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第157章
第157章第157章
只是还没等顾小碗和阿拾说,从外面回来的阿拾反而一脸愁眉,将顾小碗喊到那没人地儿后,“砖窑开过了,里面的粮食一点不剩,我看那痕迹,大抵是马环来的时候。”
这话一说,顾小碗哪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分明就是马环让人将砖窑里的粮食拿走了呗。
不然除了她,这村子里就算是真有旁人知道,也不可能有这样大的手比,在顷刻间无声无息将粮食全都转走。
她有些可惜,但很快又释然了,“罢了,本还发愁,那里的粮食不带走可惜,带走我们又吃力。何况想来,那里头的粮食,原本也是叫我们吃了后添进去的,真要说起来,也不是咱们自己的,反而当初还救了我们的性命呢!如今她让手底下的人拿走,谁又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就是有些想不通,马环将那些粮食带走作甚?难道现在的她还缺粮食不是?
不过也懒得去想了,只是觉得,再继续在这村子里待下去,实在不安心,说不准人什么时候就来了。
因此与阿拾:“从昨儿开始,我这心里就堵得慌慌的,要不和大家商量商量,先将一部分人送山里去?”主要是这队伍里,孩子太多了。
却不想这话,和阿拾不谋而合,“我也是这样想的,方才从鲁石匠家那头过来,乌桕也说,孩子们小,先到山里去安顿着,真有个意外,大人们自己也好逃,到时候山里汇合去。”
如此这般,两人自也是喊了各家来商议着。
大家没有那不同意的,更何况大部分行李都打包得差不多了,现在也顺道给运送出去,好叫孩子们看着。
只是这要去山里的哪一处,大家却是犯了难,毕竟孩子多,总是要留几个青壮年保护他们的,而且这些个行李,也不能放在这露天坝里,这寒冬腊月,此处山里多是冻雨,粮食不得坏了么?
哪里晓得就是大家发愁之际,那周敬纯从人群里举着手,“我,我知道有一个地方可以先暂时躲一躲,粮食也能存放,只是离咱们这村子,要走两三天的路。”
他是叫本家的人丢荒山野岭,误打误撞到这红枫村的,一路在山里,自也是摸清了不少庇护之地。
所以他这话一出,大家都将目光齐齐望过去,吴家那头更是迫不及待道:“远才好呢!我们这都还没搬走,家里那没法带走的都有人先瞧上了。”说到此处,看朝顾小碗:“若真有人来此,村里人遭了秧,总有那烂心肝的不服气,指不定要将咱们的行踪暴露出来,所以我觉得,越远越好呢!”
众人也纷纷点头赞同,周敬纯见此,便连忙说出那地方来,只说从村子后山翻过去,要反复翻几处山坳,走多久爬多少山,然后那里就有一个天然的石窟,里头还有一汪泉水,也不知是哪里流出来的,但他当时在那里喝了,人也没事。
“如此说来,倒也是一处独天得厚的藏身之地。”顾小碗听罢,自是欢喜,只是听着周敬纯的描述方向,她只觉得此处,好似那马家湾的方向。
当即那东门铁匠也忙拿了他的堪舆图来瞧,果然此处离马家湾,也就一天的路程。
而这马家湾,正是红枫村的上游,只是这河进了山里,便是地下河了,想着当初马家湾遭了大水,尸体都从山洞的水里冲出来,大家不有分析着,指不定这地下河沿途是有别的出口,若真是如此,那到时候只跟着地下河去周敬纯说的山洞,好过在山里爬高下低。
于是便商议着,阿拾领个队伍,叫了两个年轻的,扎了筏子从上游出水的山洞口里去探一探。
但这终究是有些冒险,何况又怕里头空间狭小,船过不去,所以顾小碗是千叮咛万嘱咐。
松油火把他们也带了不少,原本想着也许去个一两天,没想到不过半响他们就回来了。
一脸的失望,“里头堵得死死的,有的地方只能从水里过去,咱们人就算是个个都擅长泅水,能穿过去,可这些粮食怎么办?”可没有那许多油皮纸来打包。
如此,只好作罢,仍旧只能是走山路了。
到底大家都有些失望的,可越是这样,越是觉得将孩子和行李粮食送山里的事情迫在眉睫,而且为了以防避开村里那些个烂心肠的耳目,还要从村口出去,如此一来,是要多走一截路了。
因为除了护送孩子老人们先走,还要顺便带着粮食行李,以及那些活着的猪羊等等。
有的人家他们鸡鸭没有杀完的,还放在了笼子里,便是小孩儿身上也没有闲着。
就如那荣儿一般,也是不大的年纪,现在身上也挂着包袱的。
所以这一次进山,他们这些打算去往百越的人家,几乎都倾巢而出了。
最后只留了几个人在村里看着,等阿拾他们这些有力气的把人和粮食送进山里后,再回来将余下的人和粮食行李都搬走。
需要一个人留下来守着,那头有阿拾和东门铁匠领导,所以顾小碗便被留了下来。
她虽是年纪小,但辈份和行事能力,大家都认可。最重要的是,留她下来,村里有旁心思的人家,知道她是厉害的,也不敢趁着他们人少乱来。
顾家这里除了她之外,还有顾四厢,以及空相。
空相在马环走了没两日后,他这身体又逐渐好起来了,经过决定进山后这三天里,越发叫精神起来。
昨天还跟着何荆元他们一起打包行李,吃饭也能吃个两碗,还能喝小半斤的高粱酒。
就好像此前那场叫他卧病许久的病痛根本就不存在一般。
阿拾检查了他的脉象,好像也是有回转之相,心里自是高兴,可见自己改的方子是有用的,于是那信心又上来了。
顾四厢看着已是有些空荡荡的屋子,心里空落落的,这会儿从屋子里出来,见空相在溪边的大灶前守着蒸酒。
家里的许多酒,也是带不走的,但也没丢了的道理,再有那路上有个伤痛什么的,再度蒸馏过的酒水有大用处。
空相也见了她,便道:“小碗去庵里了,这会儿天也快黑了,你去他们各家还有人的看看,晚上都喊过来这边歇着吧,左右大部分的行李,也在这头了。”歇一处,真有什么事情,也好有个照应不是。
顾四厢应了声,“我正是这个意思,顺道过去看看还有什么没有收完的。”
说罢,只出了门去。
孙吴两家因孩子多,这一趟都全去了,留了些大约有四五个背篓的杂物和百来斤粮食,也是搬到顾家这边了的。
等那头去山里的安定好,他们还要来这第二趟。
至于鲁家,鲁石匠带着媳妇女婿还有那一对龙凤胎也跟着去了,桂花娘舍不得地里那些还没挖的葱蒜,想趁着这几日给挖来洗干净,给蒸了再烘干,到时候带在路上磨成粉末,还能做调料吃。
顾四厢过去的时候,她不在家里,说是去了村里的大水井边上洗葱蒜。
然后又去了韩家,韩桐儿和她爹先走了,就韩婶子一个人在家里,和那桂花娘一般,也是舍不得这舍不得那的。
又觉得全都跟着去了,只留顾家在这村里看粮食,过意不去,方留了下来。
如此,余下的人几乎都走完了。
所以顾四厢与韩婶子碰了面,又去了大水井边上,与那桂花娘帮了些忙,桂花娘执意要在家里蒸这些葱蒜,说是还剩下许多柴火,不用也浪费。