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为除宦官,外兵入京 - 三国:想当谋臣,大哥却让我称帝 - 原来是个石猴啊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5章为除宦官,外兵入京

自刘仁大婚已过去数月。这几月由于灵帝未死,无法扩军。麾下领地之事,颖川三人治理得井井有条;钱财有糜家和蔡家帮忙经营;练兵之事全权交给关张;自己安全有许褚和赵云保护。

刘仁每天白天四处瞎逛,给糜贞买衣服,晚上与糜贞缠绵,身体日渐消瘦,蔡勇后续送上几瓶药酒都快喝完了。

刘备看着眼里很是心急,反复叮嘱刘仁要节制,然而刘仁只是嘿嘿一笑,口上随意应付,赵云和许褚两人见状也是无奈。

一天晚上后,糜贞躺在刘仁怀中,双手抚着刘仁脸庞。虽然很享受丈夫的疼爱,但糜贞还是开始劝导:

“夫君,大丈夫之志当如长江东奔大海,何苦怀恋于温柔之乡。夫君不是说过要救民于水火吗?妾不忍误君大事。”

刘仁拉住糜贞双手,将其紧拥:“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婉儿安心,我志尚未埋落,只是时机未到,给外人看之假象罢了。”

次年,灵帝驾崩,少帝刘辩继位。十常侍蛊惑何太后扰乱朝政,贪赃枉法,滥杀忠良,使得朝堂上下,一片乌烟瘴气。

大将军何进与袁绍,有意重振朝纲,召集曹操等大臣密谋大事。

“十常侍乱政,朝纲不振,老子想把他们斩尽杀绝,你们怎么看?”

何进看向众人问道。

曹操起身拱手,起身发表意见。

“大将军息怒,宦官之势起自冲质二帝之时,在朝廷延伸极广,这不是一朝一夕而成势,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杀绝的。如果谋事不严,泄露出去,恐有灭门之祸,请大将军三思!”

何进闻言,冷哼一声。

“汝等小辈,安知朝廷大事?”

曹操正欲起身反驳,袁绍将其按下,替其发言。

“大将军,宫中禁军归蹇硕统领,恐怕早已埋伏停当。”

曹操随后跟上进言:

“当今之计,应正君位,然后讨贼。”

何进听完满意地点了点头,询问众人。

“孟德之言正合我意,谁敢与我正君讨贼?”

袁绍立刻起身主动请缨,

“愿领精兵五千,斩关入内,册立新君,诛杀宦党,扫清朝廷,以安天下。”

何进大悦。

“有本初相助,我放心了。好,召集大臣进宫!”

计划本是天衣无缝,几人带兵将外庭扫荡干净,袁绍提议趁机尽除阉党,曹操则建议何进先立新君,后徐图奸佞。何进最终听曹操之言,让太子刘辩登基继承大统,给了十常侍一个自救的机会。

十常侍为求自保,蛊惑太后,扬言何进这是在动摇太后的地位。何太后不悦,偏袒张让等人,与何进打起感情牌,只杀蹇硕一人,饶过其余人。

回去后,何进告知众人:“蹇硕设计害我,业已杀死。”

袁绍立刻请言:“大将军,这明显是张让嫁祸于人,难道你真的要放过十常侍?”

何进冷哼一声:“我要将蹇硕一族斩尽杀绝,不留一人!至于其余宦官,不必妄加残害。”

袁绍听完急言规劝:“不除宦官势力,后患无穷啊!”

何进闻言恼怒,拍桌起身:“我意已决,不必多言!都散了吧。”

袁绍几人怔怔地看着何进离去。

数日后,十常侍趁机蛊惑董太后,劝其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垂帘听政,以示威信。何进和何太后二人劝董太后不成后,相互商量,为保权利,毒死董太后。

事后,何进和袁绍私聚,满目愁容。

“我何尝不想消灭阉党?怎奈太后她…她说宦官统领禁省,乃是先朝立下的制度,不可随意废除。又说先帝驾崩不久,便要诛杀旧臣,乃不尊重宗庙祖先之举。”

“唉,这叫老夫怎么办啊…”

袁绍见状,给出己见:

“当断不断,必为大祸。大将军!本初帐下众将领皆英俊人士,唯大将军用之。张让、段珪之流散布流言蜚语,何不借此机会正好乘机灭之,时机不可失啊!”

何进摇了摇头,

“太后不许,如之奈何?”

袁绍凑近,轻声言语:“大将军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带兵进京,除却阉患,到那时不容太后不从!”

“妙策!妙策!”

何进听完眼神一亮,随即吩咐手下叫主簿陈琳和曹操前来会事。

曹操了解情况后率先发言:“大将军扫除阉党易如反掌,何必多议!此事交一狱卒便足以胜任,何必召外兵进京?”

何进与袁绍对视后,伸手将曹操招至身前,询问道:“一狱卒足矣?”

“一狱卒足矣,此事只需剪除元凶,何必非要尽数除之?如想杀尽,事必泄露,我料定其必败!”

袁绍听完轻蔑一笑,何进也假装恍然大悟,看向众人开始嘲讽。

“噢…我想起来了!孟德乃宦官之后,故而怀有私情。”

“你!”

见曹操急了,何进大笑,曹操怒而离去,走至门口说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