袁绍腾出手来,便可从兖州下手,进一步给刘备施压。”
曹操听后,抚掌大笑,赞道:
“奉孝此计甚妙!公台此计亦是绝佳!就按奉孝、公台二人所说去办吧。”
随即让袁涣进门,告知他:
“袁涣,你回去告诉袁术,吾等虽不能如他所愿直接进攻刘仁,但吾会按吾等之策行事,他也需好自为之。”
袁涣心中有些无奈,但也只能再次躬身行礼,说道:
“大人,我主此次扩充领土之心甚为急切,且刘仁势力日益壮大,若不加以遏制,恐日后对大人也不利啊。”
曹操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屑,说道:
“吾之谋划,岂容他人置喙。你且回去告知他,若他执意自己出兵,后果自负。”
袁涣见曹操态度坚决,知道再劝说也无用,只得无奈地说道:
“是,大人。涣定将大人的意思完整转达主公。”
袁涣再次行礼后,便告辞离开了曹操的府邸。他走出府邸大门时,回头望了一眼,心中暗自叹息,然后骑上马匹,踏上了返回扬州的路途。
袁涣来回奔波,耗时过长,袁术在扬州早已等得不耐烦。
杨宏见状,心中暗喜,觉得机会来了,他趁机劝道:
“主公,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此时出兵汝南、江夏,必能有所收获,主公切勿获得时良机啊!”
阎象心急如焚,再次出列,神色焦急,死谏道:
“主公,此举万万不可啊!请主公三思!”
然而袁术心意已决,他被扩张领土的野心蒙蔽了双眼,对阎象的劝谏充所闻不闻。他虽觉得阎象所言有理,但此时已不愿再错失良机。
阎象无奈,只有退而求其次,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然后提议道:
“主公,若一定要出兵,可让纪灵、张勋作为主力,率十万大军进攻江夏。”
“同时给孙策两万人马,再加上他自己的两万人马,为其提供粮草,令其进攻汝南。并提前告知孙策,若能打下汝南,此地便归他所有。”
袁术不解,皱起眉头问道:
“为何要将汝南许给孙策?”
阎象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