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初遇吕布,不可拜父
王允接过请柬,眉头紧锁,他知道董卓此举必有深意。袁绍和刘备也凑过来一看,只见请柬上写着董卓将于明日后在温明园设宴宴请百官。
刘备沉吟片刻,说道:
“董卓此举,恐怕是想试探朝中大臣的态度,同时也是在展示他的实力。”
王允思虑后,点头道:
“不错,董卓此举必有深意。我们若去,便是示弱;若不去,又怕他借机生事。”
袁绍思忖良久,沉言:
“董卓虽然残暴,然尚不敢公然与整个朝堂为敌。我们不妨赴宴,看看他究竟想干什么。”
刘仁和刘备对视一眼,刘备说道:
“本初所言极是,我们可以去,但必须做好准备,以防不测。”
几人点头,回去做准备。刘备与刘仁出城,找到赵云和许褚。刘备按刘仁所说开始安排。
“仲康,明日我和文心将要去赴董卓之宴,恐其对我们不利,需要你带人做护卫。”
许褚点了点头,双手抱拳:
“谨遵主公之命。”
“主公,那我要做什么?”
赵云站在一旁,盯着刘仁,也渴望能有任务,刘仁微微一笑。
“子龙,如今京城有董卓二十万兵马,你一定要约束好手下两千士卒。一旦形势不对,还靠你们掩护我和大哥撤退。”
“末将领命!”
次日,袁绍、刘备、王允等人准时到达宴上,刘备见老师卢植在此,上前行礼问好,刘仁则带着许褚站至一边。
大厅上众臣议论纷纷。
“你也来了?”
“是啊,怎么敢不来啊…”
这时,一人疾步走入,后面跟着一八尺大汉,手握一把大戟。如果刘仁没有猜错的话,这二人便是丁原和吕布。
丁原入内后向王允和袁绍两人行礼问好后,便自顾自地坐上席位。吕布在丁原的示意下,走出门外守候。刘仁见状,也带许褚离开。
门口处,吕布手握方天画戟,扫视着来往之人。见其威势自然,刘仁心头一动,主动上去搭话:
“阁下可是大名鼎鼎的飞将吕布?”
吕布闻言,回头诧异地看着刘仁:
“你是何人,你是如何知道我的?难道你听过我的故事?”
刘仁邪魅一笑。
“将军脸上可写满了故事…”
吕布听完也是起了兴趣,开始和刘仁交谈,交流中吕布得知了刘仁正是中原助刘备大败黄巾的刘仁后,肃然起敬。
“原来是文心先生,先生之名我早有耳闻,不知先生今日前来有何要事?”
刘仁摆了摆手,真挚地看着吕布:
“并无要事,只是来陪大哥赴宴罢了。适才看你跟于丁刺史,想起曾听闻边关有一飞将名为吕布,打得羌胡不敢来犯,想来与你结识。”
吕布受宠若惊。
“布当然愿意与先生结识。只是布不过一贫贱出身,先生乃是高贵之人,布怎敢借此高攀?”
刘仁顿时严肃起来,开始教育起吕布:
“奉先,人无高低贵贱之分。出身寒微,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你守卫边关,全靠军功走至今日,全是天赋与努力,何来贫贱之说?”
吕布闻言热泪盈眶,单膝下跪。
“布飘零半生,只恨未遇明主。三十年来只有先生懂我。公若不弃,布愿拜为义父!”
刘仁吓得赶紧拉起吕布。
“奉先不必如此。你大我十余岁,不如你我二人平辈相交,称我文心即可。我此次前来也是与你蕉个朋友…况且如今你跟着丁原,他日若走投无路,我随时欢迎。”
许褚看着两人交谈,顿感无趣,向吕布下战书。
“吕布,听文心之话,你武艺不错,不如改日和我去切磋一番,如何?”
吕布疑惑地看看许褚,刘仁连忙解释。
“仲康乃是谯县义士,黄巾乱时,率两千乡勇力战数万蟊贼不退,也是一员猛将。”
吕布哈哈一笑,拍了拍许褚肩膀。
“既如此,改日我就来会会你。”
对于吕布其人,评价褒贬不一。大多数人都觉得他是三姓家奴,毫不忠诚,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
但是刘仁看来,一个守卫边关杀得外敌闻之胆寒的飞将,怎会如此不堪呢?不过是出身寒微,缺少晋升之道,不得已而为之。刘仁从不歧视那些为己牟利之人,吕布如此,曹操也是如此。
大厅内,董卓缓缓走进主位,向众大臣行礼道歉:“老夫来迟,失礼失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